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利用煤氣灶余熱加熱的熱水器,包括儲水罐、防風圈和導熱管,所述防風圈的圈體內部中空,該防風圈的大小與煤氣灶灶口的大小相適配;所述導熱管的兩端分別與防風圈和儲水罐相連通;所述儲水罐的側壁分別固接有一入水管和一出水管。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設計的熱水器,不僅能提高了熱效利用,降低室內溫度,環保實用,更能利用余熱來加熱熱水器里面的水,以方便人們對熱水的需求,從而避免了直接使用其他能源燒熱水造成的浪費,該設備簡單,無需人工動手操作,可快裝于一般各種新舊煤氣灶,易于推廣使用,社會節能效果顯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灶臺余熱利用
,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煤氣灶余熱加熱的熱水器。
技術介紹
現在家庭已普及使用燃氣作為燃料獲得能源的過程中,煤氣是家庭常用的燃氣之一,而利用燃氣灶做飯時,鍋體下方由于是敞開燃燒的,燃氣所產生的熱能存在較大程度的流失現象,特別是在飯店、酒店及食堂等單位每天需要燃氣燃燒的時間較長,其熱量流失嚴重、利用率很低;無論是家庭或飯店對熱水的使用量也較大,目前熱水器的加熱過程都是通過采用自主燃燒燃氣獲得能源的方式實現,對能源造成巨大的浪費,而如何高效的使用能源,是解決現今能源日益減少的關鍵,為此,人們設計了利用余熱的水加熱裝置來提高熱能的使用率。類似專利申請CN201120332064. 3和CN201210115992. 3,現有的利用余熱加熱的熱水器通常由導熱管和儲水箱組成,其導熱管圍繞著灶頭盤繞,導熱管的一端與入水管相接,導熱管的另一端與儲水罐相連,使用時打開水龍頭,水經過導熱管時被加熱后而流入儲水罐里存儲利用,采用這種方式利用余熱加熱的熱水器,使用不方便,需要人工擰開水龍頭給儲水罐注入水,經過導熱管的水才能被加熱,在儲水罐的水不易再次被加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無需人工手動注水,利用煤氣灶余熱來加熱熱水器里面的水的一種設備,該設備不僅能減少火焰外溢,熱量外泄,更提高了熱效利用,降低室內溫度,環保實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利用煤氣灶余熱加熱的熱水器,包括儲水罐、防風圈和導熱管;所述防風圈的圈體內部中空,該防風圈的大小與煤氣灶灶口的大小相適配;所述導熱管的兩端分別與防風圈和儲水罐相連通;所述儲水罐設于導熱管上方,其側壁連接有一入水管和一出水管。為了能使防風圈內側壁吸收更多的熱量,提高熱能利用率,所述防風圈的內側壁為漏斗形。所述儲水罐的上部設有一出氣口,該出氣口能使儲水罐里的水很好的進行上下冷熱水的對流,使得底部的熱水升到上面。所述防風圈的內側壁上設有用于支撐被加熱廚具的支撐部。進一步,所述支撐部的數量不少于三個,以三個為最佳。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入水管設于儲水罐的上部,出水管設于儲水罐的下部。上述方案中,所述與儲水罐相連的入水管口安裝有一液位控制器。進一步,所述的液位控制器為一浮球閥,該浮球閥置于水箱內,以控制水箱內的水過少或過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本專利技術所設計的防風圈內側壁為漏斗形,密封度較好,使用時可直接安裝在煤氣灶上,當煤氣燃燒時,防風圈能有效的減少火焰的外泄,阻擋熱能的流失,從而提高熱能的使用率,使飯菜熟的更快。2、防風圈的圈體內部中空,注入的水經過導熱管會流到防風圈里面,在煮飯時利用火焰的余熱,將防風圈中的水加熱,防風圈內的熱水和儲水罐內的冷水產生密度差,引發上下冷熱水的對流,熱水不斷上升到儲水罐內儲存,冷水則不斷下流到防風圈內加熱,儲水罐內的水可不斷自動循環加熱,從而實現熱能的有效利用和熱水的傳送。3、在儲水罐上設有一出氣口,以方便儲水罐里面的水很好的進行上下冷熱水的對流,使得底部的熱水升到上面,以達到儲水罐里水溫均勻加熱的目的。4、在入水管口設有一液位控制器,該液位控制器是一浮球閥,浮球閥置于水箱內,能有效的控制儲水箱的水位,避免了水位過高會從出氣口中流出,水位過低滿足不了使用者對熱水需求的現象。5、該設備不僅能提高了熱效利用,降低室內溫度,環保實用,更能利用余熱來加熱熱水器里面的水,以方便人們對熱水的需求,從而避免了直接使用其他能源燒熱水造成的浪費,該設備簡單,無需人工動手操作,可快裝于一般各種新舊煤氣灶,易于推廣使用,社會節能效果顯著。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利用煤氣灶余熱加熱的熱水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利用煤氣灶余熱加熱的熱水器使用時的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防風圈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為1、防風圈;2、導熱管;3、儲水罐;4、出氣口; 5、入水管;5-1、液位控制器;6、出水管;7、燃燒頭;8、支撐部;9、被加熱廚具。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圖1為本專利技術所述一種利用煤氣灶余熱加熱的熱水器的結構示意圖,它包括儲水罐3、防風圈I和導熱管2,所述防風圈I的圈體內部中空,該防風圈I的大小與煤氣灶灶口的大小相適配;所述導熱管2的兩端分別與防風圈I和儲水罐3相連通;所述儲水罐3設于導熱管2上方,其側壁連接有一入水管5和一出水管6,所述入水管5和出水管6分別設于儲水te 3的兩側。為了能使防風圈I內側壁吸收更多的熱量,提聞熱能利用率,如圖2和3所示,所述防風圈I的內側壁為漏斗形,其內側壁與外側壁形成空腔的厚度從上至下逐漸變大(以儲備更多的熱水);進一步,為了能夠支撐被加熱廚具9,同時保證空氣的順暢流通,所述防風圈I的內側壁上設有用于支撐被加熱廚具9的支撐部8,如圖3所示,支撐部8為片狀,其數量以三個為最佳。為了能使注入的冷水與加熱的熱水之間更好的相互流動,出水管6所流出的熱水溫度更高,所述入水管5設于儲水罐3的上部,出水管6設于儲水罐3的下部。所述儲水罐3的上部側面設有一出氣口 4,以增強儲水罐3中的水很好的進行上下冷熱水的對流,使得底部的熱水升到上面,以達到儲水罐3里水溫能夠均勻加熱的目的;為了避免了水位過高會從出氣口 4中流出,過少滿足不了使用者對熱水需求的現象,所述與儲水罐3相連的入水管5 口安裝有一液位控制器5-1,所述的液位控制器5-1為一浮球閥,該浮球閥置于水箱內,以控制水箱內的水過少或過多。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利用煤氣灶余熱加熱的熱水器,防風圈I的圈體內部中空,注入的水經過導熱管2會流到防風圈I里面,在煮飯時將防風圈I安裝在煤氣灶灶口內,如圖2所示,燃燒頭7會通過防風圈I下端口露出,且被包圍在防風圈I中,當煤氣燃燒時,防風圈I可以利用火焰的余熱,從而將防風圈I中的水加熱,防風圈I內的熱水和儲水罐2內的冷水產生密度差,引發上下冷熱水的對流,熱水不斷上升到儲水罐2內儲存,冷水則不斷下流到防風圈I內加熱。該專利技術不僅能提高了熱效利用,降低室內溫度,環保實用,更能利用余熱來加熱熱水器里面的水,以方便人們對熱水的需求,從而避免了直接使用其他能源燒熱水造成的浪費,該設備簡單,無需人工動手操作,可快裝于一般各種新舊煤氣灶,易于推廣使用,節能效果顯著。權利要求1.一種利用煤氣灶余熱加熱的熱水器,包括儲水罐(3)、防風圈(I)和導熱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風圈(I)的圈體內部中空,該防風圈(I)的大小與煤氣灶灶口的大小相適配;所述導熱管(2)的兩端分別與防風圈(I)和儲水罐(3)相連通;所述儲水罐(3)設于導熱管(2)上方,其側壁連接有一入水管(5)和一出水管(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煤氣灶余熱加熱的熱水器,所述防風圈(I)的內側壁上設有用于支撐被加熱廚具的支撐部(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利用煤氣灶余熱加熱的熱水器,所述支撐部(8)的數量不少于三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煤氣灶余熱加熱的熱水器,所述防風圈(I)的內側壁為漏斗形。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煤氣灶余熱加熱的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罐(3)的上部設有一出氣口(4)。6.根據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利用煤氣灶余熱加熱的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水管(5)設于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煤氣灶余熱加熱的熱水器,包括儲水罐(3)、防風圈(1)和導熱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風圈(1)的圈體內部中空,該防風圈(1)的大小與煤氣灶灶口的大小相適配;所述導熱管(2)的兩端分別與防風圈(1)和儲水罐(3)相連通;所述儲水罐(3)設于導熱管(2)上方,其側壁連接有一入水管(5)和一出水管(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勞卓昌,
申請(專利權)人:勞卓昌,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