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小直徑螺孔攻絲裝置。它具有一呈階梯套型的主動軸,經軸承、棘輪和撥叉定位套嵌裝一帶有聯動銷的從動軸,該從動軸的上面設置有由彈簧、彈簧座及頂珠構成的復位彈簧機構。本攻絲裝置由撥叉定位套上的撥叉將軸承中滾珠的中心固定,利用聯動銷與主動軸的卡槽和棘輪的配合,實現主動軸與從動軸的同向轉動和反向轉動,完成絲錐正轉攻絲和自動反轉退出工件工作。本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攻絲速度快、適用性廣的特點。(*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螺紋切制的裝置,特別是采用鉆床手工操作加工小徑螺紋孔的自動快速正反轉攻絲裝置。加工小批量產品上的螺紋孔有手工加工和機械自動加工兩種方法。若采用機械自動加工,則需要較復雜的電器控制機構或者機械裝置,因此設備投資費用較高。同時,若不采用自動喂料裝置和精密定位卡具,其加工速度也不高,還極易產生卡錐、斷錐現象。目前加工小批量小直徑螺紋孔一般采取手工的方法,其加工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加工成本高。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自動正反轉的攻絲裝置,它適用于在鉆床上手工操作,加工中小批量產品上的小直徑螺孔,以提高加工速度,降低加工成本。實現本專利技術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直徑螺孔攻絲裝置,它具有一呈階梯套型的主動軸,內嵌裝一上部帶有聯動銷的從動軸,該從動軸的中部間隙配合安裝有棘輪和撥叉定位套;在棘輪與主動軸之間設置有內、外圈分別為過盈配合的軸承;撥叉定位套上端的撥叉伸入至軸承的滾動體之間,其定位套的上部設有鎖緊套與主動軸螺紋聯接,定位套的側向固定有定位桿伸至固定滑座的滑動槽內;在從動軸的上面其主動軸內設置有由彈簧、彈簧座及頂珠構成的復位彈簧機構。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還包括在從動軸的下端螺紋聯接有調整套,套內設置有中心帶絲錐柄插入孔的摩擦片和膠墊。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巧妙地利用了滾動軸承內外圈的運動關系,使得正反轉結構非常簡單、耐用。2、內外圈靠摩擦力傳動,其傳動扭矩的大小與施加在滾珠與內、外圈之間的正壓力有關,即當操作者用力大時,傳遞的扭矩大,反之亦然。由于這種傳動允許從動系統“打滑”,從而避免了強行扭轉引起的卡錐、斷錐現象。3、可以使用簡易鉆床,不需要復雜的定位機構,使攻絲操作簡單、可較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加工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小直徑螺孔攻絲裝置整體結構圖;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闡述如附圖給出的,本攻絲裝置具有一內設階梯孔的主動軸1,其內孔下部過盈配合安裝球軸承8,軸承8內過盈配合安裝棘輪7。從動軸5安裝于主動軸的軸心位置,與主動軸上部內孔及棘輪軸孔做間隙配合。軸5的上部橫穿有聯動銷6,該聯動銷向上可與主動軸上的卡槽16配合,使從動軸與主動軸同轉向旋轉;向下可與棘輪7嚙合,使從動軸同棘輪一起轉動。在從動軸5的上方于主動軸1內孔中設置有起壓緊作用的彈簧2、彈簧座3和頂珠4。與從動軸5間隙配合于棘輪7及軸承8的下方安裝有撥叉定位套9,其上端的撥叉伸入至軸承8的滾珠之間。該定位套的上部設有一鎖緊套10螺紋聯接于主動軸1內孔的下端。在定位套的側向固定有一橫置的定位桿11,該定位桿的端部置于固定滑座12的豎向滑動槽內。在附圖實施例中給出了一個具有定扭矩和浮動調心功能的卡頭結構。它是在從動軸5的下端螺紋聯接一調整套15,調整套內設置一與軸5下端面摩擦配合的摩擦片14,摩擦片14的下面安裝有膠墊13。在摩擦片和膠墊的中心設置有絲錐柄插入孔。本攻絲裝置的主動軸與從動軸之間靠一個滾動軸承套接,由撥叉將軸承中滾珠的中心固定,使軸承內外圈和滾珠構成一個行星輪系。當外圈通過主動軸與鉆床主軸同向轉動時,軸承內圈靠滾珠的摩擦力帶動,作與外圈相反的轉動。當從動軸上的絲錐接觸工件時,反作用力把從動軸向上推,使從動軸上的銷軸與主動軸結合,從動軸與主動軸轉向相同,開始攻絲;當攻絲完成時,主動軸向上提,彈簧壓從動軸與反轉的棘輪相接觸,絲錐反轉退出工件。絲錐的進給補償靠摩擦式夾頭提供。該裝置的操作方法是1、準備狀態。將鉆床啟動,主動軸作正向旋轉,從動軸作反向旋轉;2、工作狀態。鉆床主軸向下運動,絲錐接觸工件,從動軸作正向旋轉,進行攻絲;3、工作結束。鉆床主軸上提,從動軸反轉退回絲錐,進入下一工作周期。權利要求1.一種小直徑螺孔攻絲裝置,其特征是它具有一呈階梯套型的主動軸(1),內嵌裝一上部帶有聯動銷(6)的從動軸(5),軸(5)的中部間隙配合安裝有棘輪(7)和撥叉定位套(9);在棘輪(7)與主動軸(1)之間設置有內、外圈分別為過盈配合的軸承(8);撥叉定位套(9)上端的撥叉伸入至軸承(8)的滾動體之間,其定位套的上部設有鎖緊套(10)與主動軸(1)螺紋聯接,定位套的側向固定有定位桿(11)伸至固定滑座(12)的滑動槽內;在從動軸(5)的上面其主動軸(1)內設置有由彈簧(2)、彈簧座(3)及頂珠(4)構成的復位彈簧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直徑螺孔攻絲裝置,其特征是在從動軸(5)的下端螺紋聯接有調整套(15),該調整套內設置有中心帶絲錐柄插入孔的摩擦片(14)和膠墊(13)。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小直徑螺孔攻絲裝置。它具有一呈階梯套型的主動軸,經軸承、棘輪和撥叉定位套嵌裝一帶有聯動銷的從動軸,該從動軸的上面設置有由彈簧、彈簧座及頂珠構成的復位彈簧機構。本攻絲裝置由撥叉定位套上的撥叉將軸承中滾珠的中心固定,利用聯動銷與主動軸的卡槽和棘輪的配合,實現主動軸與從動軸的同向轉動和反向轉動,完成絲錐正轉攻絲和自動反轉退出工件工作。本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攻絲速度快、適用性廣的特點。文檔編號B23G1/26GK1220928SQ9712327公開日1999年6月30日 申請日期1997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1997年12月22日專利技術者黎燕 申請人:黎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直徑螺孔攻絲裝置,其特征是:它具有一呈階梯套型的主動軸(1),內嵌裝一上部帶有聯動銷(6)的從動軸(5),軸(5)的中部間隙配合安裝有棘輪(7)和撥叉定位套(9);在棘輪(7)與主動軸(1)之間設置有內、外圈分別為過盈配合的軸承(8);撥叉定位套(9)上端的撥叉伸入至軸承(8)的滾動體之間,其定位套的上部設有鎖緊套(10)與主動軸(1)螺紋聯接,定位套的側向固定有定位桿(11)伸至固定滑座(12)的滑動槽內;在從動軸(5)的上面其主動軸(1)內設置有由彈簧(2)、彈簧座(3)及頂珠(4)構成的復位彈簧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黎燕,
申請(專利權)人:黎燕,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13[中國|河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