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制備Tasker?Ⅲ型(111)晶面MgO的溶劑熱方法,我們通過苯甲醇控制首先生成具有一定晶體結構的介穩前軀體Mg(OH)(OCH3),該過程在較溫和的者醇熱條件下實現,再經熱分解Mg(OH)(OCH3)來得到具有(111)取向的MgO薄片結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制備Tasker III型(111)晶面MgO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中間體的合成、及其后處理制備Tasker III型(111)晶面MgO等過程。
技術介紹
Tasker III型極性表面一直是固體物理學家和表面科學家研究的一個熱門課題,除了其穩定存在的機理和表面結構本身引起很大的研究興趣而外,表面的吸附行為以及與·客體的相互作用也成為研究的重心。無論是表面科學的實驗研究,還是理論計算都顯示Tasker III型表面相對于其他表面具有很高的催化和表面活性,也可能會有更多的應用前景(Phys.Rev.B 2005,71,(11) ,9 ;Phys. Rev. Lett. 2003,90, (21) ,4.) 但是,這些研究都是在超高真空條件下,通過表面譜學方法得到的結論,由于壓力鴻溝和材料鴻溝的存在,在超聞真空條件下得到的結果往往和真實"[隹化劑有一定的差距(Phys. Rev. Lett. 1998,81,4891)。造成這個差距的原因在于,已有的合成方法不能得到高能的表面。具體到MgO,傳統的制備方法是通過Mg(0H)2*MgC03等鎂鹽的熱解,得到的MgO是以(100)面為主要表面的六方片狀結構;通過化學氣相沉積可以得到納米級的MgO,控制其顆粒大小,但是得到的仍然是(100)面為主的方塊結構(Angew. Chem. -1nt. Ed. 2005,44,(31),4917-4920)。而通過氣凝膠技術制備的MgO也是以(100)表面為主的納米顆粒(Chem. Mater. 2002,14,(I),362-368)。而通過氣凝膠方法得到的MgO(Ill)納米薄片是一種優良的Lewis堿催化劑,在Claisen-Schmidt縮合和生物柴油制備等反應中顯示了很高的催化活性。但是,以前的方法需要用鎂條在惰性氣氛下的甲醇解來制備前軀體甲醇鎂,并且需要用超臨界甲醇來處理,一方面高溫(245C)和高壓(80 120bar)的合成條件比較苛刻,另一方面,原料的價格昂貴且不易控制。在此,我們申請一種配體交換和酯化的方法來得到同樣結構的MgO,通過乙酸鹽中乙酸根和甲醇的交換,先得到Mg(OH) (OCH3),這一介穩材料在熱分解后可以生成MgO(Ill)納米薄片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制備Tasker III型(111)晶面MgO的溶劑熱方法,通過此方法制備的MgO粉末具有片狀結構,而其主要暴露表面為(111)面,具有很高的表面能和表面活性。與普通MgO相比,Tasker III型(111)晶面MgO由一層完全帶正電荷的Mg2+和一層完全帶負電荷的02_層疊而成。這樣,垂直于這個表面的方向上就會產生偶極,因而這種表面具有強極性,促使其與吸附的客體分子間具有很強的相互作用。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和步驟如下(I)稱量乙酸鎂,并將它溶解在無水甲醇中形成溶液;(2)按照苯甲醇與乙酸鎂摩爾比1: 0.1 10,稱量苯甲醇,逐滴加入(I)中的溶液中持續攪拌2-3小時。(3)將(2)中的溶液轉移到到高壓釜中。然后將高壓釜置于烘箱中,控溫處理一定時間;(4)將(3)中處理得到的溶液進行抽濾、干燥,得到粉末。(5)將(4)中的粉末放置馬弗爐中高溫處理一定時間;附圖說明圖1 中間體 Mg (OH) (OCH3)的 XRD 2Mg0(lll)薄片與普通MgO的XRD3Mg0 (111)薄片透射電鏡TEM照片和選區電子衍射SAED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實施例1稱取0. Olmo I的乙酸鎂,加入到IOOml的甲醇溶劑中,邊攪拌邊加入0. Olmo I的苯甲醇,均勻分散后,轉入容積為200ml的高壓反應釜中,放置于鼓風干燥箱中,溫度為180°C,晶化時間為20小時。取出反應釜,待冷卻后進行抽濾、干燥,放置于馬弗爐中進行焙燒,焙燒溫度為550°C,焙燒時間為4小時,得到MgO(Ill)粉末。實驗例2稱取0. 02mol的乙酸鎂,加入到IOOml的甲醇溶劑中,邊攪拌邊加入0. 02mol的苯甲醇,均勻分散后,轉入容積為200ml的高壓反應釜中,放置于鼓風干燥箱中,溫度為100°C,晶化時間為2天。取出反應釜,待冷卻后進行抽濾、干燥,放置于馬弗爐中進行焙燒,焙燒溫度為550°C,焙燒時間為4小時,得到MgO(Ill)粉末。實驗例3稱取0. 03mol的乙酸鎂,加入到IOOml的甲醇溶劑中,邊攪拌邊加入0. 03mol的苯甲醇,均勻分散后,轉入容積為200ml的高壓反應釜中,放置于鼓風干燥箱中,溫度為180°C,晶化時間為3天。取出反應釜,待冷卻后進行抽濾、干燥,放置于馬弗爐中進行焙燒,焙燒溫度為550°C,焙燒時間為6小時,得到MgO(Ill)粉末。實驗例4稱取0. 04mol的乙酸鎂,加入到IOOml的甲醇溶劑中,邊攪拌邊加入0. 04mol的苯甲醇,均勻分散后,轉入容積為200ml的高壓反應釜中,放置于鼓風干燥箱中,溫度為150°C,晶化時間為3天。取出反應釜,待冷卻后進行抽濾、干燥,放置于馬弗爐中進行焙燒,焙燒溫度為550°C,焙燒時間為6小時,得到MgO(Ill)粉末。實驗例5稱取0. 05mol的乙酸鎂,加入到IOOml的甲醇溶劑中,邊攪拌邊加入0. 05mol的苯甲醇,均勻分散后,轉入容積為200ml的高壓反應釜中,放置于鼓風干燥箱中,溫度為180°C,晶化時間為3天。取出反應釜,待冷卻后進行抽濾、干燥,放置于馬弗爐中進行焙燒,焙燒溫度為550°C,焙燒時間為6小時,得到MgO(Ill)粉末。權利要求1.一種制備TaskerIII型(111)表面MgO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稱量乙酸鎂,并將它溶解在無水甲醇中形成溶液; (2)按照苯甲醇與乙酸鎂摩爾比1: 1,稱量苯甲醇,逐滴加入(I)中的溶液中持續攪拌2-3小時。(3)將(2)中的溶液轉移到到高壓釜中。然后將高壓釜置于烘箱中,控溫處理一定時間; (4)將(3)中處理得到的溶液進行抽濾、干燥,得到粉末。(5)將(4)中的粉末放置馬弗爐中高溫處理一定時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苯甲醇的摩爾濃度范圍控制在O.1mol/L-0. 5mol/L ;乙酸鎂的濃度范圍控制在O. lmol/L-0. 5mol/L,;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苯甲醇與乙酸鎂的摩爾濃度比控制在I O.1 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壓釜置于烘箱中的溫度控制100 2000C ;時間控制20-72小時;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粉末高溫處理的溫度控制在550°C;時間控制在4-6小時。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我們通過苯甲醇控制首先生成具有一定晶體結構的介穩前軀體Mg(OH)(OCH3),該過程在較溫和的者醇熱條件下實現,再經熱分解Mg(OH)(OCH3)來得到具有(111)取向的MgO薄片結構。文檔編號C01F5/06GK102992359SQ201110272519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5日專利技術者朱卡克, 周興貴, 肖海鵬 申請人:華東理工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備TaskerIII型(111)表面MgO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稱量乙酸鎂,并將它溶解在無水甲醇中形成溶液;(2)按照苯甲醇與乙酸鎂摩爾比1∶1,稱量苯甲醇,逐滴加入(1)中的溶液中持續攪拌2?3小時。(3)將(2)中的溶液轉移到到高壓釜中。然后將高壓釜置于烘箱中,控溫處理一定時間;(4)將(3)中處理得到的溶液進行抽濾、干燥,得到粉末。(5)將(4)中的粉末放置馬弗爐中高溫處理一定時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卡克,周興貴,肖海鵬,
申請(專利權)人:華東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