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關于一種通用串行總線應用裝置以及其組裝方法。該通用串行總線應用裝置包括一本體、一電路板、多個第一導電接腳以及多個電子元件。電路板設置于本體內,多個第一導電接腳設置于電路板上且往本體延伸而部分顯露于本體。多個第一導電接腳與電路板之間存在有空間而得以設置多個電子元件。因此電路板的長度可縮短,通用串行總線應用裝置的體積則得以縮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關于一種傳輸接口應用裝置,尤其是關于。
技術介紹
由于通用串行總線(Universal Serial Bus, USB)傳輸接口具有可提供使用者在使用上便捷性、擴充性以及高傳輸速度等優點,因此其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電腦外設裝置、信息家電產品(Information Appliances, IA)或3C消費性電子產品中,是現今人們工作和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傳輸接口工具。當然,具有通用串行總線傳輸接口的通用串行總線裝置亦廣泛地應用于隨身碟、MP3播放器等儲存記憶裝置以及接收器領域中。接收器是用以接收無線鼠標等無線裝置所發出的信號,如上述可知,接收器大多 透過通用串行總線傳輸接口而連接于電腦。而無線鼠標內部設置有發射器,用來將使用者操作無線鼠標的指令以無線信號形式發送至連接于電腦的接收器,再將該指令傳輸至電腦以供其讀取,無線鼠標因此而得以運作。接下來說明通用串行總線裝置的結構,以傳統的接收器為例說明。請同時參閱圖1以及圖2,圖1為現有接收器的外觀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接收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現有接收器I包括一電路板10、一本體11以及一金屬外殼12。本體11具有一承載板111,電路板10設置于本體11內且電路板的前端101顯露于本體11之外,且電路板10的前端101設置于承載板111上。電路板10的前端101上設置有多個導電接腳1011、1012、1013以及1014,且導電接腳1011,1012,1013以及1014分別為VCC電源線路、GND電源線路、D+數據傳輸線路以及D-數據傳輸線路,其中D+數據傳輸線路以及D-數據傳輸線路用以進行數據的傳輸,而VCC電源線路以及GND電源線路則用以接受來自一母座連接插槽2 (請參照圖3)或由一電源供應器所提供的工作電流。金屬外殼12以環繞方式包覆其電路板10的前端101,用以保護電路板10,且電路板10的前端101與金屬外殼12之間形成一插接空間112,并使多個導電接腳1011、1012、1013以及1014顯露于插接空間112。而插接空間112用以提供一空間使現有接收器I插接于母座連接插槽2中,同時,電路板10上的多個導電接腳1011、1012、1013以及1014與母座連接插槽2的多個連接接腳21連接,如圖3所示。圖2中,設置于本體11內部的電路板10更包括一控制電路102以及一存儲元件103。存儲元件103用以儲存數據,而控制電路102的兩端分別連接于存儲元件103以及多個導電接腳1011、1012、1013以及1014,并作為兩者之間數據傳輸或儲存的控制裝置。現有接收器I的本體11扣除金屬外殼12的部分被定義為握持部,其用處為供使用者握持現有接收器1,由圖1可知,現有接收器I的握持部的長度為LI,而握持部的長度是根據本體11內部的電路板10上的各種電子元件的設置而決定。一般而言,現有接收器I被收納于無線鼠標內部,而現有接收器I具有一定長度的握持部,使得無線鼠標為了容置現有接收器I而必須具有一定程度的體積,故無法滿足使用者對于無線鼠標在體積輕薄化上的要求。除了接收器之外,應用于其它領域的通用串行總線裝置的薄型化亦受到使用者的重視。因此,需要一種具有較小體積的通用串行總線應用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具有較小體積的通用串行總線應用裝置。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較簡單的通用串行總線應用裝置的組裝方法。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通用串行總線應用裝置,用以插接于一母座連接插槽,該母座連接插槽包含多個連接接腳,該通用串行總線應用裝置包括本體、設置于該本體內的電路板、多個第一導電接腳以及多個電子元件,其中,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的一第一端連接于該電路板并通過該電路板的第一表面而立體延伸至該本 體,使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部分曝露于該本體而與該母座連接插槽的一該連接接腳接觸;其中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與該電路板之間形成一空間;該多個電子元件設置于該電路板的該第一表面。 較佳地,所述通用串行總線應用裝置還包括外殼,該外殼套設于該本體上,并與該本體之間形成一插接空間。較佳地,該多個電子元件中的至少一電子元件設置于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與該電路板之間形成的該空間內。較佳地,該本體包括本體開口以及承載部,該本體開口設置于該本體的底部上,使該電路板的第二表面曝露于該本體開口 ;該承載部由該本體往該本體的前端延伸而形成,且該承載部具有多個開孔,每一該開孔對應一該第一導電接腳,且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部分曝露于其所對應的該開孔中。較佳地,該本體還包括卡勾部,該卡勾部設置于該承載部的前端,用以支撐該電路板,而該卡勾部具有一斜面,用以引導該電路板伸入該本體內。較佳地,該本體包括本體開口,該電路板的第一端曝露于該本體開口,且該電路板的第二端穿過該本體開口而伸入該本體內,而該本體開口的開口高度小于該本體的一本體高度。較佳地,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的該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中的至少一者是以表面黏著技術(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 SMT)或焊接技術而連接于該電路板的該第一表面。較佳地,該電路板包括多個電路板開孔,每一該電路板開孔對應一該第一導電接腳,且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的該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中的至少一者穿過所對應的該電路板開孔而連接于該電路板。較佳地,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的一第二端與該本體的一內表面接觸。較佳地,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包括固定區段、延伸區段以及接觸區段,該固定區段是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的該第一端,該延伸區段位于該電路板的該第一表面與該本體之間,且該接觸區段的一第一表面曝露于該本體,該接觸區段的該第一表面用以與該連接接腳接觸,而該延伸區段與該接觸區段之間形成一彎折結構。較佳地,該電路板包括多個延伸導線,且每一該延伸導線對應一該第一導電接腳,每一該固定區段連接于該電路板且靠近于該電路板的前端,而每一該延伸導線連接于所對應的該固定區段,并以朝向該電路板的后端的方向延伸設置;其中,該延伸導線直接形成于該電路板。較佳地,該多個電子元件中的至少一電子元件曝露于該接觸區段的一第二表面與該電路板之間形成的該空間內。較佳地,該接觸區段是該第一導電接腳的一第二端,且該接觸區段曝露于該本體而不與該本體接觸。較佳地,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包括第一固定區段、第二固定區段、第一延伸區段、第二延伸區段以及接觸區段,該第一固定區段是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的該第一端,且該第二固定區段是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的一第二端,該第一延伸區段以及該第二延伸區段位于該電路板的該第一表面與該本體之間,且該接觸區段的一第一表面曝露于該本體,該接觸區段的該第一表面用以與該連接接腳接觸,而該第一延伸區段以及該第二延伸區段分別與該接觸區段之間形成一彎折結構以及一另一彎折結構。 較佳地,該電路板包括多個延伸導線,且每一該延伸導線對應一該第一導電接腳,每一該第一固定區段與每一該第二固定區段皆連接于該電路板且靠近于該電路板的前端,而每一該延伸導線連接于所對應的該第一固定區段與該第二固定區段中的至少一者,并以朝向該電路板的后端的方向延伸設置;其中,該延伸導線直接形成于該電路板。較佳地,該多個電子元件中的至少一電子元件曝露于該接觸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通用串行總線應用裝置,用以插接于一母座連接插槽,該母座連接插槽包含多個連接接腳,其特征在于,該通用串行總線應用裝置包括:本體;電路板,設置于該本體內;多個第一導電接腳,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的一第一端連接于該電路板并通過該電路板的第一表面而立體延伸至該本體,使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部分曝露于該本體而與該母座連接插槽的一該連接接腳接觸;其中每一該第一導電接腳與該電路板之間形成一空間;以及多個電子元件,設置于該電路板的該第一表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春男,彭俊清,
申請(專利權)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