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門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適應墻體寬度的門套。包括截面呈方形的主門套和設置在主門套兩側的第一門套線和第二門套線,第一門套線和第二門套線上相向設置有卡口一和卡口二;主門套兩端分別嵌入卡口一和卡口二。卡口一由第一門套線的主面板和設置于第一門套線上的上卡邊一和下卡邊一構成;卡口二由第二門套線的主面板和設置于第二門套線上的上卡邊二和下卡邊二構成。上卡邊一與所述上卡邊二等寬。本發明專利技術改變傳統定制門套的制作方式,大大縮短了制作工期,只需從各部件的標準件里簡單切割出所需尺寸即可,還可隨時調整門的高寬尺寸以及門套的寬度,結構簡單,組裝方便,制得門更加牢固、美觀,且成本大大減少。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門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適應墻體寬度的門套。
技術介紹
生產和加工門套時,都是通過先丈量尺寸,然后根據尺寸要求來加工門套,每一扇門的門套的加工尺寸都可能不一樣,生產成本高,現有一些組裝式的門套,如授權公告號CN 202359948 U公開的,包括主門套和設在主門套兩側的第一門套線和第二門套線,所述主門套與第一門套線卡合;還包括有副門套,且副門套與第二門套線卡合,所述主門套和副門套之間通過連接板相連接。對于簡單的門套來說,其結構復雜,部件多,中部設置很多小卡槽,增加了加工難度,強度也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生產、加工簡單,成本低,組裝簡單的能適應墻體寬度的門套。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適應墻體寬度的門套,包括主門套和設置在主門套兩側的第一門套線和第二門套線,所述第一門套線和所述第二門套線上相向設置有卡口一和卡口二 ;所述主門套兩端分別嵌入卡口一和卡口二。作為優選,所述主門套兩側端與所述第一門套線和第二門套線之間、位于卡口一和卡口二內設置有彈性部件。作為優選,所述卡口一由第一門套線的主面板和設置于第一門套線上的上卡邊一和下卡邊一構成;所述卡口二由第二門套線的主面板和設置于第二門套線上的上卡邊二和下卡邊二構成。作為優選,所述第二門套線上還設置有由第二門套線的主面板向卡邊二所在一側方向延伸形成的副門套線,所述副門套線端部設置有朝向卡口二卡口朝向設置的回轉部。副門套線用于遮蔽門套與墻體的接縫,使整扇門安裝好后與墻體更服貼更美觀,也提高了門與墻體的密封性,回轉部用于卡入墻體與墻體固定,使整扇門安裝好后更加牢固。同時回轉部遮蔽了墻體與副門套線的接縫,也更整扇門安裝好后整體性更性更美觀。作為優選,所述上卡邊一與所述上卡邊二等寬。從而保證如何調節,主門套兩側的第一門套線和第二門套線外露面積寬度相同,門套整體對稱、美觀。作為優選,所述回轉部寬度小于所述上卡邊二和下卡邊二寬度。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門套線與所述第二門套線上設置有與所述主門板兩側端連接的調節部件。作為優選,所述調節部件為螺栓和螺母。通過彈性部件的調節來確定門框的總寬度,靈活性較大,降低了加工過程中的精度要求,加工難度低,加工效率高。彈性調節部件可以是彈簧、彈性海棉或者是帶有彈片的彈性金屬條,并通過調節件如螺栓和螺母進行調節,以達到門套的定寬的要求。作為優選,所述主門套截面呈方形。第一門套線、第二門套線和主門套都為由簡單的模具沖壓一體成型制成的標準件根據實際尺寸切割得到。標準件都可由非常規整簡單的模具大批量生產制得備用,無需客戶定制后再進行生產加工。徹底改變了傳統門的定制加工模具,大大縮短了制作周期,同時還降低了生產成本。一體成型的方式,成型快,加工方便,且生產加工的部件強度高,不易變形,各個面的平整性也更好。傳統生產方式是門套安裝好后,再進行上漆涂裝,大大延長了生產加工時間,同時小面積上漆難度大,有些較細的門面上的凹凸處還需要手工進行處理,還會出現上漆不均,影響漆面效果。本專利技術直接將涂裝好的各部件的標準件進行切割再組裝即可,由于各部件標準件都為簡單結構標準件,直接先對標準件的外露面進行涂裝,涂裝簡單,上漆效果好,更加美觀。組裝好后的門框外露面平整美觀。本專利技術的門套組裝簡單,測量好需求的門套寬度后,直接對涂裝好的各部件標準件進行切割組裝即可,很快便可做出指定寬度的門。由于各部件的配合是可調節的,從而也降低了對切割時尺寸精度的要求,在加工廠內調整好寬高后,到門套的使用現場,如果尺寸不對,還可在安裝現場根據實際再次測量的尺寸對門套的寬度進行調整。安裝好的門密封性更好,各部件的配合以及墻體的配合尺寸精準、更服貼。傳統方式生產、安裝的門套,可能會出現臨場尺寸不對造成門扇、門框和門套報廢的現象,或勉強安裝上后各部件配合不服貼,密封性差、門套整體不規整、美觀。本專利技術生產、安裝的門套杜絕了上述的各種問題,門套安裝后非常美觀、實用性好、使用壽命長。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主門套、第一門套線和第二門套線可通過簡單的模具一體成型批量生產制得,加工簡單,生產成本少; 2、門套上墻前寬度可隨時調整,自由動大,報廢少,且隨定隨做,工期短,生產成本也大大減少; 3、門套整體結構簡單、對稱、美觀; 4、批量生產造型簡單,強度高,表面平整,從而提高了門套的強度和美觀性; 5、門套安裝好后與墻體配合更服貼、美觀。附圖說明圖1是門套結構示意 圖中I 一主門套、2 —第一門套線、3 —第二門套線、21 —卡口一、31 —卡口二、4 一彈性部件、22 —上卡邊一、23 —下卡邊一、34 —上卡邊二、35 —下卡邊二、32 —副門套線、33 —回轉部。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專利技術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實施例 如附圖所示一種適應墻體寬度的門套,包括截面呈方形的主門套I和設置在主門套I兩側的第一門套線2和第二門套線3,第一門套線2和第二門套線3上相向設置有卡口一21和卡口二 31 ;主門套I兩端分別嵌入卡口一 21和卡口二 31。卡口一 21由第一門套線2的主面板和設置于第一門套線2上的上卡邊一 22和下卡邊一 23構成;卡口二 31由第二門套線3的主面板和設置于第二門套線上的上卡邊二 34和下卡邊二 35構成。上卡邊一 22與所述上卡邊二 34等寬。主門套I兩側端與所述第一門套線2和第二門套線3之間、位于卡口一 21和卡口二 31內設置有彈性部件4。所述第一門套線2與第二門套線3上設置有與主門板兩側端連接的調節部件。調節部件為螺栓和螺母。第二門套線3上還設置有由第二門套線3的主面板向卡邊二 35所在一側方向延伸形成的副門套線32,副門套線32端部設置有朝向卡口二 31卡口朝向設置的回轉部33。回轉部33寬度小于所述上卡邊二 34和下卡邊二 35寬度。本專利技術的門套在測量得使用地實際尺寸后,便可從批量生產制得的主門套1、第一門套線2和第二門套線3標準件中切割出所需尺寸,切割好的第一門套線2和第二門套線3套設到主門套I上,調整主門套I嵌入第一門套線2和第二門套線3的深度達到需求的高寬,再對主門套I與第一門套線2和第二門套線3通過螺栓進行固定,再安裝到墻體上,主門套I與第一門套線2和第二門套線3的相對位置可在加工廠內調整好也可到使用地現場再進行調整。本專利技術改變傳統定制門套的制作方式,大大縮短了制作工期,只需從各部件的標準件里簡單切割出所需尺寸即可,還可隨時調整門的高寬尺寸以及門套的寬度,結構簡單,組裝方便,制得門更加牢固、美觀,且成本大大減少。權利要求1.一種適應墻體寬度的門套,包括主門套(I)和設置在主門套(I)兩側的第一門套線(2)和第二門套線(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門套線(2)和所述第二門套線(3)上相向設置有卡口一(21)和卡口二(31);所述主門套(I)兩端分別嵌入卡口一(21)和卡口二(3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適應墻體寬度的門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門套(I)兩側端與所述第一門套線(2)和第二門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適應墻體寬度的門套,包括主門套(1)和設置在主門套(1)兩側的第一門套線(2)和第二門套線(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門套線(2)和所述第二門套線(3)上相向設置有卡口一(21)和卡口二(31);所述主門套(1)兩端分別嵌入卡口一(21)和卡口二(3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計小良,
申請(專利權)人:湖州鐵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