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煅燒爐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碳素生產中煅燒爐的自動排灰裝置。
技術介紹
在現有的碳素生產中,煅燒爐燃燒室多采用平底結構,這種結構需要操作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從燃燒室側門向外扒灰,工作條件惡劣,勞動強度大,對環境也造成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煅燒爐燃燒室排灰裝置,尤其適合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完成排灰。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煅燒爐自動排灰裝置,包括燃燒室,與所述燃燒室底部連接的多個灰斗,與所述灰斗連接的冷卻室,以及冷卻室一側的集塵箱和氣泵,所述冷卻室遠離集塵箱一側設有數個進氣小孔。進一步,所述冷卻室外圍設有冷卻腔。進一步,所述冷卻腔內有冷卻液。進一步,所述氣泵為吸氣泵。本專利技術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自動排灰裝置可將燃燒中產生的灰分和粉塵通過灰斗沉降到低溫室,并吸入集塵罐,整個排灰過程無需人工操作,省時省力,不增加對環境的污染,環保效果好。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中1、燃燒室 2、灰斗 3、冷卻室4、集塵箱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一種煅燒爐自動排灰裝置,包括燃燒室1,與所述燃燒室底部連接的多個灰斗2,與所述灰斗2連接的冷卻室3,以及冷卻室3 —側的集塵箱4和氣泵,所述冷卻室遠離集塵箱一側設有數個進氣小孔。所述冷卻室外圍設有冷卻腔,冷卻腔內有冷卻液。所述氣泵為吸氣泵。本實例的工作過程燃燒室產生的灰分因重力作用從燃燒室底的灰斗落下進入冷卻室,冷卻室內的冷卻液將灰分降溫,同時在吸氣泵作用下被吸入集塵箱,此時灰分的溫度已降低。操作人員只需定時對集塵箱進行處理即可。此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煅燒爐自動排灰裝置,包括燃燒室,與所述燃燒室底部連接的多個灰斗,與所述灰斗連接的冷卻室,以及冷卻室一側的集塵箱和氣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室遠離集塵箱一側設有數個進氣小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悅強,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至勤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