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杠桿式巖石拉伸壓縮流變試驗儀,包括杠桿支架、一級杠桿、二級杠桿和載物板,一級杠桿鉸接在杠桿支架上,二級杠桿由兩節桿段以可拆分的方式連接組成,二級杠桿的第一端鉸接在杠桿支架上,二級杠桿的第二端和一級杠桿連接;載物板上連接有第二支點裝置,二級杠桿中和第二支點裝置可拆分式連接。本試驗儀能通過一級杠桿和二級杠桿兩級放大加載載荷,實現了在加載砝碼較少和杠桿較短的情況下對巖石試樣施加大試驗荷載,增大了加載范圍;本試驗儀在取消第二支點裝置的情況下可實現巖石壓縮流變試驗,在設置有第二支點裝置和將二級杠桿的兩節桿段分開的情況下,可實現巖石拉伸流變試驗,增加了杠桿試驗裝置的試驗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巖石流變試驗儀,特別涉及一種杠桿式巖石流變實驗儀。
技術介紹
巖石流變指巖石的蠕變、應力松弛、與時間有關的擴容,以及強度的時間效應等特性。通過研究巖石流變性能,可以分析巖石工程的長期穩定性和地學中的許多重要問題。杠桿實驗裝置是傳統常用的檢測巖石壓縮和拉伸流變的實驗裝置,但傳統的杠桿實驗裝置結構簡單,一般只能做單一的壓縮或者拉伸試驗,不能具有既可做壓縮試驗又可做拉伸試驗的功能;并且傳統的杠桿實驗裝置的加力能力有限,若要施加較大的力,則需要掛重很重,或者將杠桿做的很長,這會給試驗帶來很大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杠桿式巖石拉伸壓縮流變試驗儀,以解決傳統杠桿實驗裝置不能既可做壓縮試驗、又可做拉伸試驗的缺陷,并且還可解決傳統杠桿實驗裝置不能方便的施加大載荷的缺陷。本專利技術杠桿式巖石拉伸壓縮流變試驗儀,包括杠桿支架、一級杠桿、二級杠桿和載物板,所述一級杠桿第一端鉸接在杠桿支架上,所述一級杠桿的第二端為加載端; 所述二級杠桿由兩節桿段以可拆分的方式固定連接組成,所述二級杠桿的第一端鉸接在杠桿支架上,所述二級杠桿的第二端和一級杠桿通過第一支點裝置連接,所述二級杠桿的第一端靠近一級杠桿的第二端,所述二級杠桿的第二端靠近一級杠桿的第一端,且所述一級杠桿的鉸接軸中心線和二級杠桿的鉸接軸中心線平行; 所述載物板上可拆卸式固定連接有第二支點裝置,所述二級杠桿中與一級杠桿連接的一節桿段和第二支點裝置可拆分式連接。進一步,所述第一支點裝置包括與二級杠桿的第二端固定連接的第一支座和設置在第一支座上的支撐軸,所述一級杠桿上設置有與支承軸轉動配合的弧形槽; 進一步,所述第一支點裝置包括與二級杠桿的第二端固定連接的第二支座和設置在一級杠桿上的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連接在第二支座上; 進一步,所述第二支點裝置為與載物板螺紋連接的豎直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上端為圓弧面,所述二級杠桿中與一級杠桿連接的一節桿段上設置有與支撐桿上端圓弧面配合的弧形槽; 進一步,所述組成二級杠桿的兩節桿段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載物板上還設置有下巖石試樣連接臺,所述二級杠桿中與一級杠桿連接的一節桿段上設置有上巖石試樣連接臺,所述二級杠桿上的弧形槽位于上巖石試樣連接臺和第一支點裝置之間; 進一步,所述杠桿支架上還設置有位于一級杠桿下方的保護擋板。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杠桿式巖石拉伸壓縮流變試驗儀,其能通過一級杠桿和二級杠桿兩級放大加載載荷,實現了在加載砝碼較少和杠桿較短的情況下對巖石試樣施加大試驗荷載,可使巖石流變試驗操作更加方便,增大了巖石試驗加載范圍;本試驗儀在取消第二支點裝置的情況下可實現巖石壓縮流變試驗,在設置有第二支點裝置和將二級杠桿的兩節桿段分開的情況下,可實現巖石拉伸流變試驗,增加了杠桿試驗裝置的試驗功能,試驗更加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杠桿式巖石拉伸壓縮流變試驗儀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結構示意 圖2為本專利技術杠桿式巖石拉伸壓縮流變試驗儀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杠桿式巖石拉伸壓縮流變試驗儀,包括杠桿支架1、一級杠桿2、二級杠桿3和載物板4,所述一級杠桿2的第一端鉸接在杠桿支架I上,所述一級杠桿2的第二端為加載端; 所述二級杠桿3由兩節桿段以可拆分的方式固定連接組成,所述二級杠桿3的第一端鉸接在杠桿支架I上,所述二級杠桿3的第二端和一級杠桿2通過第一支點裝置5連接,所述二級杠桿3的第一端靠近一級杠桿2的第二端,所述二級杠桿3的第二端靠近一級杠桿2的第一端,且所述一級杠桿2的鉸接軸中心線和二級杠桿3的鉸接軸中心線平行; 所述載物板4上可拆卸式固定連接第二支點裝置6,所述二級杠桿3中與一級杠桿2連接的一節桿段和第二支點裝置6可拆分式連接。 本杠桿式巖石拉伸壓縮流變試驗儀在進行壓縮試驗時,需要將第二支點裝置6拆下,將砝碼掛在一級杠桿2的第二端,壓力通過一級杠桿2、第一支點裝置5傳遞到二級杠桿3上,二級杠桿3繞鉸接軸轉動對巖石試樣施加壓力,實現巖石的壓縮流變試驗。本杠桿式巖石拉伸壓縮流變試驗儀在進行拉伸試驗時,需要將第二支點裝置6裝在載物板4上,并將二級杠桿3的兩節桿段從連接處分開;將砝碼掛在一級杠桿2的第二端,壓力通過一級杠桿2、第一支點裝置5傳遞到二級杠桿3上,二級杠桿3繞第二支點裝置6的支點部轉動對巖石試樣施加拉力,實現巖石的拉伸流變試驗。本杠桿式巖石拉伸壓縮流變試驗儀通過兩級杠桿放大加載力,實現了在加載砝碼較少和杠桿較短的情況下對巖石試樣施加大試驗荷載,可使巖石流變試驗操作更加方便,增大了巖石試驗加載范圍。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第一支點裝置5包括與二級杠桿3的第二端固定連接的第一支座7和設置在第一支座7上的支撐軸8,所述一級杠桿2上設置有與支承軸8轉動配合的弧形槽。當然在不同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點裝置5還可采用其他結構,如圖2所示第一支點裝置包括與二級杠桿3的第二端固定連接的第二支座9和設置在一級杠桿2上的轉軸10,所述轉軸10的兩端連接在第二支座9上。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第二支點裝置6為與載物板4螺紋連接的豎直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上端為圓弧面,所述二級杠桿3中與一級杠桿2連接的一節桿段上設置有與支撐桿上端圓弧面配合的弧形槽,本結構第二支點裝置6結構簡單,容易實施;當然在不同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點裝置6還可采用類似第一支點裝置5的結構。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組成二級杠桿3的兩節桿段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拆裝方便,可提高試驗效率。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載物板4上還設置有下巖石試樣連接臺11,所述二級杠桿3中與一級杠桿2連接的一節桿段上設置有上巖石試樣連接臺12,所述二級杠桿3上的弧形槽位于上巖石試樣連接臺12和第一支點裝置6之間;在試驗時,巖石試樣可通過粘接的方式設置在下巖石試樣連接臺11和上巖石試樣連接臺12上,試驗方便。當然在不同實施方式中,可根據不同需要選擇不同的巖石試樣連接裝置。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杠桿支架I上還設置有位于一級杠桿2下方的保護擋板13,保護擋板13可限定一級杠桿2的下落位置,起到保護試驗儀的作用;如在進行拉伸試驗時,當巖石試樣被拉斷時,若沒有保護擋板13的限位作用,一級杠桿2將會一直向下轉動,會造成一級杠桿2和試驗儀的其它結構的猛烈碰撞,損壞試驗儀。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權利要求1.一種杠桿式巖石拉伸壓縮流變試驗儀,其特征在于包括杠桿支架、一級杠桿、二級杠桿和載物板,所述一級杠桿第一端鉸接在杠桿支架上,所述一級杠桿的第二端為加載端;所述二級杠桿由兩節桿段以可拆分的方式固定連接組成,所述二級杠桿的第一端鉸接在杠桿支架上,所述二級杠桿的第二端和一級杠桿通過第一支點裝置連接,所述二級杠桿的第一端靠近一級杠桿的第二端,所述二級杠桿的第二端靠近一級杠桿的第一端,且所述一級杠桿的鉸接軸中心線和二級杠桿的鉸接軸中心線平行;所述載物板上可拆卸式固定連接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杠桿式巖石拉伸壓縮流變試驗儀,其特征在于:包括杠桿支架、一級杠桿、二級杠桿和載物板,所述一級杠桿第一端鉸接在杠桿支架上,所述一級杠桿的第二端為加載端;所述二級杠桿由兩節桿段以可拆分的方式固定連接組成,所述二級杠桿的第一端鉸接在杠桿支架上,所述二級杠桿的第二端和一級杠桿通過第一支點裝置連接,所述二級杠桿的第一端靠近一級杠桿的第二端,所述二級杠桿的第二端靠近一級杠桿的第一端,且所述一級杠桿的鉸接軸中心線和二級杠桿的鉸接軸中心線平行;所述載物板上可拆卸式固定連接有第二支點裝置,所述二級杠桿中與一級杠桿連接的一節桿段和第二支點裝置可拆分式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寶云,劉東燕,董倩,黃林青,吳同情,周兆銀,王思長,王麗萍,許年春,楊小院,申春妮,呂慶江,彭燕,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科技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