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所述具有溫控的漏電保護插頭包括零線插腳、火線插腳、脫扣器、電源穩壓模塊、可控硅驅動模塊、電源穩壓模塊和兩塊各設置在零線插腳與火線插腳底部的溫控模塊;所述脫扣器與電源整流模塊連接,所述電源整流模塊分別與電源穩壓模塊、可控硅驅動模塊相連,所述可控硅驅動模塊分別連接兩塊溫控模塊,該可控硅驅動模塊可控制脫扣器對市電流的輸送和斷電。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增強了溫控模塊感應溫度的靈敏性,避免了因靈敏性不強使零線插腳和火線插腳燒壞插座的部件所引起的火災隱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插頭
,特別涉及一種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
技術介紹
現有的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包含零線插腳、火線插腳和一個溫控模塊,所述溫控模塊一般設置在零線插腳和火線插腳之間的位置,當插腳發熱時,所述溫控模塊會感應插腳的溫度,再根據溫度進行工作。因為單個的溫控模塊設置在零線插腳和火線插腳之間的位置,使溫控模塊與零線插腳和火線插腳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傳導速度很慢,而且需要插腳發熱到比溫控模塊設定的溫度更高才能使溫控模塊感應,感應不靈敏,而且這樣的溫度過高也會燒壞插腳周邊的元器件和塑料件,可能引發火災,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提高零線插腳和火線插腳產生熱量到溫控模塊的傳導速度,增強溫控模塊感應溫度的靈敏性。(二)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所述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包括零線插腳、火線插腳、脫扣器、電源穩壓模塊、可控硅驅動模塊和電源穩壓模塊。所述零線插腳與火線插腳各設置有與其直接接觸或者間接接觸的溫控模塊,所述脫扣器與電源整 流模塊連接,所述電源整流模塊分別與電源穩壓模塊、可控硅驅動模塊相連,所述可控硅驅動模塊分別連接兩塊溫控模塊,該可控硅驅動模塊可控制脫扣器。本專利技術通過在零線插腳與火線插腳的底部各設置溫控模塊,增近了溫控模塊與零線插腳和火線插腳之間的距離,提高了零線插腳和火線插腳產生的熱量到溫控模塊的傳導速度,因此溫控模塊感應更為準確,進一步增強了溫控模塊感應溫度的靈敏性,同時避免了因靈敏性不強使零線插腳和火線插腳燒壞插座的部件所引起的火災隱患。上述的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中,在所述可控硅驅動模塊與兩塊溫控模塊之間各設有反向電壓隔離模塊。通過反向電壓隔離模塊,可防止電流回流。上述的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中,所述帶溫控的漏電保護插頭還包括電源指示燈, 所述電源指示燈與電源整流模塊相連。通過設置電源指示燈可使人員目測溫控模塊的插頭是否因溫度過高而斷電,進一步增強了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的安全性,更加人性化。上述的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中,所述帶溫控的漏電保護插頭還包括報警器,所示報警器分別于兩個溫控模塊連接,報警裝置具有鳴笛功能。通過設置報警裝置可以通過聽覺提醒使用人員電器斷電是插頭溫度過高的原因,使用更人性化。(三)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通過在零線插腳與火線插腳的底部各設置溫控模 ±夾,增近了溫控模塊與零線插腳和火線插腳之間的距離,提高了零線插腳和火線插腳產生的熱到溫控模塊的傳導速度,所述零線插腳和火線插腳發熱使溫控模塊感應的溫度與溫控模塊的設定溫度更加接近,使溫控模塊感應更為準確,進一步增強了溫控模塊感應溫度的靈敏性,同時避免了因靈敏性不強使零線插腳和火線插腳燒壞插座的部件所引起的火災隱患 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無反向電壓隔離模塊的模塊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無反向電壓隔離模塊的負溫度系數的電路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裝有反向電壓隔離模塊的模塊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裝有反向電壓隔離模塊和裝有三極管的負溫度系數電路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無反向電壓隔離模塊和三極管的負溫度系數電路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無反向電壓隔離模塊和三極管的正溫度系數的電路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裝有反向電壓隔離模塊的正溫度系數的電路示意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的無反向電壓隔離模塊的正溫度系數的電路示意圖;圖中I為零線插頭、2為火線插頭、3為溫控模塊。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如圖1所示,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包括零線插腳1、報警器、火線插腳2、脫扣器、電源穩壓模塊、可控硅驅動模塊、電源指示燈和電源穩壓模塊。所述零線插腳I與火線插腳2各設置有與其直接接觸或者間接接觸的溫控模塊,所述脫扣器與電源整流模塊連接,所述電源整流模塊分別與電源穩壓模塊3、可控硅驅動模塊相連,所述可控硅驅動模塊分別連接兩塊溫控模塊3,該可控硅驅動模塊可控制脫扣器對電源的輸送和斷電。所述電源指示燈與電源整流模塊相連,在所述可控硅驅動模塊與兩塊溫控模塊3之間各設有反向電壓隔離模塊。所述報警器與溫控模塊3連接,本專利技術的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中,通過在零線插腳I與火線插腳2的底部各設置溫控模塊3,增近了溫控模塊3與零線插腳I和火線插腳2的距離,提高了零線插腳I和火線插腳2產生的熱到溫控模塊3的傳導速度,使溫控模塊3感應更為準確,進一步增強了溫控模塊3的靈敏性,同時避免了因靈敏性不強使零線插腳I和火線插腳2燒壞插座的部件所引起的火災隱患。如圖2和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一的電路中,電源整流模塊D1-D4 —端連接脫扣器、另一端連接R1和可控硅驅動模塊SCR,所述R1與LED連接。所述可控硅驅動模塊SCR分別與零線插腳I和火線插腳2上的兩個溫控模塊3連接,所述與零線插腳I連接的溫控模塊3由電阻R5、電阻R4、熱敏電阻RT1和三極管T1組成,所述與零線插腳I連接的溫控模塊3由電阻R”電阻R8、熱敏電阻RT2和三極管T2組成。溫度過高時,熱敏電阻RI\、RT2觸發三極管I\、T2導通,從而觸發可控硅驅動模塊SCR,使脫扣器跳閘,指示燈LED滅,電容Q、C2, C3, C4的作用是提高產品抗干擾能力。通過零線插腳I與熱敏電阻RT1間接或者直接接觸和零線插腳2與熱敏電阻RT2間接或者直接接觸,提高了溫控模塊3的傳熱效率和溫控模塊3的靈敏性。本實施例一中的RI\、RT2也可以采用正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如圖9所示,RT1正極連接三極管T1,負極連接電阻R5, RT2正極連接三極管T2,負極連接電阻R8。上述的具有溫控電路的插頭中,所述帶溫控的具有溫控電路的插頭還可以設有報警器,所示報警器分別于兩個溫控電路連接,當插頭溫度過高時可以觸發報警器。如圖4和圖5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二中,電源整流模塊D1-D4 —端連接脫扣器、 另一端連接R1和可控硅驅動模塊SCR,所述R1與LED連接。所述可控硅驅動模塊SCR分別與零線插腳I和火線插腳2上的兩個溫控模塊3連接,所述與零線插腳I連接的溫控模塊 3由電阻R5、電阻R4、電阻R3、熱敏電阻RT1和三極管T1組成,所述與零線插腳I連接的溫控模塊3由電阻R7、電阻R8、電阻R9、熱敏電阻RT2和三極管T2組成。在溫控電路3與可控硅之間可以設置電壓隔離模塊D5和D6,防止逆向電流對整個裝置的影響,零火線與熱敏電阻 RI\、RT2直接或者間接接觸,因此提高了傳熱效率和靈敏性。溫度過高時,熱敏電阻R!\、RT2 觸發三極管!\、T2導通,從而觸發可控硅驅動模塊SCR,使脫扣器跳閘,電容Cp C2, C3> C4的作用是提高產品抗干擾能力。本實施例中的RI\、RT2也可以采用正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如圖8所示,RT1正極連接三極管T1,負極連接電阻R5,RT2正極連接三極管T2,負極連接電阻R9。 如圖6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三基本與實施例二相同, 所不同的是三極管T1和T2 可以移除,所述設置在零線插腳I的溫控電路3由電阻R4、電阻R5和熱敏電阻RT1組成,所述設置在火線插腳2的溫控電路3由電阻R6、電阻R7、和熱敏電阻RT2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溫控模塊的插頭包括零線插腳(1)、火線插腳(2)、脫扣器、電源穩壓模塊、可控硅驅動模塊和電源穩壓模塊;所述零線插腳(1)與火線插腳(2)各設置有與其直接接觸或者間接接觸的溫控模塊,所述脫扣器與電源整流模塊連接,所述電源整流模塊分別與電源穩壓模塊、可控硅驅動模塊相連,所述可控硅驅動模塊分別連接兩塊溫控模塊(3),該可控硅驅動模塊用于控制所述脫扣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加燦,
申請(專利權)人:錢加燦,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