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采用化學吸收并利用氧化法連續處理甲硫醇臭氣體的方法。具體是在常溫常壓的反應條件下,利用pH大于12的堿液吸收甲硫醇臭氣,同時利用過二硫酸鹽將其氧化去除。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是結合堿液吸收和氧化去除的優勢處理臭氣中不易溶解、難處理的甲硫醇臭氣;甲硫醇可以得到充分的氧化,而不發生轉移;而且溶液中過二硫酸鹽在堿液中分解,分解速率非常慢,并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反應體系可以保持持續進氣,不斷循環使用;常溫常壓下進行,反應條件溫和;操作簡單;處理效果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惡臭氣體處理
,具體涉及一種去除甲硫醇臭氣的處理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采用化學吸收并利用氧化法連續處理甲硫醇臭氣的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廢水處理廠、造紙廠、石油化工廠、化肥廠、橡膠廠、制革廠、農藥廠、畜禽養殖場及公共設施等產生大量的惡臭氣體,對周圍的環境影響很大,人們對惡臭氣體的關注也日益增強。惡臭氣體成分比較復雜,由硫化物、氮化物及一些揮發性有機物等組成,甲硫醇氣體就是其中的一種主要的惡臭氣體,其主要來源于牛皮紙漿、煉油、煤氣、制藥、農藥、合成樹脂、合成纖維、橡膠加工等方面,具有爛洋蔥味,其嗅閾值為0. OOlppm,pKa=9. 7,不溶于水。目前惡臭氣體去除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化學三種方法。物理過程主要包括冷凝、活性炭吸附和水吸收等,可以處理大多數的臭氣污染物,對于大量的臭氣適應性強;一般需要的設備比較大,僅發生臭氣的轉移,并未完全去除,還要對吸附或吸收的臭氣進行后續的處理,處理及換設備時的花費高;生物過程包括生物濾池和生物吸收等,花費較低,處理效果好,缺點是選擇性較高,臭氣的濃度、氣體組成及氣體流速的快速改變容易引起生物反應器的不穩定,從而導致微生物不工作;反應產物主要是酸,需要經常沖洗,保持生物濾池的中性環境,清洗水還需要進行二次處理;化學過程主要包括濕式化學吸收、熱氧化、催化氧化、臭氧化等,總體而言選擇性較差,只適用于部分臭氣的處理,反應過程繁瑣,有時需要幾步才能完成,處理后的產物容易產生二次污染;對于部分化學過程還需要高溫的,產生二氧化硫,排入空氣,容易形成酸雨,相比而言化學吸收去除臭氣應用最廣泛,處理效果更好,是最實用有效地臭氣處理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化學吸收并氧化去除甲硫醇惡臭氣體的處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環境氣體中的甲硫醇,從而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用過二硫酸鹽氧化去除被堿液所吸收的甲硫醇惡臭氣體。其中堿液的pH值優選不小于12的氫氧化鈉和/或氫氧化鉀堿液。過二硫酸鹽為過二硫酸鈉、過二硫酸鉀、過二硫酸銨中的一種或幾種。其中過二硫酸鹽的濃度不小于6. OXKT3 mo I /L0本專利技術的方法,一種具體操作是將含有甲硫醇的氣體通過加入有過二硫酸鹽的堿液來完成的;或是采用噴淋系統來吸收甲硫醇臭氣。反應過程中主要消耗的化學藥品為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和過二硫酸鹽,反應過程中可以通過添加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保持pH大于12)及過二硫酸鹽(保持過二硫酸鹽濃度大于6.0 X 10_3 mo I /L),保持反應體系的不斷運行,期間沒有廢水產生。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可以使甲硫醇得到充分的氧化,而不發生轉移;而且溶液中過二硫酸鹽在堿液中分解,分解速率非常慢,并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反應體系可以保持持續進氣,不斷循環使用。反應只需要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反應條件溫和;操作簡單;處理效果好。具體實施例方式申請人:研究發現,在不同的堿性pH條件下,過二硫酸鈉的分解量都非常少、分解速率非常低,非常適合于在堿性條件下甲硫醇惡臭氣體的去除,從而促成了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方法利用PH大于12的堿液對難于溶于水的甲硫醇進行完全吸收,生成甲硫醇鈉;然后利用過二硫酸鹽對甲硫醇鈉進行氧化去除。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方法進行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具體如下配制含不同濃度過二硫酸鈉(0 mo I /L、0. 84X1(T3 mo I /L、2. 52X1(T3mo I /L、4. 20X10_3 mo I /L、5. 88X1(T3 mo I /L)的 pH=12 的 500 mL 的氫氧化鈉堿液;空氣的進氣保持1. 5 L/min,甲硫醇的進氣保持40 mL/min,混合后甲硫醇氣體的濃度為80 ppm ;噴淋強度為120 mL/min ;每隔IOmin取樣檢測水樣中甲硫醇的濃度及尾氣甲硫醇濃度,分別計算整個體系甲硫醇的去除率及溶液中吸收的甲硫醇的去除率;尾氣甲硫醇濃度直接采用甲硫醇檢測器進行檢測;溶液中甲硫醇通過分光光度法進行檢測甲硫醇和Ellman試劑反應產生黃色產物,在412nm處測定吸光度。結果如下表表1-1.不同濃度的過二硫酸鈉在pH=12條件下對體系中甲硫醇的去除率(%) 寸間 Cmin ) 過^ ^10 20 30 40 50 60 70硫酸鹽\(X I 0" 1ITiol /Cn^s0.0092.186.181.4 77.574.171.168.60.8492.787.583.7 80.377.375.072.72.5293.288.184.2 81.178.676.675.14.2093.888.585.282.881.079.678 55.8894.488 986.0 81 582.181.280.1結果表明,pH=12的堿液對整個反應體系中的甲硫醇的去除率較高,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去除率不斷減少,可能是溶液中堿液消耗的原因;當加入過二硫酸鈉后,甲硫醇的去除率增加,并且隨著過二硫酸鈉濃度的增加,甲硫醇的去除率增加。表1-2.不同濃度的過二硫酸鈉在pH=12條件下對吸收的甲硫醇的去除率(%)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是用過二硫酸鹽氧化去除被堿液所吸收的甲硫醇氣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液為PH值不小于12的氫氧化鈉和 /或氫氧化鉀溶液。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二硫酸鹽的濃度不小于6.0X10_3 moI /L04.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二硫酸鹽為過二硫酸鈉、過二硫酸鉀、過二硫酸銨中的一種或幾種。5.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是將含有甲硫醇的氣體通過加入有過二硫酸鹽的堿液來完成的。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液中在反應過程中添加過二硫酸鹽、氫氧化鈉和/或氫氧化鉀。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采用化學吸收并利用氧化法連續處理甲硫醇臭氣體的方法。具體是在常溫常壓的反應條件下,利用pH大于12的堿液吸收甲硫醇臭氣,同時利用過二硫酸鹽將其氧化去除。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結合堿液吸收和氧化去除的優勢處理臭氣中不易溶解、難處理的甲硫醇臭氣;甲硫醇可以得到充分的氧化,而不發生轉移;而且溶液中過二硫酸鹽在堿液中分解,分解速率非常慢,并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反應體系可以保持持續進氣,不斷循環使用;常溫常壓下進行,反應條件溫和;操作簡單;處理效果好。文檔編號B01D53/78GK102989304SQ20121058326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專利技術者楊世迎, 王雷雷, 馮琳玉, 趙臘娟, 趙思遠, 吳文娟, 李潤南, 王晶 申請人:中國海洋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甲硫醇臭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用過二硫酸鹽氧化去除被堿液所吸收的甲硫醇氣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世迎,王雷雷,馮琳玉,趙臘娟,趙思遠,吳文娟,李潤南,王晶,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海洋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