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旋轉式多臂開口裝置的選綜執行機構,屬于紡織機械領域。包括主軸;擺臂和偏心盤;花鍵盤;離合爪;第一、第二信號擺臂;吸鐵擺臂,特點:第一偏心盤嚙合腔的腔口的兩側構成第一、第二傾斜面;第二偏心盤嚙合腔的腔口的兩側構成第三、第四傾斜面;第一擺臂嚙合部的兩側構成第五、第六傾斜面,且第一擺臂嚙合部一側的表面構為第一銑平面,第一銑平面與第五傾斜面間構成第一過渡圓弧面、與第六傾斜面間構成第二過渡圓弧面;第二擺臂嚙合部的兩側構成第七、第八傾斜面,且第二擺臂嚙合部一側的表面構成第二銑平面,第二銑平面與第七傾斜面間構成第三過渡圓弧面、與第八傾斜面間構成第四過渡圓弧面。優點:鎖定可靠,節約能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紡織機械
,具體涉及一種旋轉式多臂開口裝置的選綜執行機構。
技術介紹
多臂裝置是將織物花紋組織信號轉換成開口動作并以此驅動織機的綜框作上下提綜運動的織機開口部件之一,多臂裝置按其開口形式的不同而分為消極式多臂裝置和積極式多臂裝置。隨著無梭織機的普遍使用,尤其是織機速度的不斷提高,消極式多臂裝置因存在運動慣性沖擊,不僅動能消耗大,而且難以保障織機平穩高速動作,例如往復運動的慣性沖擊力會引起織機的嚴重振動,而積極式多臂開口裝置能克服消極式多臂裝置的這種欠缺,因此,積極式多臂開口裝置是當今乃至今后一個時期為織機配套的主流裝置。鑒于旋轉式多臂開口裝置屬于積極式多臂裝置范疇,又鑒于旋轉式多臂開口裝置系織機開口裝置的重要部分,因此稱之為旋轉式多臂開口裝置,其是由本體部件、傳動機構、信號閱讀機構、選綜執行機構和提綜機構組成。傳動機構是將來自于織機的勻速運動轉為多臂主軸的變速運動,信號閱讀機構是將織物組織電信號轉為機械選綜信號,選綜執行機構則根據機械選綜信號執行偏心機構是否運動,提綜機構用于形成并輸出綜框開口運動。選綜執行機構是旋轉式多臂開口裝置的重要機構,其執行選綜動作的正確與否會對織物的質量產生影響,例如當出現選綜動作失誤時會使織物產生瑕疵,影響織物檔次的提升。關于旋轉式多臂開口裝置的技術信息可由公開的中國專利文獻中見諸,典型的如專利技術專利授權公告號CN1057352C (旋轉多臂機構以及裝備此類多臂機構的織機),該專利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FR-A-2540524 (織機用旋轉多臂機構)的不足,其提供的技術方案是將轉臂(專利稱絞支轉臂)的掣子改為具有內外兩個支承面的結構,藉以減小轉臂的角運動幅度(見該專利的圖1至圖5所示以及說明書第3頁最后一段至第4頁第3行的描述);將偏心盤(專利稱盤片)的第一個結合表面到主軸(專利稱軸)的旋轉軸線的距離改為大于偏心盤的第二個結合表面到主軸的旋轉軸線的距離,于是,當轉臂與偏心盤的第一結合表面嚙合時,轉臂便超出閱讀裝置的作用范圍,具體可參見該專利的圖3和說明書第6頁倒數第2行第7頁第4行的說明。客觀而言,上述CN1057352C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減小了轉臂所受的運動沖擊,并且使由此產生的能耗和噪聲得以降低,盡管這種能耗和噪聲相對于旋轉式多臂機構的全部工作能耗和噪音是微不足道的,但畢竟表現出了說明書第3頁第2段所稱的技術效果。上述CN1057352C存在的所述欠缺由專利技術專利授權公告號CN102400257B推薦的“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克服,具體可參照該CN102400787B的說明書第007至009欄和第0011欄。應該說該CN102400257B客觀體現了其說明書第0021欄所述的技術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信號擺臂與偏心盤相配合的動作失誤現象,尤其這種失誤現象最終會導致織物布面產生瑕疵,使高檔次的織物有失市場優勢。經本申請人分析,前述信號擺臂與偏心盤相配合的動作失誤源于信號擺臂對偏心盤鎖定動作有失可靠,因為在偏心盤從高速旋轉狀態至瞬間靜止(由信號擺臂鎖定)狀態這一過程中存在巨大的慣性動能,該慣性動能全憑連接于信號擺臂的復位彈簧的彈簧力的有效作用予以抵銷,在復位彈簧的彈簧力一定的情形下,其功效(功效指信號擺臂對偏心盤鎖定的動作效果)取決于信號擺臂上的擺臂嚙合部與偏心盤上的偏心盤嚙合面之間的恰到好處的嚙合關系,也就是說,其功效取決于嚙合狀態(時間點或稱時點)與偏心盤嚙合面的受力角。而前述專利存在嚙合時間點過早的欠缺,嚙合時間點過早即提前會使偏心盤脫離主軸(花鍵盤)時的慣性動能增大,對此,雖然可以采用增大復位彈簧力予以抵銷,但是增大復位彈簧的彈簧力會增大能耗,不利于節約能源。另一方面,在信號擺臂的擺臂嚙合部與偏心盤嚙合面從開始接觸到完成嚙合的時段內即嚙合的過程中,前述受力角的變化較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復位彈簧的彈簧力功效的最大利用程度。再一方面,由于信號擺臂的擺臂嚙合部與偏心盤上的偏心盤嚙合面的結構均有失合理,致使信號擺臂對偏心盤在靜止狀態下的保持力矩較大,從而也增大了旋轉式多臂開口裝置的能耗。從工欲其善必先利其器的角度考量,毫無疑問,若要確??椢锊济尜|量而藉以提升織物檔次,則必需消除作為選綜執行機構的信號擺臂與偏心盤配合失誤弊端。然而,由于旋轉式多臂開口裝置的應用已具有較長的歷史,業界普遍認為這種裝置的技術狀況趨于飽和,難以獲得實質性的突破,但是,使用旋轉式多臂開口裝置的織物生產廠商期望早日解決前述技術問題的期望與呼聲日趨強烈,正鑒于此,本申請人作了深入而有益的探索,終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體現信號擺臂的擺臂嚙合部與偏心盤的偏心盤嚙合面之間的配合效果而藉以保障信號擺臂對偏心盤的可靠鎖定或釋放、有利于使偏心盤脫離主軸的花鍵盤時的主動驅動的時間點趨于與主軸的花鍵盤的運動停頓點相一致而藉以降低偏心盤的慣性動能和有益于保障信號擺臂的擺臂嚙合部與偏心盤的偏心盤嚙合面兩者從開始接觸到完全嚙合過程中的作用角保持基本不變而藉以使復位彈簧足夠輕松地抵銷偏心盤的慣性動能并將偏心盤可靠鎖定所作的正功更加有效并且體現理想的節約能耗效果的旋轉式多臂開口裝置的選綜執行機構。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旋轉式多臂開口裝置的選綜執行機構,包括一主軸;一擺臂和一偏心盤,擺臂通過擺臂軸承設置在偏心盤上,偏心盤通過偏心盤軸承設置在主軸上,在該偏心盤的盤緣部位構成有一第一偏心盤哨合腔和一第二偏心盤哨合腔,第一、第二偏心盤哨合腔在偏心盤的圓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花鍵盤,該花鍵盤定位在主軸上并且隨主軸轉動,在該花鍵盤盤緣上構成有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第一、第二凹槽在花鍵盤的圓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以擺動狀態樞轉設置在偏心盤上的一離合爪,該離合爪的一端與設置在偏心盤上的限位銷相對應,并且在該一端延伸有一用于與所述的第一凹槽或者與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合的凸緣和構成有一反力彈簧固定座,在該反力彈簧固定座上固定有一反力彈簧的一端,而反力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偏心盤上,離合爪的另一端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腔的部位構成有一凹緣;一中部樞轉設置在第一信號擺臂軸上的并且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一擺臂嚙合部而另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一吸鐵擺臂觸腳的第一信號擺臂,其中第一擺臂嚙合部與所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腔相配合或者與所述的第二偏心盤哨合腔相配合;一中部樞軸設置在第二信號擺臂軸上的并且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二擺臂嚙合部而另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二吸鐵擺臂觸腳的第二信號擺臂,其中第二擺臂嚙合部與所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腔相配合或者與所述的第二偏心盤嚙合腔相配合;一樞轉設置在吸鐵擺臂軸上的并且在電磁鐵的作用下交替地對所述的第一吸鐵擺臂觸腳和第二吸鐵擺臂觸腳作用的吸鐵擺臂,其中所述第一、第二信號擺臂的結構彼此相同,并且彼此交替地對所述的偏心盤作用,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盤嚙合腔的腔口的一側構成有一第一傾斜面,而所述腔口的另一側并且在對應于第一傾斜面的位置構成有一第二傾斜面;所述的第二偏心盤嚙合腔的腔口的一側構成有一第三傾斜面,而腔口的另一側并且在對應于第三傾斜面的位置構成有一第四傾斜面;所述第一擺臂嚙合部朝向所述第一傾斜面的一側構成有一第五傾斜面,該第五傾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旋轉式多臂開口裝置的選綜執行機構,包括一主軸(1);一擺臂(2)和一偏心盤(3),擺臂(2)通過擺臂軸承(21)設置在偏心盤(3)上,偏心盤(3)通過偏心盤軸承(31)設置在主軸(1)上,在該偏心盤(3)的盤緣部位構成有一第一偏心盤嚙合腔(32)和一第二偏心盤嚙合腔(33),第一、第二偏心盤嚙合腔(32、33)在偏心盤(3)的圓周方向彼此相隔180°;一花鍵盤(4),該花鍵盤(4)定位在主軸(1)上并且隨主軸(1)轉動,在該花鍵盤(4)盤緣上構成有一第一凹槽(41)和一第二凹槽(42),第一、第二凹槽(41、42)在花鍵盤(4)的圓周方向彼此相隔180°;以擺動狀態樞轉設置在偏心盤(3)上的一離合爪(5),該離合爪(5)的一端與設置在偏心盤(3)上的限位銷(34)相對應,并且在該一端延伸有一用于與所述的第一凹槽(41)或者與所述第二凹槽(42)相配合的凸緣(51)和構成有一反力彈簧固定座(52),在該反力彈簧固定座(52)上固定有一反力彈簧(521)的一端,而反力彈簧(521)的另一端固定在偏心盤(3)上,離合爪(5)的另一端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腔(32)的部位構成有一凹緣(53);一中部樞轉設置在第一信號擺臂軸(61)上的并且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一擺臂嚙合部(62)而另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一吸鐵擺臂觸腳(63)的第一信號擺臂(6),其中:第一擺臂嚙合部(62)與所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腔(32)相配合或者與所述的第二偏心盤嚙合腔(33)相配合;一中部樞軸設置在第二信號擺臂軸(71)上的并且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二擺臂嚙合部(72)而另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二吸鐵擺臂觸腳(73)的第二信號擺臂(7),其中:第二擺臂嚙合部(72)與所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腔(32)相配合或者與所述的第二偏心盤嚙合腔(33)相配合;一樞轉設置在吸鐵擺臂軸(81)上的并且在電磁鐵(82)的作用下交替地對所述的第一吸鐵擺臂觸腳(63)和第二吸鐵擺臂觸腳(73)作用的吸鐵擺臂(8),其中:所述第一、第二信號擺臂(6、7)的結構彼此相同,并且彼此交替地對所述的偏心盤(3)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盤嚙合腔(32)的腔口的一側構成有一第一傾斜面(321),而所述腔口的另一側并且在對應于第一傾斜面(321)的位置構成有一第二傾斜面(322);所述的第二偏心盤嚙合腔(33)的腔口的一側構成有一第三傾斜面(331),而腔口的另一側并且在對應于第三傾斜面(331)的位置構成有一第四傾斜面(332);所述第一擺臂嚙合部(62)朝向所述第一傾斜面(321)的一側構成有一第五傾斜面(621),該第五傾斜面(621)與所述第一傾斜面(321)相配合,而第一擺臂嚙合部(62)朝向所述第二傾斜面(322)的一側構成有一第六傾斜面(622),該第六傾斜面(622)與第二傾斜面(322)相配合,并且第一擺臂嚙合部(62)正對所述第一偏心盤嚙合腔(32)的一側的表面構成為第一銑平面(623),該第一銑平面(623)與第一偏心盤嚙合腔(32)的底部是不接觸的,其中:第一銑平面(623)與第五傾斜面(621)之間構成有一第一過渡圓弧面(624),而第一銑平面(623)與第六傾斜面(622)之間構成有一第二過渡圓弧面(625);所述的第二擺臂嚙合部(72)朝向所述第三傾斜面(331)的一側構成有一第七傾斜面(721),該第七傾斜面(721)與所述第三傾斜面(331)是不接觸的,而第二擺臂嚙合部(72)朝向所述第四傾斜面(332)的一側構成有一第八傾斜面(722),該第八傾斜面(722)與第四傾斜面(332)是不接觸的,并且第二擺臂嚙合部(72)正對所述第二偏心盤嚙合腔(33)的一側的表面構成為第二銑平面(723),該第二銑平面(723)與第二偏心盤嚙合腔(33)的底部是不接觸的,其中:第二銑平面(723)與第七傾斜面(721)之間構成有一第三過渡圓弧面(724),該第三過渡圓弧面(724)與第三傾斜面(331)相接觸,而第二銑平面(723)與第八傾斜面(722)之間構成有一第四過渡圓弧面(725)?,該第四過渡圓弧面(725)與第四傾斜面(332)相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曉虹,衛明,李金華,呂雪奎,
申請(專利權)人:常熟紡織機械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