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將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造成墊子的技術領域。其包括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前處理步驟;對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破碎,使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形成微粒的步驟;將已形成微粒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倒入容器中,向容器內通入氣體使該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在容器體內揚起,再向容器內噴入呈霧化狀的膠水使呈微粒狀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的表面被膠水濕潤的步驟;將呈微粒狀并且表面已被膠水濕潤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倒入模具中,采用熱壓成型機在150℃~200℃溫度下熱壓成型成為墊體的步驟;墊體脫模的步驟。其可以采用廢舊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制造成本低并且制成的墊子無臭、環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將海棉或者發泡材料造成墊子的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的墊子種類繁多,諸如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鼠標墊、地墊、坐墊、桌 墊,在建筑行業中使用的隔音墊、隔熱墊,在汽車行業中使用的腳墊。目前,大多數的墊子主要由橡膠材料制成。然而,橡膠材料較臭、不環保、橡膠材料 易老化、硬化,致使墊子的使用壽命較短。再者,由于橡膠材料價格較高,致使用橡膠制成的 墊子價格也相應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其制造成本低并且制成的墊子無臭、 環保。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其特征在 于包括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前處理步驟;對海棉或者發泡I3U材料破碎,使海棉或者發泡I3U材料形成碎末的步驟;將已形成碎末的海棉或者發泡材料倒入容器中,向容器內通入氣體使該海棉 或者發泡PU材料在容器體內揚起,再向容器內噴入呈霧化狀的膠水使呈碎末狀的海棉或 者發泡PU材料的表面被膠水濕潤的步驟;將呈碎末狀并且表面已被膠水濕潤的海棉或者發泡材料倒入模具中,采用熱 壓成型機在150°C 200°C溫度下熱壓成型成為墊體的步驟;墊體脫模的步驟。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先方案所述碎末最大外徑為3 4mm。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先方案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在容器 體內呈旋渦狀揚起。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先方案所述溫度為180°C。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先方案至少在對墊體的一面熱復合或 者粘膠塑料膜、布料或者無紡布形成墊子步驟。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先方案采用噴氣槍向容器內通入高壓 氣體。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先方案采用霧化槍對膠水進行霧化并 噴入容器內。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先方案在墊子的一面涂覆熱熔膠的步 驟。本專利技術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采用向容器內通入氣體使 該海棉或者發泡I3U材料碎末在容器體內揚起、再向容器內噴入呈霧化狀的膠水的工藝,使得該碎末表面被膠水濕潤均勻,成型后碎末間粘接牢固,不易損壞。成型后的墊子采用由海 棉或發泡PU材料制成的本體結構,使得該墊子質量較輕、無臭味,不易老化、硬化,使得該 墊子具有使用壽命長、環保以及無臭、質量較輕、透氣性好的特點。再者,該海棉或發泡PU 材料可以采用廢舊的海棉或發泡PU材料近一步降低了墊子制造成本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包括海棉或者發泡材料前處理步驟;對海棉或者 發泡I3U材料破碎,使海棉或者發泡I3U材料(經發泡工藝后的I3U材料,下同)形成碎末(最大 外徑較小的微粒)的步驟;將已形成碎末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倒入容器中,向容器內通 入氣體使該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在容器體內揚起,再向容器內噴入呈霧化狀的膠水使呈 碎末狀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的表面被膠水濕潤的步驟;將呈碎末狀并且表面已被膠水 濕潤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倒入模具中,采用熱壓成型機在150°c溫度下熱壓成型成為墊 體的步驟;將墊體從模具中脫模的步驟。實施例二,包括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前處理步驟;對海棉或者 發泡I3U材料破碎,使海棉或者發泡I3U材料形成碎末的步驟;將已形成碎末的海棉或者發 泡I3U材料倒入容器中,向容器內通入氣體使該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在容器體內揚起,再 向容器內噴入呈霧化狀的膠水使呈碎末狀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的表面被膠水濕潤的步 驟;將呈碎末狀并且表面已被膠水濕潤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倒入模具中,采用熱壓成型 機在200°C溫度下熱壓成型成為墊體的步驟;將墊體從模具中脫模的步驟。實施例三,包括海棉或者發泡材料前處理步驟;對海棉或者 發泡I3U材料破碎,使海棉或者發泡I3U材料形成碎末的步驟;將已形成碎末的海棉或者發 泡I3U材料倒入容器中,向容器內通入氣體使該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在容器體內揚起,再 向容器內噴入呈霧化狀的膠水使呈碎末狀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的表面被膠水濕潤的步 驟;將呈碎末狀并且表面已被膠水濕潤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倒入模具中,采用熱壓成型 機在180°c溫度下熱壓成型成為墊體的步驟;使墊體從模具中脫模的步驟。在上述實施例中,容器的結構為其內的氣流可以與外界流通,但限制海棉或者發 泡材料碎末從容器內跑出。氣體流出的位置最好在容器的上部。碎末的最大外徑最好 在3 4_,當然,碎末也可以是其它的規格。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海棉或者發泡I3U材料在容器體內呈旋渦狀揚起。其采用 旋渦氣流,使海棉或發泡PU材料碎末在收容腔內呈旋渦式運動,使其濕潤效果更均勻。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至少在對墊體的一面熱復合或者粘膠塑料膜、布料或者 無紡布形成墊子步驟。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采用噴氣槍向容器內通入高壓氣體。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采用霧化槍對膠水進行霧化并噴入容器內。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在墊子的一面涂覆熱熔膠的步驟。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故凡依 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前處理步驟; 對海棉或者發泡I3U材料破碎,使海棉或者發泡I3U材料形成碎末的步驟; 將已形成碎末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倒入容器中,向容器內通入氣體使該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在容器體內揚起,再向容器內噴入呈霧化狀的膠水使呈碎末狀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的表面被膠水濕潤的步驟; 將呈碎末狀并且表面已被膠水濕潤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倒入模具中,采用熱壓成型機在150°C 200°C溫度下熱壓成型成為墊體的步驟; 墊體脫模的步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末最大外徑為3 4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在容器體內呈旋渦狀揚起。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為180°C。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對墊體的一面熱復合或者粘膠塑料膜、布料或者無紡布形成墊子步驟。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采用噴氣槍向容器內通入高壓氣體。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采用霧化槍對膠水進行霧化并噴入容器內。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墊子的一面涂覆熱熔膠的步驟。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屬于將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造成墊子的
其包括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前處理步驟;對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破碎,使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形成微粒的步驟;將已形成微粒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倒入容器中,向容器內通入氣體使該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在容器體內揚起,再向容器內噴入呈霧化狀的膠水使呈微粒狀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的表面被膠水濕潤的步驟;將呈微粒狀并且表面已被膠水濕潤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倒入模具中,采用熱壓成型機在150℃~200℃溫度下熱壓成型成為墊體的步驟;墊體脫模的步驟。其可以采用廢舊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制造成本低并且制成的墊子無臭、環保。文檔編號B29D7/00GK102990952SQ20121049734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專利技術者張陸鋒 申請人:張陸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墊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前處理步驟;對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破碎,使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形成碎末的步驟;將已形成碎末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倒入容器中,向容器內通入氣體使該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在容器體內揚起,再向容器內噴入呈霧化狀的膠水使呈碎末狀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的表面被膠水濕潤的步驟;將呈碎末狀并且表面已被膠水濕潤的海棉或者發泡PU材料倒入模具中,采用熱壓成型機在150℃~200℃溫度下熱壓成型成為墊體的步驟;墊體脫模的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陸鋒,
申請(專利權)人:張陸鋒,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