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滾齒機分度蝸桿的安裝結構,滾齒機分度蝸桿的安裝結構由殼體及設置在殼體上的分度蝸輪、分度蝸桿組成,分度蝸輪與分度蝸桿嚙合,分度蝸桿右端設有球軸承,并通過軸套安裝于殼體上,左端設有雙列圓柱滾子軸承,雙列圓柱滾子軸承的兩側設有左軸承與右軸承,右軸承的右側緊靠分度蝸桿左端軸上設置的凸沿,左軸承的左側設有鎖緊螺母,鎖緊螺母固定在分度蝸桿的左端軸上,雙列圓柱滾子軸承與兩側左右軸承連接外接盤,外接盤固定在殼體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分度蝸輪與分度蝸桿中心距固定,剛性精度好,分度蝸桿采用雙導程精密調整軸向側隙,保證了分度蝸輪與分度蝸桿的配合精度,提高了產品的質量。(*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齒輪的機械加工設備,尤其是一種滾齒機分度蝸 桿的安裝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應用于滾齒機工作臺的分度蝸桿多采用普通球軸承旋轉支承安 裝在分度蝸桿托架上,再將托架固定在分度蝸輪所在的殼體上結構形式, 由于分度蝸桿與分度蝸輪嚙合傳動過程中受到的軸向力較大,普通球軸承 往往難以阻止分度蝸桿的軸向移動,影響了分度蝸桿與分度蝸輪之間的傳動精度,從而影響了齒輪產品的質量。公告日為2006年8月30日的授權 公告號CN 2810849Y公開了一種滾齒機工作臺分度蝸桿安裝結構,采用了 在分度蝸桿靠近右軸承的內端面設置右軸臺,外端面設墊圈及鎖緊螺母, 右軸承由左右兩端的單向推力軸承及中間的軸承套構成,軸承套用騎縫銷 與托架固定的方式,來保證分度蝸桿徑向和軸向的精度定位。但該結構是 仍采用先將分度蝸桿安裝在托架上,再將托架與分度蝸輪所在的殼體固定 的方式,這種結構形式其分度蝸桿與分度蝸輪的中心距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且在齒輪加工過程中容易因為受力不同而出現變化,對產品質量有較大的 影響。另外,該結構在分度蝸桿的徑向上采用了軸承套定位,影響了分度蝸桿轉動的靈活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現有滾齒機工作臺分度蝸桿安裝結構上存在的分度 蝸輪與分度蝸桿中心距不精確而影響產品質量問題而提供一種中心距精 確、分度蝸桿轉動靈活的滾齒機分度蝸桿的安裝結構。本技術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所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為滾齒機分 度蝸桿的安裝結構由殼體及設置在殼體上的分度蝸輪、分度蝸桿組成,分 度蝸輪與分度蝸桿嚙合,分度蝸桿右端設有球軸承,并通過軸套安裝于殼 體上,左端設有雙列圓柱滾子軸承,雙列圓柱滾子軸承的兩側設有左軸承 與右軸承,右軸承的右側緊靠分度蝸桿左端軸上設置的凸沿,左軸承的左 側設有鎖緊螺母,鎖緊螺母固定在分度蝸桿的左端軸上,雙列圓柱滾子軸 承與兩側左右軸承連接外接盤,外接盤固定在殼體上。將分度蝸桿的兩端 固定在分度蝸輪所在的殼體上,可以使分度蝸輪與分度蝸桿的中心距精確 的確定,防止因中心距誤差而導致的齒輪質量問題,同時,在分度蝸桿兩 端設置高精度的球軸承及雙列圓柱滾子軸承,可以使蝸桿轉動更加靈活。 鎖緊螺母及分度蝸桿上的凸沿配合左右推力軸承,既防止分度蝸桿軸向移 動,又保證了蝸桿轉動的靈活性,提高了分度蝸輪與分度蝸桿的配合精度。作為優選,左軸承與鎖緊螺母之間設有內接盤與調整墊圈,雙列圓柱 滾子軸承與右軸承之間設有隔套及內隔調整套。調整墊圈配合隔套及內隔 調整套用來調整雙列圓柱滾子軸承與兩側左右推力軸承與分度蝸桿的相對 位置,保證分度蝸桿的傳動精度。作為優選,分度蝸桿右端的球軸承為兩只,兩只球軸承之間設有隔套, 球軸承的外側設有擋圈。球軸承可以保證分度蝸桿轉動的靈活性,隔套與 擋圈是給球軸承定位的。作為優選,外接盤通過螺釘固定在殼體上,外接盤與殼體之間設有調 整墊。調整墊用來調整分度蝸桿的軸向位置,保證分度蝸輪與分度蝸桿的 精密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滾齒機工作臺分度蝸 桿安裝結構上存在的蝸輪蝸桿中心距不精確而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本實 用新型分度蝸輪與分度蝸桿中心距固定,剛性精度好,分度蝸桿采用雙導 程精密調整軸向側隙,保證了分度蝸輪與分度蝸桿的配合精度,提高了產 品的質量。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滾齒機分度蝸桿的安裝結構的一種結構剖視圖。附圖2是附圖1的局部結構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l在如圖1圖2所示的實施例1中,滾齒機分度蝸桿的安裝結構由殼體 17及設置在殼體17上的分度蝸輪1、分度蝸桿13組成,分度蝸輪1與分 度蝸桿13嚙合,分度蝸桿13右端設有高精度球軸承15,球軸承15為兩個,兩個球軸承15之間設有隔套,球軸承15的外側設有擋圈。球軸承15 通過軸套16安裝于殼體17上。分度蝸桿13的左端設有高精度雙列圓柱滾 子軸承9,雙列圓柱滾子軸承9的左側設有左軸承8,右側設有右軸承ll, 左軸承8與右軸承11均為高精度推力軸承,雙列圓柱滾子軸承9與右軸承 11之間設有隔套2及內隔調整套10,右軸承ll的右側緊靠分度蝸桿13左 端軸上設置的凸沿12,左側緊靠外接盤6的右端面。左軸承8設置在外接 盤6與內接盤3之間,內接盤3在左軸承8的左側,內接盤3與左軸承8 之間設有調整墊圈7。內接盤3的左側設有鎖緊螺母5,鎖緊螺母5固定在 分度蝸桿13的左端軸上,雙列圓柱滾子軸承9與兩側左右軸承連接外接盤 6,外接盤6通過螺釘固定在殼體17上,外接盤6與殼體17之間設有調整 墊。分度蝸桿13的左端通過連接套4與連接軸連接,連接套4與外接盤6 之間設有油封,分度蝸桿13的右端與軸套16之間也設有油封。權利要求1. 一種滾齒機分度蝸桿的安裝結構,由殼體及設置在殼體上的分度蝸輪、分度蝸桿組成,分度蝸輪與分度蝸桿嚙合,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度蝸桿(13)右端設有球軸承(15),并通過軸套(16)安裝于殼體(17)上,左端設有雙列圓柱滾子軸承(9),雙列圓柱滾子軸承(9)的兩側設有左軸承(8)與右軸承(11),右軸承(11)的右側緊靠分度蝸桿(13)左端軸上設置的凸沿(12),左軸承(8)的左側設有鎖緊螺母(5),鎖緊螺母(5)固定在分度蝸桿(13)的左端軸上,雙列圓柱滾子軸承(9)與兩側左右軸承連接外接盤(6),外接盤(6)固定在殼體(17)上。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齒機分度蝸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左軸承(8)與鎖緊螺母(5)之間設有內接盤(3)與調整墊圈(7)。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齒機分度蝸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雙列圓柱滾子軸承(9)與右軸承(11)之間設有隔套(2)及內隔調 整套(10)。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齒機分度蝸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球軸承(15)為兩個,兩個球軸承(15)之間設有隔套,球軸承(15) 的外側設有擋圈。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滾齒機分度蝸桿的安裝結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盤(6)通過螺釘固定在殼體(17)上,外接盤(6) 與殼體(17)之間設有調整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滾齒機分度蝸桿的安裝結構,滾齒機分度蝸桿的安裝結構由殼體及設置在殼體上的分度蝸輪、分度蝸桿組成,分度蝸輪與分度蝸桿嚙合,分度蝸桿右端設有球軸承,并通過軸套安裝于殼體上,左端設有雙列圓柱滾子軸承,雙列圓柱滾子軸承的兩側設有左軸承與右軸承,右軸承的右側緊靠分度蝸桿左端軸上設置的凸沿,左軸承的左側設有鎖緊螺母,鎖緊螺母固定在分度蝸桿的左端軸上,雙列圓柱滾子軸承與兩側左右軸承連接外接盤,外接盤固定在殼體上。本技術分度蝸輪與分度蝸桿中心距固定,剛性精度好,分度蝸桿采用雙導程精密調整軸向側隙,保證了分度蝸輪與分度蝸桿的配合精度,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文檔編號B23F23/00GK201079874SQ20072011403公開日2008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30日專利技術者陳立新 申請人:陳立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滾齒機分度蝸桿的安裝結構,由殼體及設置在殼體上的分度蝸輪、分度蝸桿組成,分度蝸輪與分度蝸桿嚙合,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度蝸桿(13)右端設有球軸承(15),并通過軸套(16)安裝于殼體(17)上,左端設有雙列圓柱滾子軸承(9),雙列圓柱滾子軸承(9)的兩側設有左軸承(8)與右軸承(11),右軸承(11)的右側緊靠分度蝸桿(13)左端軸上設置的凸沿(12),左軸承(8)的左側設有鎖緊螺母(5),鎖緊螺母(5)固定在分度蝸桿(13)的左端軸上,雙列圓柱滾子軸承(9)與兩側左右軸承連接外接盤(6),外接盤(6)固定在殼體(17)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立新,
申請(專利權)人:陳立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3[中國|浙江]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