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三轉子葉片泵或馬達各單體密封腔的容積循環增大減小的機械裝置,其主要特征是,內轉子為一個圓柱體,中轉子為套在內轉子外的圓筒體,外轉子為套在中轉子外的圓筒體,內外轉子同軸,外轉子與內外轉子不同軸,其軸線與內外轉子軸線平行,兩端設端蓋,各轉子的葉片與相關轉子側壁鉸接,相關葉片緊密貼合,三轉子同步依自身軸線轉動,可實現該裝置內各單體封閉腔的容積循環增減。其優點是,本發明專利技術可推進葉片泵或葉片式液壓馬達的升級換代,其容積腔的密封性可達到柱塞泵或柱塞式液壓馬達的水平,泵的輸出壓力或馬達的輸出轉矩均可比傳統的葉片泵或葉片式液壓馬達提高3倍以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三轉子葉片泵或馬達各單體封閉腔的容積循環增減裝置之二,包括內轉子、中轉子、外轉子、可伸縮葉片及葉片貼緊裝置、葉片與轉子之間的鉸接裝置、端蓋、軸承及密封總成、液體輸入口、液體輸出口、扭矩輸入端、扭矩輸出端、殼體、緊固件;其特征是,內轉子為一個園柱體,與其配套的軸承及密封總成,在園柱體軸線兩端,分別安裝在左右兩個端蓋上;中轉子為套在內轉子外的園筒體,與其配套的軸承及密封總成,在園筒體軸線兩端,分別安裝在左右兩個端蓋上;外轉子為套在中轉子外的園筒體,與其配套的軸承及密封總成在園筒體軸線兩端,分別安裝在左右兩個端蓋上;左右兩個端蓋分別固定在殼體兩端;內轉子的軸線與外轉子的軸線同軸,中轉子軸線與內轉子軸線、外轉子軸線平行,不同軸;以內、外轉子的同一條軸線和中轉子的軸線兩條平行直線所確定的平面為基準,分別以內、外轉子的同一條軸線為中心,做內轉子、外轉子的4、6、8、10、12、14、16、18、20、22或24個角平分面,在內轉子的外側面和外轉子的內側面上分別形成4、6、8、10、12、14、16、18、20、22或24條相交直線;以中轉子軸線為中心,依次做中轉子的4、6、8、12、16或24個角平分面,在中轉子的內、外側面分別形成4、6、8、10、12、14、16、18、20、22或24條相交直線;以內、外轉子的同一條軸線和中轉子的軸線兩條平行直線所確定的平面分別與內轉子外側面交線和中轉子內側面交線為起點,內轉子的外側面與中轉子的內側面之間,用彼此貼合的4、6、8、10、12、14、16、18、20、22或24對內、中轉子的葉片,依次連接上述4、6、8、10、12、14、16、18、20、22或24對相交直線,每個連接葉片與內轉子和外轉子的連接處,各葉片在連接軸線處通過鉸接裝置與相關轉子側面鉸接,每對相貼合的葉片分別附設葉片貼緊裝置;以內、外轉子的同一條軸線和中轉子的軸線兩條平行直線所確定的平面分別與中轉子外側面交線和外轉子內側面交線為起點,中轉子的外側面與外轉子的內側面之間用彼此貼合的4、6、8、10、12、14、16、18、20、22或24對外、中轉子的葉片,依次連接上述4、6、8、10、12、14、16、18、20、22或24對相交直線,每個連接葉片與中轉子或外轉子的連接處,每個葉片在連接軸線處通過鉸接裝置與相關轉子鉸接,每對相互貼合的外、中轉子的葉片分別附設葉片貼緊裝置;各葉片兩側邊緣分別與兩端蓋內壁緊密接觸,左側端蓋設液體的左內輸入輸出口和左外輸入輸出口,右側端蓋設液體的右內輸入輸出口和右外輸入輸出口,液體輸人輸出口附設導液槽;輸入扭矩或輸出扭矩可經內轉子,也可經外轉子或中轉子,還可以三轉子同時輸入輸出同轉速的扭矩;每對相互貼合的葉片可是曲面,此時,每對相互貼合的葉片的垂直于本裝置主軸的橫斷面的曲率半徑相同。...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德忠,
申請(專利權)人:王德忠,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