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工程機械。回轉框架(11)由中心框架(12)和尾部框架(30)構成。另外,中心框架(12)由前底板(13)、以及豎立設置在前底板(13)上且前部側成為將作業裝置(5)的下起重臂(5A)及起重臂缸(5E)進行銷結合的左、右的托架部(14A、17A)的左、右的前縱板(14、17)構成。另外,尾部框架(30)由左、右的工字梁(31、32)、和連結各工字梁(31、32)之間的后底板(33)構成。將設置在托架部(14A、17A)的起重臂用銷插通孔(15A、18A)的高度尺寸(A)設定得比工字梁(31、32)的上凸緣部(31B、32B)的前端的高度尺寸(B)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例如液壓挖掘機等工程機械,尤其涉及具備在中心框架的后部側連接 尾部框架而成的回轉框架的工程機械。
技術介紹
一般地,作為工程機械的代表例的液壓挖掘機大致包括可自行的下部行駛體; 能回轉地搭載在該下部行駛體上且與該下部行駛體一起構成車身的上部回轉體;以及能仰 俯動地設置在該上部回轉體的前部側的作業裝置。上部回轉體包括回轉框架;設置在該回轉框架的前部左側的駕駛室;搭載在回 轉框架的后部側的發動機、液壓泵;覆蓋該發動機等的艙室罩;以及安裝在回轉框架的后 端部的配重。上述上部回轉體的回轉框架例如包括構成該回轉框架的中央部位的中心框架; 與該中心框架的后部側連接的尾部框架;以及夾著中心框架及尾部框架設置在左、右方向 兩側的左、右的側框架(專利文獻I)。該場合,回轉框架的中心框架例如包括前底板;以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 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豎立設置在該前底板上且前部側成為將作業裝置的起重臂和起重 臂缸進行銷結合的托架部的左、右的前縱板。另一方面,尾部框架包括與各前縱板的后部 接合的左、右的工字梁;以及連結該各工字梁之間的后底板。上述尾部框架的左、右的工字梁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前端與各前縱板接合 的左、右的后縱板;設置在該各后縱板的上側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前端與各前縱板接合 的上凸緣部;以及設置在各后縱板的下側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前端與前底板接合的下凸 緣部。并且,在中心框架的托架部設有將起重臂的基座部(基端部)進行銷結合的起重臂 用銷插通孔、和將起重臂缸的基端部進行銷結合的缸用銷插通孔。起重臂的基座部通過插 通在起重臂用銷插通孔中的起重臂用連結銷而能夠轉動(擺動)地安裝在心框架的托架部 上,起重臂缸的基端部通過插通在缸用銷插通孔中的缸用連結銷而能夠轉動地安裝在中心 框架的托架部上。但是,為了有效地利用起重臂缸的力,優選加大起重臂的基座部與起重臂缸的基 端部之間的距離。為了加大該距離,考慮加大從中心框架的前底板至起重臂的基座部的高 度尺寸、即、從中心框架的前底板至起重臂用銷插通孔的孔中心的高度尺寸。該場合,需要 使包含托架部在內的左、右的前縱板具有足夠的強度,以便能承受從起重臂施加的扭轉力矩等。另一方面,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如下結構通過在左、右的前縱板與前底板之間 設置加強部件,從而能夠確保左、右的前縱板的強度。并且,在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如下結 構通過將左、右的縱板(中心梁)的前部側構成為箱型形狀,從而能夠確保左、右的縱板的 前部側的強度?,F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 - 342646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平10 - 37244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平8 - 165679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在專利文獻2的現有技術中,設有加強部件,由此擔心回轉框架的重量會增加該 部分的量。另一方面,在專利文獻3的現有技術中,由于將左、右的縱板(中心梁)的前部側 構成為箱型形狀,因此結構變得復雜,存在導致大型化、重量增大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的現有技術的問題而提出的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將回 轉框架的中心框架構成為小型、輕量的工程機械。(I).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本專利技術適用于如下工程機械,具備下部行駛體;能 夠回轉地搭載在該下部行駛體上的上部回轉體;以及能夠仰俯動地設置在該上部回轉體的 前部側的作業裝置,構成上述上部回轉體的回轉框架的中心框架包括前底板;和左、右的 前縱板,該左、右的前縱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豎立設置在 該前底板上,且前部側成為將上述作業裝置的起重臂與起重臂缸進行銷結合的托架部,與 上述中心框架的后部側連接的尾部框架包括接合在上述各前縱板后部的左、右的工字梁; 以及連結該各工字梁之間的后底板,上述左、右的工字梁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前端 接合在上述各前縱板上的左、右的后縱板;設置在該各后縱板的上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且前端接合在上述各前縱板上的上凸緣部;以及設置在上述各后縱板的下側、在前、后方向 上延伸且前端接合在上述前底板上的下凸緣部。本專利技術采用的結構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中心框架的托架部設置將上述起重臂的基座部進行銷結合的起重臂用銷 插通孔,在將從上述前底板至上述起重臂用銷插通孔的孔中心的高度尺寸設為A、將從上述 前底板至上述上凸緣部的前端的高度尺寸設為B的情況下,將高度尺寸A設定得比高度尺 寸B小。根據該結構,能夠降低從前底板至起重臂的基座部的高度尺寸,這樣一來,能夠抑 制從起重臂施加到左、右的前縱板上的扭轉力矩、彎曲力矩等。因此,不需要像現有技術那 樣在左、右的前縱板與前底板之間設置加強部件,或者將左、右的縱板(中心梁)的前部側形 成為箱形形狀,就能夠將中心框架構成為小型、輕量。而且,能夠降低起重臂的基座部的高 度位置,相應地,作為工程機械整體的高度尺寸也能夠降低。因此,即使在例如裝載有工程 機械的拖車在公路上行駛的情況下,也能夠容易地將該高度尺寸納入由法律等限制的范圍 內。(2).本專利技術中,在上述中心框架的托架部上,在比上述起重臂用銷插通孔靠前側 而且成為下側的位置,設有將上述起重臂缸進行銷結合的缸用銷插通孔,將上述高度尺寸A 設定得比高度尺寸B小的情況下的上述缸用銷插通孔的孔中心與上述起重臂用銷插通孔 的孔中心的分離尺寸設定為C,并且將水平方向的距離設定為D,作為比較對象,將使從前 底板至起重臂用銷插通孔的孔中心的高度尺寸Ap比從前底板至上凸緣部的前端的高度尺寸Bp大的情況下的缸用銷插通孔的孔中心與起重臂用銷插通孔的孔中心的分離尺寸設為 Cp,并且將水平方向的距離設為Dp,在該情況下,為使上述分離尺寸C成為與上述分離尺寸 Cp相同程度,而與使上述高度尺寸A比上述高度尺寸Ap低的量相對應地,將上述距離D設 定得比上述距離Dp大。根據該結構,由于與降低從前底板至起重臂用銷插通孔的孔中心的高度尺寸A的 量相對應地,加大設定缸用銷插通孔的孔中心與起重臂用銷插通孔的孔中心的水平方向的 距離D,因能夠確保缸用銷插通孔的孔中心與起重臂用銷插通孔的孔中心的分離尺寸C。由 此,即使在降低從前底板至起重臂用銷插通孔的孔中心的高度尺寸A的情況下,也能夠確 保起重臂的基座部與起重臂缸的基端部之間的距離,能夠有效地利用起重臂缸的力。(3 ).本專利技術中,將上述高度尺寸A設定得比高度尺寸B小的情況下的通過上述中 心框架的左前縱板和右前縱板的中間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線S — S與上述中心框架的回轉 中心O的距離設為E,作為比較對象,將使從前底板至起重臂用銷插通孔的孔中心的高度尺 寸Ap比從前底板至上凸緣部的前端的高度尺寸Bp大的情況下的通過中心框架的左前縱板 和右前縱板的中間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線Sp - Sp與中心框架的回轉中心Op的距離設為 Ep,在該情況下,將上述距離E設定得比上述距離Ep小。根據該結構,由于將通過左前縱板和右前縱板的中間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線S — S 與中心框架的回轉中心O的距離E設定得小,因此能夠使左前縱板及右前縱板相對于設置 在上部回轉體與下部行駛體之間的回轉輪的協調(位置關系)在左、右方向上接近于均等。 由此,回轉輪能夠以在左、右方向上更加接近于均等的狀態承受從左、右的前縱板經由前底 板施加的力,能夠降低中心框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8.26 JP 2010-1894261.一種工程機械,具備下部行駛體(2);能夠回轉地搭載在該下部行駛體(2)上的上部回轉體(4);以及能夠仰俯動地設置在該上部回轉體(4)的前部側的作業裝置(5),構成上述上部回轉體(4)的回轉框架(11)的中心框架(12)包括前底板(13);和左、 右的前縱板(14、17),該左、右的前縱板(14、17)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地豎立設置在該前底板(13)上,且前部側成為將上述作業裝置(5)的起重臂(5A)與起重臂缸(5E)進行銷結合的托架部(14A、17A),與上述中心框架(12)的后部側連接的尾部框架(30)包括接合在上述各前縱板(14、 17)后部的左、右的工字梁(31、32);以及連結該各工字梁(31、32)之間的后底板(33),上述左、右的工字梁(31、32)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前端接合在上述各前縱板 (14,17)上的左、右的后縱板(31A、32A);設置在該各后縱板(31A、32A)的上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前端接合在上述各前縱板上的上凸緣部(31B、32B);以及設置在上述各后縱板 (31A、32A)的下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前端接合在上述前底板(13)上的下凸緣部(31C、 32C),上述工程機械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中心框架(12)的托架部(14A、17A)設置將上述起重臂(5A)的基座部進行銷結合的起重臂用銷插通孔(15A、18A),在將從上述前底板(13)至上述起重臂用銷插通孔(15A、18A)的孔中心的高度尺寸設為(A)、將從上述前底板(13)至上述上凸緣部(31B、32B)的前端的高度尺寸設為(B)的情況下,將高度尺寸(A)設定得比高度尺寸(B)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機械,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中心框架(12)的托架部(14A、17A)上,在比上述起重臂用銷插通孔(15A、18A) 靠前側而且成為下側的位置,設有將上述起重臂缸(5E)進行銷結合的缸用銷插通孔(16A、 19A),將上述高度尺寸(A)設定得比高度尺寸(B)小的情況下的上述缸用銷插通孔(16A、 19A)的孔中心與上述起重臂用銷插通孔(15A、18A)的孔中心的分離尺寸設定為(C),并且將水平方向的距離設定為(D),作為比較對象,將使從前底板(13')至起重臂用銷插通孔(15A' Λ8Α')的孔中心的高度尺寸(Ap)比從前底板(13')至上凸緣部(31B'、32B')的前端的高度尺寸(Bp)大的情況下的缸用銷插通孔(16A' Λ9Α')的孔中心與起重臂用銷插通孔(15A' Λ8Α')的孔中心的分離尺寸設為(Cp),并且將水平方向的距離設為(Dp),在該情況下,為使上述分離尺寸(C)成為與上述分離尺寸(Cp)相同程度,而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中西正志,安部真也,田中泰,
申請(專利權)人:日立建機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