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其包括一座體、一容器、一傳送機構和一擠壓機構。容器用于對水草進行浸泡、殺菌,其活動裝接在座體,其具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傳送機構用于將水草移入或移出容器,其活動裝接在座體。擠壓機構用于將浸泡、殺菌過的水草的水份擠出的,其活動裝接在座體。它具有如下優點:該容器既可用于浸泡水草、活化水草,增加含水量,也可用于漏水,使得該裝置的體積大為減小,結構更簡單,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
[0001 ]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的水草浸泡、殺菌裝置,如圖1所示,其包括一浸泡、殺菌池100’及一底座 200’,一滑動裝接在底座200’的漏水池300’、一活動裝接在底座200’的傳送機構400’及一活動裝接在底座200’的擠壓機構500’。該傳送機構400’及擠壓機構500’均采用氣缸組件,浸泡、殺菌池100’位于底座200’之側面,漏水池300’位于擠壓機構500’之前。使用時,將水草裝入一漏網中并放入浸泡、殺菌池100’中進行浸泡、殺菌,可通過傳送機構400’ 將漏網在浸泡、殺菌池100 ’內上下移動,也可通過人工進行移動,浸泡、殺菌一遍之后,通過傳送機構400’將漏網從浸泡、殺菌池移入漏水池300’,此時需手動推動漏水池300’滑動至擠壓機構500’之下方,再通過擠壓機構500’將漏網中水草所含的水擠出,再通過手工將漏水池300’滑動至底座200’之前側,接著再通過傳送機構400’將漏網置入浸泡、殺菌池 100’中,繼續第二遍的浸泡、殺菌。重復上述步驟,反復清洗數遍之后,再將水草進行后續處理。由于該裝置需要一個浸泡、殺菌池100’和一個漏水池300’,使得整個裝置體積較大;且在移動漏水池時為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且整個裝置只能固定在一個位置, 無法移動,使用不方便;另,從漏水池中擠壓出的水直接排放至地面,容易導致地面積水。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其克服了
技術介紹
的所存在的不足。 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座體(100);一用于對水草進行浸泡、殺菌的容器(200),其活動裝接在座體(100),其具有進水口(210)和出水口 ;一用于將水草移入或移出容器(200)的傳送機構,其活動裝接在座體(100);及—用于將浸泡、殺菌過的水草的水份擠出的擠壓機構,其活動裝接在座體(100)。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容器(200)包括一中空的外本體(230)和一套接在外本體(230 )的內本體,所述內本體為中空且其內壁設有貫穿內外的排水孔(240 ),所述外本體 (230)設有第一貫穿孔,所述內本體設有與所述第一貫穿孔相對應的第二貫穿孔,所述第一貫穿孔和第二貫穿孔為所述的進水口(210),所述外本體(230)開設所述的出水口。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進水口(210)個數設為二個且位于容器(200)之上端部, 所述出水口個數設為一個且位于容器(200 )之下端部。一較佳實施例之中還包括進水管(310)和出水管(320),所述進水管(310)接通進水口(210),所述出水管(320)接通出水口。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傳送機構包括一機械臂(410)和一連接繩(420),所述機械臂(410)活動裝接在座體(100),所述連接繩(420)連接所述機械臂(410)。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傳送機構還包括一掛鉤(430),所述掛鉤(430)連接所述連接繩(420)。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擠壓機構包括一氣壓機(510)、一缸筒(520)、一活塞桿 (530)及一與所述容器(200)相配合的蓋體(540),所述氣壓機(510)裝接在座體(100),所述缸筒(520 )裝接在座體(100 ),所述活塞桿(530 )活動裝接在缸筒(510 )且其末端固接所述蓋體(540)。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座體(100)包括一底座(110)和一滑動裝接在底座(110) 的支撐架(120),所述容器(200)裝接在底座(110),所述傳送機構和擠壓機構均裝接在支撐架(120)。本技術方案與
技術介紹
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1.該容器既可用于對水草進行浸泡、殺菌,也可用于漏水,使得該裝置的體積大為減小,結構更簡單,成本更低。2.容器包括外本體和套接在外本體的內本體,進水時可從進水口進水,排水時容器內的水經過排水孔排入外本體與內本體之間的空隙并流向出水口完成排水,結構簡單,將二本體合二為一,不占空間。3.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可通過進水管進水,通過出水管出水,使得該裝置可離水源較遠,或者,從容器中排出的 水通過出水管排到指定的位置而不會造成地面積水。4.擠壓機構通過氣缸帶動蓋體運動來實現,擠壓效果好。5.支撐架滑動裝接在底座,使得底座能放置多個容器,只需移動支撐架便能使擠壓機構對準容器,使用方便,且不需要手工移動容器,提高效率。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繪示了現有技術中的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的整體示意圖。圖2繪示了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的整體示意圖之一。圖3繪示了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的整體示意圖之二。具體實施方式請查閱圖2至圖3,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其包括一座體100、一容器200、一傳送機構和一擠壓機構。所述座體100包括一底座110和一滑動裝接在底座110的支撐架120,所述容器 200裝接在底座110,所述傳送機構和擠壓機構均裝接在支撐架120。所述容器200用于對水草進行浸泡、殺菌,其活動裝接在座體100,其具有進水口 210和出水口。本實施例中,所述容器200包括一中空的外本體230和一套接在外本體230 的內本體,所述內本體為中空且其內壁設有貫穿內外的排水孔240,所述外本體230設有第一貫穿孔,所述內本體設有與所述第一貫穿孔相對應的第二貫穿孔,所述第一貫穿孔和第二貫穿孔為所述的進水口 210,所述外本體230開設所述的出水口。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水口 210個數設為二個且位于容器200之上端部,所述出水口個數設為一個且位于容器200之下端部。本實施例中,該裝置還包括進水管310和出水管320,所述進水管310接通進水口210,所述出水管320接通出水口。最好,該裝置還包括進水閥330和出水閥340,進水閥330裝接在進水管310,出水閥340裝接在出水管320。將其中一進水管310接熱水水源,另一進水管310接冷水水源,通過冷熱水交替浸泡水草,同時可在容器200中加入殺菌劑進行殺菌,使得水草更加干凈。所述傳送機構用于將水草移入或移出容器200,其活動裝接在座體100。本實施例中,所述傳送機構包括一機械臂410和一連接繩420,所述機械臂410活動裝接在座體100,所述連接繩420連接所述機械臂410。本實施例中,所述傳送機構還包括一掛鉤430,所述掛鉤430連接所述連接繩420。所述擠壓機構用于將浸泡、殺菌過的水草的水份擠出,其活動裝接在座體100。本·實施例中,所述擠壓機構包括一氣壓機510、一缸筒520、一活塞桿530及一與所述容器200相配合的蓋體540,所述氣壓機510裝接在座體100,所述缸筒520裝接在座體100,所述活塞桿530活動裝接在缸筒510且其末端固接所述蓋體540。其工作原理為將水草置于漏網中,將掛鉤430鉤住漏網并通過機械臂410將漏網放入容器200中,擠壓機構的蓋體540對準容器200。打開冷水的進水閥330,關閉出水閥340,直至容器中充滿水為止,再關閉進水閥330,也可在容器200中加入殺菌劑。接著打開出水閥340,同時開啟擠壓機構,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座體(100);一用于對水草進行浸泡、殺菌的容器(200),其活動裝接在座體(100),其具有進水口(210)和出水口;一用于將水草移入或移出容器(200)的傳送機構,其活動裝接在座體(100);及一用于將浸泡、殺菌過的水草的水份擠出的擠壓機構,其活動裝接在座體(10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座體(100); 一用于對水草進行浸泡、殺菌的容器(200),其活動裝接在座體(100),其具有進水口(210)和出水口 ; 一用于將水草移入或移出容器(200)的傳送機構,其活動裝接在座體(100);及 一用于將浸泡、殺菌過的水草的水份擠出的擠壓機構,其活動裝接在座體(10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200)包括一中空的外本體(230)和一套接在外本體(230)的內本體,所述內本體為中空且其內壁設有貫穿內外的排水孔(240 ),所述外本體(230 )設有第一貫穿孔,所述內本體設有與所述第一貫穿孔相對應的第二貫穿孔,所述第一貫穿孔和第二貫穿孔為所述的進水口(210),所述外本體(230)開設所述的出水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210)個數設為二個且位于容器(200)之上端部,所述出水口個數設為一個且位于容器(200)之下端部。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草浸泡、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進水管(310)和出水管(320),所述進水管(31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瑞寶,
申請(專利權)人:漳州鉅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