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476721 閱讀: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2:46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其包括馬鈴薯免耕覆蓋技術和水稻栽培技術。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采用中草藥液浸種、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噴施,可以大大減少馬鈴薯的病蟲害,凈化了馬鈴薯的生長環境,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保護了生態環境。本發明專利技術種植出來的馬鈴薯品相好,安全無公害。本發明專利技術栽培方法簡單,具有成本低,收率高,管理方便等優點,適合大規模栽培。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傳統馬鈴薯種植方法的缺點,提供一種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其包括馬鈴薯免耕覆蓋技術和水稻栽培技術,具體過程如下 (一)馬鈴薯免耕覆蓋技術 (1)種薯選擇與處理 選擇優質高產、適應性廣、抗病性強、商品性好的脫毒馬鈴薯品種,播種前根據薯塊大小,將種薯切成2-6塊,每一塊必須保證有1-2個芽眼和單塊重在20-25g,將分切好的薯塊放在200-300倍中草藥液中浸3-5 min,撈出后攤開將表面水分晾干,用草木灰拌種薯,使種薯切面都均勻粘附上一層草木灰; (2)選田整畦 選擇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塊,水稻收割時稻樁15-20 cm高度,播種前先劃畦開溝,畦寬1-1. 5 m,溝寬20-25cm,溝深15_20cm,開溝時挖起來的泥土搗碎均勻撒在畦面上,田間大草人工鏟除; (3)種植、施肥和覆蓋 選擇在I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晴好天氣播種,將經過處理的種薯直接擺放在畦面上,每畦擺種3-4行.行距25-30 cm,株距30_40cm,每畝播種4500-5000株,播種完畢,畝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50-60 kg、腐熟的豬牛糞2000-3000kg、蠶沙200_300kg,后用稻草均勻地覆蓋在畦面上,厚度為8-9 cm,再覆蓋好地膜,同時進行清溝,將溝中挖起的泥土均勻地壓在地膜四邊上,多雨期間應及時清溝,排水防潰; (4)田間管理 出苗期每天上午9時前進行田間檢查,及時破膜,以防燙苗,如果表土干燥,應及時澆水,以免影響出苗,出苗前后觀察土壤,濕度不足及時補水,出苗后8-lOd左右追施氮肥,促進幼苗發棵,每畝施改性尿素20-30kg或碳銨50-100kg,在現蕾期,要及時摘除花蕾,對徒長趨勢的田塊,每畝用10-15%多效唑20-25g,兌水40-50kg噴霧,控制徒長,在整個生長期,每隔1-2個月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 (5)采收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獲,采收最好選擇晴天上午進行; (二)水稻栽培技術 (I)播種 選擇抗稻瘟病、結實率高的中早熟品種,稻谷種子經曬種、鹽水選種后,將種子用500-600倍中草藥液中浸浸種24-36h,5月下旬中播種,播種量每畝8_10kg,秧本比為1:15-20,播種時須分畈定量,精播勻播; (2)育秧 2葉I心期,淺水上秧畈,畝施改性尿素3-5 kg、氯化鉀2-3 kg,4葉期,灌水上畈,此后秧田保持淺水層,畝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鉀3-4kg,5葉期,畝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鉀5-6kg,在整個生長期,每隔5-7天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20-25天后,培育出株高15-20cm、分蘗2_3根、主莖寬5_6mm、葉色翠綠、根系粗壯、無病害的壯秩; (3)適時移栽 馬鈴薯采收結束后.清除殘余地膜,把薯葉、稻草翻耕入土,筑好地塊四周田埂并覆上黑膜,每畝施碳酸氫銨25-30kg、過磷酸鈣20-25kg作基肥,在6月中旬旬末 移栽,按株行距30 cm X 30 cm密植規格單本插種,每畝插苗7000-8000叢; (4)大田管理 移栽后6-7d灌淺水,每畝用改性尿素5-8kg拌稻無草15-20g撒施,7月上旬初和7月下旬末,每畝分別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鉀7-8kg,擱地后以干濕交替為主,割前8-lOd斷水,在整個生長期,每隔15-20天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 (5)收割 10月下旬進行收割,收割時稻樁15-20 cm高度。所述的改性尿素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向尿素中加入1-2%的納米碳、3-4%的冬青油、1-2%的羧甲基纖維素鈉、2-3%的硅烷偶聯劑KH550、0. 2-0. 3%的月桂醇硫酸鈉,加熱至尿素熔融后,攪拌混合混勻,再重新造粒得到改性尿素。所述的中草藥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0-20份魚腥草、10-15份黃芩、10-20份大青葉、15-20份大蒜、10-20份蛇床子、10-15份千里光、20-30份艾葉、10-20份菖蒲葉經粉碎、煎煮、過濾、濃縮等步驟而制成。所述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0-15份苦皮藤、8-12份雷丸、10-20份檳榔、10-15份通草、8-10份木香加入水煎煮、收集濾液濃縮成干燥粉末制成。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本專利技術免耕、稻草覆蓋的馬鈴薯種植技術簡便、省工,農戶易于接受,產量高,薯塊上無泥土、蟲害、色艷而質優。收獲時,可提早挖除部分大的薯塊而不影響馬鈴薯后期繼續生長,經濟效益更高。馬鈴薯收后的莖葉、覆蓋物稻草及施用的有機肥翻耕后全還入土壤中,提高了有機物還田的質量,為下季晚稻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有機肥源晚稻草做到了利用(覆蓋)后再還田,提高了秸桿的利用價值。與兩季都種植水稻的復種方式相比,較好地協調了勞力方面的季節矛盾,前茬與后茬收種日期緊湊而互不影響。一年內農田的水旱輪作,馬鈴薯可連續多年種植,產量不減且薯塊無蟲害,發病減輕,增強了農作物的抗逆能力。本專利技術通過采用中草藥液浸種、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噴施,可以大大減少馬鈴薯的病蟲害,凈化了馬鈴薯的生長環境,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保護了生態環境。本專利技術種植出來的馬鈴薯品相好,安全無公害。本專利技術栽培方法簡單,具有成本低,收率高,管理方便等優點,適合大規模栽培。
    技術介紹
    傳統馬鈴薯種植方法采用翻耕、開溝、整地、做畦、下種、施肥、覆土等工序,花工多、工效較低,馬鈴薯收獲中馬鈴薯表面帶土多,破碎多,影響馬鈴薯商品率。稻田免耕稻草覆蓋種植馬鈴薯,在水稻收割后,當馬鈴薯下種季節,在稻田免耕田間下,開溝做畦,施肥,將切塊種薯直接放在畦面上,用稻草覆蓋,并配合適當的栽培措施,就能獲得較高馬鈴薯鮮薯產量,省去了播種時花工較多的翻耕、整地等工序,省工節本顯著,且高產高效,管理方便,非常適宜在水稻產區推廣 應用。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其包括馬鈴薯免耕覆蓋技術和水稻栽培技術,具體過程如下 (一)馬鈴薯免耕覆蓋技術 (1)種薯選擇與處理 選擇優質高產、適應性廣、抗病性強、商品性好的脫毒馬鈴薯品種,播種前根據薯塊大小,將種薯切成2-6塊,每一塊必須保證有2個芽眼和單塊重在25g,將分切好的薯塊放在300倍中草藥液中浸4 min,撈出后攤開將表面水分晾干,用草木灰拌種薯,使種薯切面都均勻粘附上一層草木灰; (2)選田整畦 選擇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塊,水稻收割時稻樁15-20 cm高度,播種前先劃畦開溝,畦寬1. 2 m,溝寬24cm,溝深16cm,開溝時挖起來的泥土搗碎均勻撒在畦面上,田間大草人工鏟除; (3)種植、施肥和覆蓋 選擇在I月下旬的晴好天氣播種,將經過處理的種薯直接擺放在畦面上,每畦擺種4行.行距25 cm,株距30cm,每畝播種4800株,播種完畢,畝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55kg、腐熟的豬牛糞2500kg、蠶沙250kg,后用稻草均勻地覆蓋在畦面上,厚度為8cm,再覆蓋好地膜,同時進行清溝,將溝中挖起的泥土均勻地壓在地膜四邊上,多雨期間應及時清溝,排水防潰; (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馬鈴薯?水稻復種模式的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馬鈴薯免耕覆蓋技術和水稻栽培技術,具體過程如下:(一)馬鈴薯免耕覆蓋技術(1)種薯選擇與處理選擇優質高產、適應性廣、抗病性強、商品性好的脫毒馬鈴薯品種,播種前根據薯塊大小,將種薯切成2?6塊,每一塊必須保證有1?2個芽眼和單塊重在20?25g,將分切好的薯塊放在200?300倍中草藥液中浸3?5?min,撈出后攤開將表面水分晾干,用草木灰拌種薯,使種薯切面都均勻粘附上一層草木灰;(2)選田整畦?選擇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塊,水稻收割時稻樁l5?20?cm高度,播種前先劃畦開溝,畦寬1?1.5?m,溝寬20?25cm,溝深15?20cm,開溝時挖起來的泥土搗碎均勻撒在畦面上,田間大草人工鏟除;(3)種植、施肥和覆蓋?????選擇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晴好天氣播種,將經過處理的種薯直接擺放在畦面上,每畦擺種3?4行.行距25?30?cm,株距30?40cm,每畝播種4500?5000株,播種完畢,畝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50?60?kg、腐熟的豬牛糞2000?3000kg、蠶沙200?300kg,后用稻草均勻地覆蓋在畦面上,厚度為8?9?cm,再覆蓋好地膜,同時進行清溝,將溝中挖起的泥土均勻地壓在地膜四邊上,多雨期間應及時清溝,排水防漬;(4)田間管理出苗期每天上午9時前進行田間檢查,及時破膜,以防燙苗,如果表土干燥,應及時澆水,以免影響出苗,出苗前后觀察土壤,濕度不足及時補水,出苗后8?10d左右追施氮肥,促進幼苗發棵,每畝施改性尿素20?30kg或碳銨50?100kg,在現蕾期,要及時摘除花蕾,對徒長趨勢的田塊,每畝用10?15%多效唑20?25g,兌水40?50kg噴霧,控制徒長,在整個生長期,每隔1?2個月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5)采收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獲,采收最好選擇晴天上午進行;(二)水稻栽培技術(1)播種選擇抗稻瘟病、結實率高的中早熟品種,稻谷種子經曬種、鹽水選種后,將種子用500?600倍中草藥液中浸浸種24?36h,5月下旬中播種,播種量每畝8?10kg,秧本比為1:15?20,播種時須分畈定量,精播勻播;(2)育秧?2葉l心期,淺水上秧畈,畝施改性尿素3?5?kg、氯化鉀2?3?kg,4葉期,灌水上畈,此后秧田保持淺水層,畝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鉀3?4kg,5葉期,畝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鉀5?6kg,在整個生長期,每隔5?7天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20?25天后,培育出株高15?20cm、分蘗2?3根、主莖寬5?6mm、葉色翠綠、根系粗壯、無病害的壯秧;(3)適時移栽馬鈴薯采收結束后.清除殘余地膜,把薯葉、稻草翻耕入土,筑好地塊四周?田埂并覆上黑膜,每畝施碳酸氫銨25?30kg、過磷酸鈣2O?25kg作基肥,在6月中旬旬末移栽,按株行距30?cm×30?cm密植規格單本插種,每畝插苗7000?8000叢;(4)大田管理移栽后6?7d灌淺水,每畝用改性尿素5?8kg拌稻無草15?20g撒施,7月上旬初和7月下旬末,每畝分別施改性尿素5?6kg、氯化鉀7?8kg,擱地后以干濕交替為主,割前8?10d斷水,在整個生長期,每隔15?20天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廣譜中草藥殺蟲劑,預防病蟲害;(5)收割10月下旬進行收割,收割時稻樁l5?20?cm高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世安李鑒張定聰張慶武孫堅政張大來陳永龍韋世宏
    申請(專利權)人:肥西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无码Aⅴ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 |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 18禁无遮挡无码国产免费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aⅴ|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国产台湾无码AV片在线观看| 粉嫩大学生无套内射无码卡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人妻AV中出无码内射|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国产成人AV片无码免费|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无码av大香线蕉伊人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