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酸洗和冷軋一體化設備,包括供料機構、酸洗機構、冷軋機構、收料機構以及自動控制系統,所述供料機構、酸洗機構、冷軋機構以及收料機構依次設置,并通過所述自動控制系統控制動作,供料機構供料,酸洗機構清洗料帶,冷軋機構對料帶冷軋,收料機構收料,所述供料機構包括二繞轉機構、一檢測裝置以及一焊接機構,當一個所述繞轉機構上的料帶供應完,料帶的尾部經過檢測裝置時,檢測裝置判斷并發出指令啟動另一繞轉機構動作,另一繞轉機構上的料帶首端送入焊接機構處,使得前一個繞轉機構上料帶的尾端與后一繞轉機構發出的料帶首端在焊接機構處焊接而連接成一整體的卷帶。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酸洗和冷軋一體化設備工作效率較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冶金加工
,尤其涉及一種酸洗和冷軋一體化設備。
技術介紹
冷軋加工用熱軋鋼卷為原料,經酸洗去除氧化皮后進行冷連軋,其成品為軋硬卷。 現有的冷軋和酸洗設備在喂料時,通常是將多料帶焊接實現連續加工,即第一卷加工快結 束時在其卷尾設置焊接機構與另一卷對接并焊接為一體。然,這種方式是通過人工觀察后 停機,再焊接實現,自動化程度低,人工勞動強度大,且生產效率低。此外,在冷軋完畢卷裝 時,僅有一個繞卷裝置,如此,當一卷卷裝完畢時又要停機卸載并重新安裝再啟動,生產效 率較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狀況,有必要提供一種提高生產效率的酸洗和冷軋一體化設備。一種酸洗和冷軋一體化設備,包括供料機構、酸洗機構、冷軋機構、收料機構以及 自動控制系統,所述供料機構、酸洗機構、冷軋機構以及收料機構依次設置,并通過所述自 動控制系統控制動作,供料機構供料,酸洗機構清洗料帶,冷軋機構對料帶冷軋,收料機構 收料,所述供料機構包括二繞轉機構、一檢測裝置以及一焊接機構,當一個所述繞轉機構上 的料帶供應完,料帶的尾部經過檢測裝置時,檢測裝置判斷并發出指令啟動另一繞轉機構 動作,另一繞轉機構上的料帶首端送入焊接機構處,使得前一個繞轉機構上料帶的尾端與 后一繞轉機構發出的料帶首端在焊接機構處焊接而連接成一整體的卷帶。進一步地,所述二繞轉機構呈上下間隔設置,每一繞轉機構包括轉軸和設置于該 轉軸上的卷筒,所述卷筒供料帶卷入。進一步地,所述供料機構包括二導向輥組,分別用于對引入二繞轉機構的料帶進 行引導,其中一導向輥組對卷入一繞轉機構的料帶進行引導與張緊,另一導向輥組對卷入 另一繞轉機構的料帶進行引導與張緊。進一步地,所述供料機構與酸洗機構之間設置有張力輥組,該張力輥組包括二輥 輪,使得料帶穿過環繞形成“S”路線。進一步地,所述收料機構包括二繞卷裝置,所述二繞卷裝置呈上下設置,用以連續 收卷料帶。進一步地,所述收料機構包括導向裝置,用以引導料帶連貫地繞轉至二繞卷裝置。進一步地,所述導向裝置包括支架、設置在支架上的引導盤以及導向件,所述引導 盤設置于支架上支撐與引導料帶,所述導向件設置在引導盤的側邊,引導料帶至對應的繞 卷裝置上。進一步地,所述收料機構包括剪切機構,設置在所述引導盤一側,所述剪切機構用 于對料帶繞卷于一繞卷裝置完成后進行剪斷而繞卷至另一繞卷裝置。進一步地,所述二繞卷裝置均設置有電磁鐵,用以配合所述導向件,將料帶的料頭端安裝至繞卷裝置。進一步地,所述酸洗機構上游、所述冷軋機構下游設置有回存機構,該回存機構引 導料帶的行程。相較于現有技術,所述酸洗和冷軋一體化設備設置供料機構,供料機構包括二繞 轉機構、檢測裝置以及焊接機構,當一個所述繞轉機構上的料帶供應完,料帶的尾部經過檢 測裝置時,檢測裝置判斷并發出指令啟動另一繞轉機構動作,另一繞轉機構上的料帶首端 送入焊接機構處,使得前一個繞轉機構上料帶的尾端與后一繞轉機構發出的料帶首端在焊 接機構處焊接而連接成一整體的卷帶,可及時更換料帶,不會造成送料停滯,提高了工作效 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酸洗和冷軋一體化設備的整體結構示意圖2是圖1所示的酸洗和冷軋一體化設備的焊接機構示意圖3是圖1所示的酸洗和冷軋一體化設備的剪切機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下面將結合附圖及 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酸洗和冷軋一體化設備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閱圖1,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酸洗和冷軋一體化設備100用于將料帶經酸洗 去除氧化皮后進行冷連軋,并將成品卷繞為軋硬卷。該酸洗和冷軋一體化設備100包括依 次設置的供料機構10、酸洗機構40、冷軋機構60以及收料機構80。所述供料機構10用于向下一步工序提供可連續加工的料帶。該供料機構10包 括二繞轉機構12、二導向輥組14、一檢測裝置16及一焊接機構18,并依次設置。所述二繞 轉機構12呈上下間隔設置,每一繞轉機構12包括轉軸122和設置于該轉軸122上的卷筒 124。所述卷筒124供料帶卷入。所述導向輥組14為兩組,導向輥組14分別用于對引入二 繞轉機構12的料帶進行引導,其中一導向輥組14對卷入一繞轉機構12的料帶進行引導與 張緊,另一導向輥組14對卷入另一繞轉機構12的料帶進行引導與張緊。每一組導向輥組 14包括上下設置的兩個輥輪,兩輥輪之間形成間隙以供料帶穿過。所述檢測裝置16設置在 所述導向輥組14和焊接機構18之間,用于檢測判斷焊接信息。當一個所述繞轉機構12上 的料帶供應完,料帶的尾部經過檢測裝置16時,檢測裝置16會判斷到該繞轉機構12上的 料帶已經供應完,發出一指令,啟動另一繞轉機構12動作,另一繞轉機構12上的料帶首端 送入焊接機構18處,使得前一個繞轉機構12上料帶的尾部與后一繞轉機構12發出的料帶 首端在焊接機構18處焊接而連接成一整體的卷帶。如此,可及時更換料帶,不會造成送料 停滯,提高了工作效率。請參閱圖2,焊接機構18包括主機架181、氣缸182、上電極座183、下電極座184、 上電極185以及下電極186。所述主機架181設置在工作臺180上,包括二立柱1811和垂 直地連接二立柱1811的一橫梁1812。所述氣缸182設置在橫梁1812中間的底部。所述 上電極座183固定地設置在氣缸182上且可在氣缸182的作用下向下移動。所述下電極座 184對應氣缸182設置在工作臺180上。所述上電極185與下電極186分別可拆卸地固定于上電極座183和下電極座184。上電極185和下電極186分別與電源連接。工作時,上 電極185與下電極186與料帶接觸,從而產生瞬間強電流將料帶局部熔化;并且上電極185 與下電極186對來自所述繞轉機構12的料帶進行擠壓,如此實現一個繞轉機構12的料帶 尾端與另一個繞轉機構12的卷首端焊接。請再次參閱圖1,所述供料機構10與酸洗機構40之間進一步設置有張力輥組30。 該張力輥組30包括二輥輪,使得料帶經二輥輪引導呈“S”路線,料帶沒有阻礙地運動到下一道工序。所述酸洗機構40設置在張力輥組30下游,用于通過酸性液體除去料帶表面的氧化皮。所述酸洗機構40兩端可進一步分別設置清洗機構50,位于酸洗機構40上游的清 洗機構50用于清洗料帶污潰,位于酸洗機構40下游的清洗機構50用于清洗酸性液體。所述冷軋機構60設置在酸洗機構40下游,將經過酸洗并干燥之后的料帶進行軋 制。所述收料機構80用于將軋制之后的料帶進行卷繞成軋硬卷。所述收料機構80包 括導向裝置84、二繞卷裝置86以及一剪切機構88。請再次參閱圖1,所述導向裝置84用于引導料帶至二繞卷裝置86。該導向裝置84 包括支架843、設置在支架843上的引導盤845以及二導向件846。引導盤845可活動或者 固定設置于支架843上,對料帶起支撐作用。二導向件846可設置在引導盤845的兩側,用 于引導料帶至對應的繞卷裝置86上。所述二繞卷裝置86用于收卷料帶,所述二繞卷裝置86呈上下設置,當一繞卷裝置 86繞卷完畢后,通過剪切機構88剪斷料帶,導向件846引導料帶,切換到另一繞卷裝置86 繼續繞卷,如此,保證連續生產。可以理解,為了繞卷時料帶更好地纏繞,所述二繞卷裝置(86)均設置有電磁鐵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酸洗和冷軋一體化設備,包括供料機構(10)、酸洗機構(40)、冷軋機構(60)、收料機構(80)以及自動控制系統,所述供料機構(10)、酸洗機構(40)、冷軋機構(60)以及收料機構(80)依次設置,并通過所述自動控制系統控制動作,供料機構(10)供料,酸洗機構(40)清洗料帶,冷軋機構(60)對料帶冷軋,收料機構(80)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機構(10)包括二繞轉機構(12)、一檢測裝置(16)以及一焊接機構(18),當一個所述繞轉機構(12)上的料帶供應完,料帶的尾部經過檢測裝置(16)時,檢測裝置(16)判斷并發出指令啟動另一繞轉機構(12)動作,另一繞轉機構(12)上的料帶首端送入焊接機構(18)處,使得前一個繞轉機構(12)上料帶的尾端與后一繞轉機構(12)發出的料帶首端在焊接機構(18)處焊接而連接成一整體的卷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自然,戴澤輝,周廣發,盧威,
申請(專利權)人:肇慶宏旺金屬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