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氟化氫回轉爐的夾套裝置,屬于氟化氫生產技術領域,包括進氣口夾套、筒體中部夾套和出氣口夾套,還包括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后滾圈夾套和石墨密封圈,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通過筋板固定在筒體外圈,大齒輪和前滾圈固定在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外表面,后滾圈夾套通過筋板固定在筒體外圈,后滾圈固定在后滾圈夾套外表面。本發明專利技術將整個夾套連接為一個整體,從而保證了夾套內進入的熱空氣可以對回轉爐內的氟化氫的化學反應過程實現全程加熱,進一步確保了生產出來的氟化氫的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氟化氫回轉爐的夾套裝置,屬于氟化氫加工設備
技術介紹
隨著氟化氫在化工,電子行業的廣泛使用,用于生產氟化氫的主要設備氟化氫回轉爐也被越來越多的關注。在氟化氫生產過程中,由于化學反應需要高溫條件,通常都會在氟化氫回轉爐筒體外側設置固定夾套,并通過夾套內輸送400-600°C的熱空氣對爐內反應過程進行加熱。由于氟化氫回轉爐生產過程中需要旋轉,在筒體設置了大齒輪和滾圈,將加熱夾套分為了幾個部分,導致在大齒輪和從動輪設置的位置的回轉爐內部化學反應無法得到熱空氣加熱, 從而無法實現對于筒體內的整個化學反應過程進行全程加熱,進而影響了整個氟化氫的生產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氟化氫回轉爐的夾套裝置,實現全程加熱,確保氟化氫的生產質量。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氟化氫回轉爐的夾套裝置,包括進氣口夾套、筒體中部夾套和出氣口夾套,還包括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后滾圈夾套和石墨密封圈,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通過筋板固定在筒體外圈,大齒輪和前滾圈固定在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外表面,帶動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在生產過程中與回轉爐一起旋轉,同時,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比進氣口夾套直徑小200-300mm,右端與進氣口夾套左端重合安裝,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保證密封,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比筒體中部夾套直徑小200-300mm,左端與筒體中部夾套左端重合,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后滾圈夾套通過筋板固定在筒體外圈,后滾圈固定在后滾圈夾套外表面,帶動后滾圈夾套在生產過程中與回轉爐一起旋轉,后滾圈夾套比筒體中部夾套直徑小200-300mm,右端與筒體中部夾套左端重合安裝,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保證密封,后滾圈夾套比出氣口夾套直徑小200-300mm,左端與出氣口夾套右端重合,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同時,筒體右端與左端分別開有光滑面,進氣口夾套右端與筒體右端光滑面之間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進行密封,出氣口夾套左端與筒體左端光滑面之間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進行密封。進一步,進氣口夾套的進氣口內設置分流板。進一步,石墨密封圈設置彈簧座,石墨密封塊通過彈簧座貼合在筒體外表面。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大齒輪和前滾圈安裝位置下方設置夾套,夾套兩端分別與進氣口夾套和筒體中部夾套重合安裝,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進行密封,同時在后滾圈安裝位置下方也設置夾套,夾套兩端分別與筒體中部夾套和出氣口夾套重合安裝,空隙處同樣設置石墨密封圈進行密封。通過上述設計,從而將整個夾套連接為一個整體,從而保證了夾套內進入的熱空氣可以對回轉爐內的氟化氫的化學反應過程實現全程加熱,進一步確保了生產出來的氟化氫的質量。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面的結構放大圖。圖中1、筒體,2、進氣口,3、進氣口夾套,4、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5、大齒輪,6、前滾圈,7、筒體中部夾套,8、后滾圈夾套,9、后滾圈,10、出氣口夾套,11、石墨密封圈,12、出氣口,13、光滑面,14、彈簧座,15、石墨密封塊。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氟化氫回轉爐的夾套裝置,包括進氣口夾套3、筒體中部夾套7和出氣口夾套10,還包括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后滾圈夾套8和石墨密封圈11,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通過筋板固定在筒體I外圈,大齒輪5和前滾圈6固定在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外表面,帶動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在生產過程中與回轉爐一起旋轉,同時,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比進氣口夾套3直徑小200-300mm,右端與進氣口夾套3左端重合安裝,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保證密封,同樣,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比筒體中部夾套7直徑小200-300mm,左端與筒體中部夾套7左端重合安裝,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 ;后滾圈夾套8通過筋板固定在筒體I外圈,后滾圈9固定在后滾圈夾套8外表面,帶動后滾圈夾套8在生產過程中與回轉爐一起旋轉,與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設置相同,后滾圈夾套8比筒體中部夾套7直徑小200-300mm,右端與筒體中部夾套7左端重合安裝,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保證密封,同樣,后滾圈夾套8比出氣口夾套10直徑小200-300mm,左端與出氣口夾套10右端重合安裝,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同時,筒體I右端與左端分別開有光滑面13,進氣口夾套4右端與筒體I右端光滑面之間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進行密封,出氣口夾套10左端與筒體I左端光滑面之間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進行密封。在本專利技術中,優選的,進氣口夾套3的進氣口內設置分流板,對進入的熱空氣進行進一步的分流控制,從而進一步提高夾套加熱的效果。同樣,本專利技術也可以通過改變進氣口和出氣口的數量等方式來控制熱空氣的流量,達到同樣的技術效果。如圖2所示,在本專利技術中,優選的,石墨密封圈11設置彈簧座14,石墨密封塊15通過彈簧座14壓緊并貼合在筒體I外表面,從而保證各個夾套重合的空隙以及夾套與回轉爐筒體之間的空隙能夠完全密封,保證夾套中的熱空氣不會耗損,確保加熱效率。在使用過程中,通過在大齒輪5和前滾圈6安裝位置下方設置夾套4,夾套兩端分別與進氣口夾套4和筒體中部夾套7重合安裝,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進行密封,在后滾圈9安裝位置下方也設置夾套,夾套兩端分別與筒體中部夾套7和出氣口夾套8重合安裝,空隙處同樣設置石墨密封圈11進行密封;同時,出氣口夾套8的左端和進氣口夾套4的右端與與筒體I左右端設置的光滑面13之間空隙處也設置石墨密封圈11進行。通過上述設計,從而將整個夾套連接為一個整體,并通過設置石墨密封圈11進行密封,從而保證了夾套內進入的熱空氣可以對回轉爐內的化學反應過程實現全程加熱,進一步確保生產出來的氟化氫的質量。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氟化氫回轉爐的夾套裝置,包括進氣口夾套(3)、筒體中部夾套(7)和出氣口夾套(10),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后滾圈夾套(8)和石墨密封圈(11),所述的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通過筋板固定在筒體(I)外圈,大齒輪(5 )和前滾圈(6)固定在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外表面,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比進氣口夾套(3)直徑小200-300mm,右端與進氣口夾套(3)左端重合,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比筒體中部夾套(7)直徑小200-300mm,左端與筒體中部夾套(7)左端重合,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所述的后滾圈夾套(8)通過筋板固定在筒體(I)外圈,后滾圈(9)固定在后滾圈夾套(8)外表面,后滾圈夾套(8)比筒體中部夾套(7)直徑小200-300mm,右端與筒體中部夾套(7)左端重合,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后滾圈夾套(8)比出氣口夾套(10)直徑小200-300mm,左端與出氣口夾套(10)右端重合,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所述的筒體(I)右端與左端分別開有光滑面(13),進氣口夾套(3)右端與筒體(I)右端光滑面(13)之間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出氣口夾套(10)左端與筒體(I)左端光滑面(13)之間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氟化氫回轉爐的夾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口夾套(3)的進氣口(2)內設置分流板。3.根據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氟化氫回轉爐的夾套裝置,包括進氣口夾套(3)、筒體中部夾套(7)和出氣口夾套(10),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后滾圈夾套(8)和石墨密封圈(11),所述的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通過筋板固定在筒體(1)外圈,大齒輪(5)和前滾圈(6)固定在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外表面,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比進氣口夾套(3)直徑小200?300mm,右端與進氣口夾套(3)左端重合,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大齒輪及前滾圈夾套(4)比筒體中部夾套(7)直徑小200?300mm,左端與筒體中部夾套(7)左端重合,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所述的后滾圈夾套(8)通過筋板固定在筒體(1)外圈,后滾圈(9)固定在后滾圈夾套(8)外表面,后滾圈夾套(8)比筒體中部夾套(7)直徑小200?300mm,右端與筒體中部夾套(7)左端重合,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后滾圈夾套(8)比出氣口夾套(10)直徑小200?300mm,左端與出氣口夾套(10)右端重合,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所述的筒體(1)右端與左端分別開有光滑面(13),進氣口夾套(3)右端與筒體(1)右端光滑面(13)之間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出氣口夾套(10)左端與筒體(1)左端光滑面(13)之間空隙處設置石墨密封圈(1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愛芹,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康國化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