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包括退火爐體、貫穿所述的退火爐體的退火管道,所述的退火管道的出口處設置有導向輸送機構,所述的導向輸送機構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的第一助力輥筒、設置在所述的第一助力輥筒下游的第二助力輥筒以及設置在所述的第二助力輥筒下游的導向輥組件,退火后的銅線從所述的第一助力輥筒上部、第二助力輥筒下部輸送后由所述的導向輥組件輸送出去。本發(fā)明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助力輥筒替代原先的滾輪,一方面能夠以導向作用,避免裸線斷掉;另一方面可以節(jié)省滾輪,降低生產(chǎn)成本。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
技術介紹
漆包線在生產(chǎn)過程中,裸線在涂漆和烘烤前,必須先在退火爐內進行退火,然后再進入涂漆烘烤裝置中涂漆并烘烤成產(chǎn)品。在退火爐上一般設置有退火管道,裸線通過退火管道被引入、退火、輸出。完成退火后輸出的裸線在進入下一道工序進行加工時,需要進行輸送,目前輸送時通常采用滾輪,但是每根裸線必須對應一個滾輪,這樣,需要滾輪的數(shù)量就很多,一旦有部分滾輪出現(xiàn)故障,檢修、更換不但耗費工時,而且成本高。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包括退火爐體、貫穿所述的退火爐體的退火管道,所述的退火管道的出口處設置有導向輸送機構,所述的導向輸送機構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的第一助力輥筒、設置在所述的第一助力輥筒下游的第二助力輥筒以及設置在所述的第二助力輥筒下游的導向輥組件,退火后的銅線從所述的第一助力輥筒上部、第二助力輥筒下部輸送后由所述的導向輥組件輸送出去。優(yōu)選地,所述的導向輥組件包括多個導向件、設置在所述的導向件下游的多個滾輪,并且所述的導向件的數(shù)量與滾輪的數(shù)量相一致。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的滾輪設置有兩排,兩排所述的滾輪呈V型排列,所述的V型開口正對所述的導向件。進一步優(yōu)選地,每排所述的滾輪設置有兩層。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專利技術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和效果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助力輥筒替代原先的滾輪,一方面能夠以導向作用,避免裸線斷掉;另一方面可以節(jié)省滾輪,降低生產(chǎn)成本。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俯視圖;附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主視圖。其中1、退火爐體;2、退火管道;30、機架;31、第一助力輥筒;32、第二助力輥筒; 33、導向件;34、滾輪;4、螺絲。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2所示的一種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包括退火爐體1、貫穿退火爐體I的退火管道2,退火裸線4從退火管道2的入口進入,經(jīng)退火爐體I退火后從退火管道2的出口輸出。退火管道2的出口處設置有導向輸送機構,導向輸送機構包括機架30、設置在機架30上的第一助力輥筒31、設置在機架30上、位于第一助力輥筒31下游的第二助力輥筒 32以及位于第二助力輥筒32下游的導向輥組件。在本實施例中,導向輥組件包括導向件33、位于導向件33下游的滾輪34。導向件 33和滾輪34均設置有多個,并且導向件33和滾輪34的數(shù)量相一致。滾輪34設置有兩排, 兩排滾輪34呈V型排列,V型開口正對導向件33,每排滾輪34設置兩層,這樣可以增加 滾輪34排放的數(shù)量。退火后的裸線4從第一助力輥筒31上部、第二助力輥筒32下部輸送后由導向件 33導向后從滾輪34輸送出去,而通過調節(jié)滾輪34的排列方式,裸線4的輸出方向以可以進行調整。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內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包括退火爐體、貫穿所述的退火爐體的退火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退火管道的出口處設置有導向輸送機構,所述的導向輸送機構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的第一助力輥筒、設置在所述的第一助力輥筒下游的第二助力輥筒以及設置在所述的第二助力輥筒下游的導向輥組件,退火后的銅線從所述的第一助力輥筒上部、第二助力輥筒下部輸送后由所述的導向輥組件輸送出去。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輥組件包括多個導向件、設置在所述的導向件下游的多個滾輪,并且所述的導向件的數(shù)量與滾輪的數(shù)量相一致。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滾輪設置有兩排,兩排所述的滾輪呈V型排列,所述的V型開口正對所述的導向件。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的滾輪設置有兩層。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包括退火爐體、貫穿所述的退火爐體的退火管道,所述的退火管道的出口處設置有導向輸送機構,所述的導向輸送機構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的第一助力輥筒、設置在所述的第一助力輥筒下游的第二助力輥筒以及設置在所述的第二助力輥筒下游的導向輥組件,退火后的銅線從所述的第一助力輥筒上部、第二助力輥筒下部輸送后由所述的導向輥組件輸送出去。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助力輥筒替代原先的滾輪,一方面能夠以導向作用,避免裸線斷掉;另一方面可以節(jié)省滾輪,降低生產(chǎn)成本。文檔編號H01B13/00GK103000296SQ20111027077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14日專利技術者陳本能, 張永才, 王勻, 張建峰 申請人:吳江市神州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包括退火爐體、貫穿所述的退火爐體的退火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退火管道的出口處設置有導向輸送機構,所述的導向輸送機構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的第一助力輥筒、設置在所述的第一助力輥筒下游的第二助力輥筒以及設置在所述的第二助力輥筒下游的導向輥組件,退火后的銅線從所述的第一助力輥筒上部、第二助力輥筒下部輸送后由所述的導向輥組件輸送出去。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本能,張永才,王勻,張建峰,
申請(專利權)人:吳江市神州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