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機械加工刀具,特別是一種在一次錐制中即可完成兩種內徑的單一內螺紋件的復合絲錐。它包括有柄端3和工作端;工作端沿縱向開有3-5個槽,其切削齒形對稱。它的主要特點是,工作端由前后直徑不等的二部分所組成,前部是標準切削錐1,后部是非標準切削錐2;標準切削錐1和非標準切削錐2的切削牙形、牙距及螺旋方向均相互對應一致;而且所述的兩部分的螺旋線起點相距180°。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現有內螺紋絲錐相比,使用加工時操作簡單,工作效率高,易于保證具有兩種內徑的內螺紋件的兩個螺紋入旋角的相對準確度。(*該技術在200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機械加工刀具,特別是能夠在一次錐制中完成兩個不同內徑的同一圓心螺紋件加工的復合絲錐。目前公知的各種絲錐均是用來加工特定的單一內螺紋的。這樣,在錐制同一圓心兩種不同內徑的螺紋件時,必須使用兩種不同尺寸規格的絲錐,分兩次錐制加工,其加工操作技術要求高,加工效率低,而且難以保證兩個不同內徑螺紋入旋角的相對準確度。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新型的復合絲錐,其工作端由兩種不同直徑的部分組成。對于具有共同圓心、不同內徑的內螺紋件,本技術能夠在一次加工中完成錐制,其加工使用操作簡單,加工效率高,易于保證兩個不同內徑螺紋入旋角之間的相對準確度。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技術復合絲錐包括有柄端和工作端。工作端沿縱向開有3-5個槽,其切削齒形對稱。其特征在于,工作端由前后直徑不等的二部分所組成,前部是標準切削錐,后部是非標準切削錐。標準切削錐和非標準切削錐的切削牙形、牙距及螺旋方向均相互對應一致,而且所述的兩部分的螺旋線起點相距180°。另外,工作端的前部標準切削錐的大徑至少大于后部非標準切削錐的小徑,而且前部的縱向長度至少大于后部。工作端的標準切削錐和非標準切削錐之間還具有一段圓柱體,其直徑至少小于標準切削錐的小徑,其縱向長度至少小于非標準切削錐的長度。非標準切削錐的切入端具有一個角度為10°-30°的切入角a。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復合絲錐的正視圖。圖2是本技術復合絲錐的齒形正面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復合絲錐的槽形剖面示意圖。從附圖中可看出,本技術復合絲錐,包括柄端3和工作端。工作端沿縱向開有3-5個槽,其切削齒形對稱。工作端是由前后直徑不等的兩部分所組成的,前部是標準切削錐1,后部是非標準切削錐2;標準切削錐1和非標準切削錐2的切削牙形、牙距及螺旋方向均相互對應一致;而且所述的兩部分的螺旋線起點相距180°。另外,工作端的前部標準切削錐1的大徑至少大于后部非標準切削錐2的小徑,而且前部1的縱向長度至少大于后部2。在工作端的標準切削錐1和非標準切削錐2之間具有一段圓柱體4,其直徑至少小于標準切削錐1的小徑,其縱向長度至少小于非標準切削錐2的長度。非標準切削錐2的切入端具有一個角度為10°-30°的切入角a。在實際加工中,本技術工作端前部的標準切削錐1從大徑孔插入后先對小徑孔進行錐制,此時后部非標準切削錐2并未觸及到大徑孔。當小徑孔的螺紋錐制完畢后,標準切削錐1的前端露出,而其后端對小徑孔螺紋進行二攻精錐。與此同時,非標準切削錐2被拉入大徑孔,并開始對大徑孔的錐制,當其接觸到小徑孔時立即退刀。自此,即完成整個內螺紋件的加工。總之,本技術復合絲錐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加工效率高,易于保證所述內螺紋加工件的兩螺紋入旋角的相對準確度,是機械加工行業理想的錐制工具。權利要求1.一種復合絲錐,包括柄端(3)和工作端;工作端沿縱向開有3-5個槽,其切削齒形對稱,其特征在于,工作端由前后直徑不等的二部分所組成,前部是標準切削錐(1),后部是非標準切削錐(2);標準切削錐(1)和非標準切削錐(2)的切削牙形、牙距及螺旋方向均相互對應一效;而且所述的兩部分的螺旋線起點相距180°。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絲錐,其特征是,工作端的前部標準切削錐(1)的大徑至少大于后部非標準切削錐(2)的小徑;而且前部(1)的縱向長度至少大于后部(2)。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合絲錐,其特征是,在工作端的標準切削錐(1)和非標準切削錐(2)之間具有一段圓柱體(4),其直徑至少小于標準切削錐(1)的小徑,其縱向長度至少小于非標準切削錐(2)的長度。4.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合絲錐,其特征是,非標準切削錐(2)的切入端具有一個角度為10°-30°的切入角a。專利摘要本技術提出了一種機械加工刀具,特別是一種在一次錐制中即可完成兩種內徑的單一內螺紋件的復合絲錐。它包括有柄端3和工作端;工作端沿縱向開有3—5個槽,其切削齒形對稱。它的主要特點是,工作端由前后直徑不等的二部分所組成,前部是標準切削錐1,后部是非標準切削錐2;標準切削錐1和非標準切削錐2的切削牙形、牙距及螺旋方向均相互對應一致;而且所述的兩部分的螺旋線起點相距180°。本技術與現有內螺紋絲錐相比,使用加工時操作簡單,工作效率高,易于保證具有兩種內徑的內螺紋件的兩個螺紋入旋角的相對準確度。文檔編號B23G5/00GK2302084SQ97232700公開日1998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1997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1997年4月23日專利技術者陳鳳來, 張業起 申請人:陳鳳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復合絲錐,包括柄端(3)和工作端;工作端沿縱向開有3-5個槽,其切削齒形對稱,其特征在于,工作端由前后直徑不等的二部分所組成,前部是標準切削錐(1),后部是非標準切削錐(2);標準切削錐(1)和非標準切削錐(2)的切削牙形、牙距及螺旋方向均相互對應一致;而且所述的兩部分的螺旋線起點相距18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鳳來,張業起,
申請(專利權)人:陳鳳來,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7[中國|山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