一種電廠發電蒸汽余熱驅動的氨水吸收制冷機,它包括由滿液發生器,氣液分離器,冷凝器,液氨罐,過冷器,滿液鼓泡吸收器,多管套管換熱器,濃溶液罐和溶液泵組成的吸收式制冷機,其特征是在汽輪機蒸汽出口到滿液發生器蒸汽入口之間設置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滿液發生器的右封頭下部設有疏水閥,疏水閥凝結水出口通過管道與凝結水循環泵入口連接;蒸發器冷媒水出口設置溫度傳感器,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和溫度傳感器通過控制箱電聯接。本方案的效果和好處是替代發電流程中的凝汽器,將乏汽的熱量回收并用來制冷,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熱電冷聯產;具有節能、環保、運行費用低的特點;特別適用于電廠發電蒸汽余熱驅動的氨水吸收制冷、制冰及空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廠發電蒸汽余熱驅動的氨水吸收制冷機
[0001 ] 一種電廠發電蒸汽余熱驅動的氨水吸收制冷機,涉及余熱制冷技術及熱電冷聯產領域。
技術介紹
現在已經有的氨水吸收制冷機無法替代發電流程中的凝汽器,該裝置可完全代替凝汽器并回收乏汽中的熱量用來制冷,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熱電冷聯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替代電廠發電流程中的凝汽器的蒸汽余熱驅動的氨水吸收制冷機。本技術是要解決發電過程中凝汽器的熱量浪費問題,該裝置可完全代替凝汽器并回收乏汽中的熱量用來制冷,為用戶提供制冷和空調的冷量要求,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一種電廠發電蒸汽余熱驅動的氨水吸收制冷機,它包括由滿液發生器,氣液分離器,冷凝器,液氨罐,過冷器,滿液鼓泡吸收器,多管套管換熱器,濃溶液罐和溶液泵組成的吸收式制冷機,其特征是在汽輪機蒸汽出口到滿液發生器蒸汽入口之間設置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滿液發生器的右封頭下部設有疏水閥,疏水閥凝結水出口通過管道與凝結水循環泵入口連接;蒸發器冷媒水出口設置溫度傳感器,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和溫度傳感器通過控制箱電聯接。本方案的具體特點還有,在所述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兩側分別串聯一個常開的蒸汽截止閥形成第一支路,與第一支路并聯的第二支路上設置常閉的蒸汽旁通截止閥。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替代發電流程中的凝汽器,將乏汽的熱量回收并用來制冷, 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熱電冷聯產;具有節能、環保、運行費用低的特點;特別適用于電廠發電蒸汽余熱驅動的氨水吸收制冷、制冰及空調。附圖說明圖I是由電廠發電蒸汽余熱驅動的氨水吸收制冷機工作循環流程;圖中虛線為信號控制線,箭頭所指方向為流動方向。圖2是滿液發生器的結構剖視圖。圖中,I-汽輪機;2_蒸汽截止閥;3_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4_蒸汽截止閥;5-蒸汽旁通截止閥;6_疏水閥,7-凝結水循環泵;8_控制箱;9_滿液發生器;10_氣液分離器; 11-冷凝器;12-蒸發器;13-溫度傳感器;14-液氨罐;15-過冷器;16-滿液鼓泡吸收器; 17-濃溶液罐;18-多管套管換熱器;19-溶液泵;20-冷卻水出口 ;21_冷媒水出口 ;22_冷媒水進口 ;23_冷卻水進口 ;a-蒸汽入口 ;b-凝結水出口 ;cl、c2-汽液混合物出口 ;dl、 d2-濃溶液入口 ;el、e2-濃溶液分布管;f_換熱管;gl_左封頭;g2_右封頭;hl_左管板; h2_右管板;i_筒體;jl-左鞍座;j2_右鞍座。具體實施方案下面結合技術方案和附圖,詳細敘述本方案的具體實施例。如圖I所示,汽輪機I的蒸汽出口通過管道與滿液發生器9 (附圖2)的蒸汽入口 a連接,連接管路上設有蒸汽截止閥2、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3、蒸汽截止閥4、蒸汽旁通截止閥5 ;蒸汽截止閥2和蒸汽截止閥4分別設置在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3的前后兩側并處于常開狀態,蒸汽旁通截止閥5通過管道連接在蒸汽截止閥2的前側和蒸汽截止閥4的后側并處于常閉狀態;當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3出現故障時關閉蒸汽截止閥2和蒸汽截止閥4來維修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3,并開啟蒸汽旁通截止閥5人工進行蒸汽調節;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3的開啟度由蒸發器12冷媒水出口 21的溫度傳感器13進行控制,分別設定一個冷媒水出口 21溫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當冷媒水出口 21溫度低于設定的下限值時溫度傳感器 13便輸出一信號給電控箱8,電控箱8的控制系統便控制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3關閉70% 的截面積量;當冷媒水出口 21溫度高于設定的上限值時溫度傳感器13便輸出一信號給電控箱8,電控箱8的控制系統便控制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3開啟100%的截面積量;當冷媒水出口 21溫度處于設定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間時溫度傳感器13便輸出一信號給電控箱8,電控箱8的控制系統便控制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3根據上下限之間的溫差將70%的截面積量進行平均分配,所得的截面積量再加上30%的截面積開啟量便為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3的截面積開啟量;如圖2所示,滿液發生器9由左封頭gl、右封頭g2、左管板hi、右管板h2、換熱管 f、筒體i、左鞍座jl、右鞍座j2等幾大部件組成,左右管板焊接在筒體兩側,多根換熱管通過正三角形排列焊接在左右管板上,左右封頭通過法蘭與左右管板連接,左右鞍座分別焊接在筒體的左右兩側且左鞍座jl的垂直高度比右鞍座j2的垂直高度高1cm,這樣使滿液發生器9整體向右側傾斜有利于凝結水的流動,但位于滿液發生器9上部左右兩側的汽液混合物出口(cl、c2)的垂直高度一致,這樣有利于滿液發生器9內的汽液混合物均勻的流出,滿液發生器9的右封頭g2下部設有疏水閥6,這樣既保證了蒸汽在換熱管內充分換熱又保證了凝結水的順利流出,疏水閥凝結水出口通過管道與凝結水循環泵7入口連接;蒸汽通過滿液發生器9的入口 a進入到設在滿液發生器筒體內的多根換熱管f內與管外的氨水濃溶液換熱,蒸汽釋放熱量后凝結成水并通過設在滿液發生器右封頭下部的疏水閥6流出,再經凝結水循環泵7加壓繼續參與發電循環;滿液發生器9換熱管外的氨水濃溶液被加熱產生氨氣泡,產生的氨氣泡和氨水溶液通過滿液發生器9上部的汽液混合物出口(Cl、 c2)流出,從汽液混合物出口(Cl、c2)流出的汽液混合物匯集到一根管道進入氣液分離器 10,進入氣液分離器10的氨水溶液在重力作用下進入氣液分離器10的下部,并經稀溶液出口管流出氣液分離器10 ;含水氨氣經過氣液分離器10上部的不銹鋼絲網規整填料和分凝器盤管被部分提純后從氨氣出口管離開氣液分離器10 ;氣液分離器10有一定的容積以容納制冷機組工作時在滿液發生器9和滿液鼓泡吸收器16中被排擠出的氨水溶液;含水氨氣進入冷凝器11,在冷凝器11中冷凝成含水氨液進入帶浮球液位控制器的液氨罐14,冷凝熱量被冷卻水帶走;含水氨液由插入液氨罐14下部的出液管流出進入過冷器15,含水氨液流經過冷器15內的多股換熱盤管與盤管外的冷氨氣換熱后從過冷器15流出,進入液氨罐14的浮球液位控制器的進液管再從浮球液位控制器的出液管流出進入蒸發器12 ;液氨罐14內氨液液位變化導致浮球上下浮動,通過與浮球液位控制器閥芯相連的連桿,將浮球的上下浮動變成浮球液位控制器閥芯的圓周運動,使浮球液位控制器閥芯中的孔與浮球液位控制器閥體上的孔產生錯位,改變流通面積,根據兩孔之間錯位的大小來改變進入蒸發器12的氨液流量;含水氨液進入蒸發器12,并在蒸發器12內蒸發,冷氨氣與未能蒸發的氨水溶液從蒸發器12流出進入過冷器15,與多股盤管內的氨液換熱后從過冷器15流出;進入滿液鼓泡吸收器16,并通過鼓泡管在氨水溶液中產生均勻的氨氣泡;來自氣液分離器10 經多管套管換熱器18降溫后的稀氨水溶液通過布液管在滿液鼓泡吸收器16的下部進入, 吸收氨氣泡;在滿液鼓泡吸收器16內氨氣泡和氨水溶液自下而上流動,流動過程氨氣泡不斷的被氨水溶液吸收,吸收所產生的熱量通過冷卻管被自上而下的冷卻水帶走;吸收氨氣的后的濃氨水溶液通過滿液鼓泡吸收器16上部的兩出口管進入帶浮球液位控制器的濃溶液罐17 ;濃溶液罐17內氨水溶液液位變化導致浮球上下浮動,通過與浮球液位控制器閥芯相連的連桿,將浮球的上下浮動變成浮球液位控制器閥芯的圓周運動,使浮球液位控制器閥芯中的孔與浮球液位控制器閥體上的孔產生錯位,改變流通面積,根據兩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廠發電蒸汽余熱驅動的氨水吸收制冷機,它包括由滿液發生器,氣液分離器,冷凝器,液氨罐,過冷器,滿液鼓泡吸收器,多管套管換熱器,濃溶液罐和溶液泵組成的吸收式制冷機,其特征是在汽輪機蒸汽出口到滿液發生器蒸汽入口之間設置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滿液發生器的右封頭下部設有疏水閥,疏水閥凝結水出口通過管道與凝結水循環泵入口連接;蒸發器冷媒水出口設置溫度傳感器,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和溫度傳感器通過控制箱電聯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廠發電蒸汽余熱驅動的氨水吸收制冷機,它包括由滿液發生器,氣液分離器,冷凝器,液氨罐,過冷器,滿液鼓泡吸收器,多管套管換熱器,濃溶液罐和溶液泵組成的吸收式制冷機,其特征是在汽輪機蒸汽出口到滿液發生器蒸汽入口之間設置蒸汽電動比例調節閥,滿液發生器的右封頭下部設有疏水閥,疏水閥凝結水出口通過管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西森,王光喜,王玉濤,張宗華,李剛,楊云峰,單廣欽,
申請(專利權)人:泰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