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均聚聚丙烯24~83%、高熔體強度聚丙烯5~30%、相容劑2~10%、短切玻璃纖維10~36%;本發明專利技術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的制備方法是將均聚聚丙烯、熱穩定劑、加工助劑、成核劑、高熔體強度聚丙烯、相容劑從主喂料口加入螺桿擠出機中,進行熔融共混,使短切玻璃纖維通過失重式計量秤從側喂料口加入螺桿擠出機中,與其他組分一起進行熔融共混后,擠出造粒;本發明專利技術制得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具有高剛性、高耐熱、耐老化性以及良好的焊接性能,滿足汽車制動油壺的高剛性、耐熱性、耐老化以及可焊接性的要求,實現了汽車制動油壺材料的高性價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高分子材料及其成型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目前汽車制動油壺主要采用聚丙烯材料注塑成型方法制備,注塑完成后,上下兩半采用超聲焊接或者熱板焊接即成為完整的油壺,因此汽車制動油壺要求材料具有優異的可焊接性,同時制動油壺在剎車時因傳遞扭矩而承受著剎車油的壓力,因此汽車油壺對爆破壓力的要求很高,要求材料具有優異的耐熱性能以及耐老化性能。由于傳統的聚丙烯材料耐熱性不足,因此,開發高性價比的可焊接、耐熱性好的制動油壺材料具有重要的市場和經濟價值。聚丙烯采用玻纖增強后,其耐熱性大幅度增加,完全可以滿足各種制動油壺材料的要求,但是由于玻纖的存在,玻纖增強聚丙烯的焊接性能太差,同時由于聚丙烯材料為線性分子結構,因此在高溫下熔體強度較差,在高低溫循環中容易導致應力開裂或者應力變形,不能滿足汽車制動油壺材料追求高性價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本專利技術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剛性、高耐熱、耐老化性和良好焊接性能的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如下組分均聚聚丙烯24 83%高熔體強度聚丙烯5 30%相容劑2 10%短切玻璃纖維10 36%其中,所述高熔體強度聚丙烯在230°C、載荷2. 16KG條件下的熔體流動速率為O. 011.0g/10mino所述測試熔體流動速率符合ISO 1133-1-2011標準,即塑料一熱塑性塑料熔體質量流動速率(MFR)和熔體體積流動速率(MVR)的測定一第I部分標準方法。所述熱穩定劑選自酚類、胺類、亞磷酸酯類、半受阻酚類、丙烯?;倌軋F與硫代酯的復合物類和杯芳烴類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所述加工助劑選自金屬皂類、硬脂酸復合酯類、酰胺類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所述成核劑選自300(Γ8000目滑石粉、山梨醇類、有機磷酸鹽類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所述相容劑為極性單體接枝聚合物;其中,聚合物基體選自聚乙烯、聚丙烯、乙烯-α -乙烯-辛烯共聚物、苯乙烯與丁二烯的共聚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極性單體選自馬來酸酐、富馬酸、衣康酸、 檸康酸、檸康酸酐、乙烯基丁二酸酐、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及其酯類衍生物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所述丙烯酸及其酯類衍生物選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所述短切玻璃纖維為無堿短切玻璃纖維。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均聚聚丙烯、熱穩定劑、加工助劑、成核劑、高熔體強度聚丙烯、相容劑從位于螺桿擠出機一端的主喂料口加入螺桿擠出機中,進行熔融共混,使短切玻璃纖維通過失重式計量秤從所述主喂料口 1/3 2/3螺桿擠出機長度的側喂料口加入螺桿擠出機中,與其他組分一起進行熔融共混后,擠出造粒,得到所述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所述螺桿擠出機的長徑比為36 48:1,加工溫度為190≥2400C ο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專利技術通過在均聚聚丙烯體系的加工配方中添加高熔體強度聚丙烯,能夠在保證材料其他力學性能不下降和制作成本較低的情況下,有效改善普通玻纖增強聚丙烯的高溫強度;添加熱穩定劑,有效抑制加工過程中聚丙烯產生的降解,并賦予碳罐材料優異的耐老化性能;添加加工助劑,促進共混物各成分之間的良好分散性;添加成核劑,提高材料注塑過程中的結晶速率,縮短注塑成型周期;添加相容劑,有效增加聚丙烯和短切玻璃纖維之間的界面相容性;本專利技術產品拉伸強度(23°C)≥40MPa,拉伸強度(120°C)≥20MPa,彎曲模量≥2000MPa,缺口沖擊強度> 5KJ/m2,熔接痕拉伸強度> 30Mpa,熱變形溫度(1. 80Mpa) ^ 140°C,熱氧老化(150°C,IOOOh)后拉伸強度保持率> 95%,滿足汽車制動油壺的高剛性、 耐熱性、耐老化以及可焊接性的要求。本專利技術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的制備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材料性能容易保證的特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以下實施例為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F對實施例及對比例所用的原材料做如下說明,但不限于這些材料權利要求1.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如下組分均聚聚丙烯24 83%高熔體強度聚丙烯5 30%相容劑2 10%短切玻璃纖維1(Γ36%其中,所述高熔體強度聚丙烯在230°C、載荷2. 16KG條件下的熔體流動速率為O. 01 1.0g/10mino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T2wt%熱穩定劑,(T2wt%加工助劑,(T2wt%成核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聚聚丙烯在230°C、載荷2. 16KG條件下的熔體流動速率為O.1 100 g/10min。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穩定劑選自酚類、胺類、亞磷酸酯類、丙烯酰基官能團與硫代酯的復合物類、杯芳烴類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助劑選自金屬皂類、硬脂酸復合酯類、酰胺類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核劑選自80(Γ2500目滑石粉、山梨醇類、有機磷酸鹽類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容劑為極性單體接枝聚合物;其中,聚合物基體選自聚乙烯、聚丙烯、乙烯-α -乙烯-辛烯共聚物、苯乙烯與丁二烯的共聚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極性單體選自馬來酸酐、富馬酸、衣康酸、檸康酸、檸康酸酐、乙烯基丁二酸酐、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及其酯類衍生物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丙烯酸及其酯類衍生物選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切玻璃纖維為無堿短切玻璃纖維。10.根據權利要求Γ9任一項所述的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將均聚聚丙烯、熱穩定劑、加工助劑、成核劑、高熔體強度聚丙烯、相容劑從位于螺桿擠出機一端的主喂料口加入螺桿擠出機中,進行熔融共混,使短切玻璃纖維通過失重式計量秤從所述主喂料口 1/3 2/3螺桿擠出機長度的側喂料口加入螺桿擠出機中,與其他組分一起進行熔融共混后,擠出造粒,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汽車制動油壺的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如下組分:均聚聚丙烯?????????????24~83%高熔體強度聚丙烯???????5~30%相容劑?????????????????2~10%短切玻璃纖維???????????10~36%其中,所述高熔體強度聚丙烯在230℃、載荷2.16KG條件下的熔體流動速率為0.01~1.0g/10min。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欣,張春懷,孫剛,李晟,陳國雄,羅忠富,丁超,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金發新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