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包括上端蓋、下端蓋和濾網筒,濾網筒固定在上端蓋與下端蓋之間,濾網筒內設置有內骨架組件,濾網筒由截面為楔形的金屬條螺旋纏繞在內骨架組件上形成,濾網筒上具有螺旋分布的過濾口,過濾口的截面呈楔形,過濾口的開口由外向內逐漸縮小,其優點是濾網筒由截面為楔形的金屬條螺旋纏繞在內骨架組件上形成,濾網筒上螺旋分布的過濾口的截面呈楔形,能很好地滿足反沖洗的要求,其結構可靠,因外部無遮擋,具有很大的過濾面積,使用壽命較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過濾器濾芯,尤其是涉及一種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
技術介紹
反沖洗過濾器是液壓支架電液控制系統中最重要的過濾器,主要用于過濾進入整個液壓支架的乳化液,以保證乳化液的潔凈度。公開日為2012. 7. 18,專利號201010184712. 5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超高壓反沖洗過濾器濾芯,具有結構牢固,過濾面積大等優點,濾網筒上的濾網可采用六層結構燒結網。該結構的濾芯存在如下問題乳化液沉積物進入并積累到燒結網內,反沖洗也無法將燒結網內的沉積物沖走,影響濾芯的正常使用。專利號為01245330. 7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反沖洗高效過濾器,包括筒體和封蓋,濾芯置于筒體內,筒體表面設有原料進液口,高于濾芯上端的筒體表面上設有原料液出口,濾芯為楔形絲網,在濾芯內表面上有楔形凸圈,各楔形凸圈上下相鄰形成規則的波峰波谷,在各楔形凸圈相鄰處,即和波谷相應位置處的濾芯外表面上設有縫隙連通濾芯內部構成過濾口,其優點是清洗方便,易維護。該濾芯的結構可靠性不夠,使用壽命比較短。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可靠,使用壽命長的的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包括上端蓋、下端蓋和濾網筒,所述的濾網筒固定在上端蓋與下端蓋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濾網筒內設置有內骨架組件,所述的濾網筒由截面為楔形的金屬條螺旋纏繞在內骨架組件上形成,所述的濾網筒上具有螺旋分布的過濾口,所述的過濾口的截面呈楔形,所述的過濾口的開口由外向內逐漸縮小。在過濾器正常使用時,濾網筒內部的液體從過濾口向外排出,乳化液的沉積物被過濾口的內側間隙所阻擋,達到過濾的目的。當沉積物積累到一定程度,沖洗液由過濾口外側向內側流動,將過濾口內側間隙上的沉積物沖離,達到反沖洗的目的。所述的內骨架組件包括多根條狀支撐棒,所述的多根條狀支撐棒環形分布形成筒狀骨架,所述的金屬條沿條狀支撐棒長度方向螺旋纏繞。濾網筒的結構強度較好,加工方便。所述的條狀支撐棒包括方形部分和楔形部分,所述的楔形部分伸入并焊接在所述的濾網筒的內側。楔形部分的設置,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對過濾面積的影響。過濾口的內開口大小為20 u m 30 u m。所述的上端蓋設置有第一環形凹槽,所述的下端蓋設置有第二環形凹槽,所述的濾網筒的上端插入所述的第一環形凹槽內,所述的濾網筒的下端插入所述的第二環形凹槽內,所述的濾網筒的上端外側與第一環形凹槽的外側之間設置有第一環形焊接部,所述的濾網筒的下端外側與第二環形凹槽的外側之間設置有第二環形焊接部。結構緊湊可靠。下端蓋設置有液體通道。用于外部乳化液的進出。下端蓋的外側設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下端蓋的下表面設置有第二密封圈。與外部管路連接時,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的過濾口的開口夾角為12度 18度。經過大量實驗證明,在過濾口的開口夾角為15度時,過濾和反沖洗效果更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濾網筒由截面為楔形的金屬條螺旋纏繞在內骨架組件上形成,濾網筒上螺旋分布的過濾口的截面呈楔形,能很好地滿足反沖洗的要求,其結構可靠,因外部無遮擋,具有很大的過濾面積,使用壽命較長。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濾網筒和內骨架組件的剖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濾網筒和內骨架組件結合的俯視圖4為圖2中A處放大圖5為圖3中B處放大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一種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包括上端蓋1、下端蓋2和濾網筒3,濾網筒3固定在上端蓋I與下端蓋2之間,濾網筒3內設置有內骨架組件4,濾網筒3由截面為楔形的金屬條31螺旋纏繞在內骨架組件4上形成,濾網筒3上具有螺旋分布的過濾口 5,過濾口 5的截面呈楔形,過濾口 5的開口由外向內逐漸縮小。內骨架組件4包括多根條狀支撐棒41,多根條狀支撐棒41環形分布形成筒狀骨架,金屬條31沿條狀支撐棒長度方向螺旋纏繞。條狀支撐棒41包括方形部分411和楔形部分412,楔形部分412伸入并焊接在濾網筒3的內側。過濾口 5的內開口大小為20 u m或25 u m或30 u m。上端蓋I設置有第一環形凹槽11,下端蓋2設置有第二環形凹槽21,濾網筒3的上端插入第一環形凹槽11內,濾網筒3的下端插入第二環形凹槽21內,濾網筒3的上端外側與第一環形凹槽11的外側之間設置有第一環形焊接部12,濾網筒3的下端外側與第二環形凹槽21的外側之間設置有第二環形焊接部22。下端蓋2設置有液體通道23。下端蓋2的外側設置有第一密封圈24,下端蓋2的下表面設置有第二密封圈25。過濾口的開口夾角a為12度或15度或18度。權利要求1.一種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包括上端蓋、下端蓋和濾網筒,所述的濾網筒固定在上端蓋與下端蓋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濾網筒內設置有內骨架組件,所述的濾網筒由截面為楔形的金屬條螺旋纏繞在內骨架組件上形成,所述的濾網筒上具有螺旋分布的過濾口,所述的過濾口的截面呈楔形,所述的過濾口的開口由外向內逐漸縮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骨架組件包括多根條狀支撐棒,所述的多根條狀支撐棒環形分布形成筒狀骨架,所述的金屬條沿條狀支撐棒長度方向螺旋纏繞。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條狀支撐棒包括方形部分和楔形部分,所述的楔形部分伸入并焊接在所述的濾網筒的內側。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濾口的內開口大小為20 u m 30 u m。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蓋設置有第一環形凹槽,所述的下端蓋設置有第二環形凹槽,所述的濾網筒的上端插入所述的第一環形凹槽內,所述的濾網筒的下端插入所述的第二環形凹槽內,所述的濾網筒的上端外側與第一環形凹槽的外側之間設置有第一環形焊接部,所述的濾網筒的下端外側與第二環形凹槽的外側之間設置有第二環形焊接部。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其特征在于下端蓋設置有液體通道。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其特征在于下端蓋的外側設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下端蓋的下表面設置有第二密封圈。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濾口的開口夾角為12度 18度。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包括上端蓋、下端蓋和濾網筒,濾網筒固定在上端蓋與下端蓋之間,濾網筒內設置有內骨架組件,濾網筒由截面為楔形的金屬條螺旋纏繞在內骨架組件上形成,濾網筒上具有螺旋分布的過濾口,過濾口的截面呈楔形,過濾口的開口由外向內逐漸縮小,其優點是濾網筒由截面為楔形的金屬條螺旋纏繞在內骨架組件上形成,濾網筒上螺旋分布的過濾口的截面呈楔形,能很好地滿足反沖洗的要求,其結構可靠,因外部無遮擋,具有很大的過濾面積,使用壽命較長。文檔編號B01D29/66GK102989222SQ20121039420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7日專利技術者應永華, 孫朝輝, 姚志生, 蔡賢斌 申請人:寧波長壁流體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反沖洗過濾器的濾芯,包括上端蓋、下端蓋和濾網筒,所述的濾網筒固定在上端蓋與下端蓋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濾網筒內設置有內骨架組件,所述的濾網筒由截面為楔形的金屬條螺旋纏繞在內骨架組件上形成,所述的濾網筒上具有螺旋分布的過濾口,所述的過濾口的截面呈楔形,所述的過濾口的開口由外向內逐漸縮小。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應永華,孫朝輝,姚志生,蔡賢斌,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長壁流體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