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掛接構件,包括支座和連接件,連接件與物件連接并可掛接于支座上。支座包括一底座和一蓋體,底座設有第一連接塊和用于安裝螺栓的通孔,蓋體設有第二連接塊和掛接孔,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通過定位銷連接,將蓋體設于底座上。連接件包括一掛塊和一連接頸,掛塊形狀與掛接孔適配為“十”字形,連接頸兩端分別連接掛塊和物件,掛塊和連接頸掛接于掛接孔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掛件,包括掛件本體及上述掛接構件,掛接構件之連接件與掛件本體連接。支座通過螺栓固定于墻體上,掛件本體可通過連接件掛接于支座上,其結構簡單、穩固、不易脫鉤、安裝和拆卸方便快捷、清洗容易、制造工藝簡單且成本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人類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種掛接構件及掛件結構的改進。
技術介紹
生活中常需要將物件懸掛于墻壁或者天花板上,現有技術中懸掛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將物件直接固定于墻壁或者天花板上;另一種是在墻壁或者天花板上固定掛鉤或掛塊,在物件上設掛接孔,通過將掛接孔掛接于掛鉤或掛塊上以達到懸掛物件目的。第一種懸掛方式拆卸不方便,多用于固定不動的物件;對于需要經常拆卸的物件使用第二種懸掛方式更為方便實用。但,在某些物件上設掛接孔的工藝復雜且制造成本高。而且,當物件意外受到外力時,容易發生“脫鉤”的現象,帶來不便和損失。再者,上述掛接孔內易積灰塵,清理不方便,影響掛接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了一種穩固、安裝和拆卸方便、清洗容易、不易脫鉤的掛接構件。本技術提供的掛接構件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掛接構件,包括支座和連接件,所述連接件與需要掛載物件的載體連接并掛接于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包括一底座和一蓋體,所述底座設有第一連接塊和至少兩個用于安裝螺栓的通孔,所述蓋體設有第二連接塊和掛接孔,所述蓋體設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塊連接;所述連接件包括一掛塊和一連接頸,所述掛塊形狀與所述掛接孔形狀適配,所述連接頸兩端分別連接所述掛塊和需要掛載物件的載體,所述掛塊和所述連接頸掛接于所述掛接孔內,形成所述連接件和所述支座之間的掛接結構。進一步地,所述掛接構件還包括一定位銷,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塊分別設有可容所述定位銷同時插入且與所述定位銷相配合的第一銷孔和第二銷孔,所述定位銷插設于所述第一銷孔和所述第二銷孔內,形成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塊之間的連接結構。進一步地,所述蓋體設有一容置腔,所述第二連接塊設于所述容置腔內,所述掛接構件還包括一定位銷,所述第一連接塊、所述第二連接塊和所述蓋體側壁分別設有可容所述定位銷同時插入且與所述定位銷相配合的第一銷孔、第二銷孔和第三銷孔,所述定位銷插設于所述第一銷孔、所述第二銷孔和所述第三銷孔內,形成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塊之間的連接結構。進一步地,所述底座設有一容置腔,所述第一連接塊設于所述容置腔內,所述掛接構件還包括一定位銷,所述第一連接塊、所述第二連接塊和所述底座側壁分別設有可容所述定位銷同時插入且與所述定位銷相配合的第一銷孔、第二銷孔和第三銷孔,所述定位銷插設于所述第一銷孔、所述第二銷孔和所述第三銷孔內,形成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塊之間的連接結構。 更進一步地,所述定位銷為柱體狀,垂直其長度方向的斷面為矩形。 具體地,所述掛接孔形狀為“十”字形。本技術提供的掛接構件有益效果在于I)將設有掛接孔的支座固定于墻體上,連接件與物件連接,在物件上設掛塊比設掛接孔的工藝簡單且制造成本低,有效解決現有掛接構件制造工藝復雜且成本高的問題。2)底座與蓋體使用定位銷進行固定連接,其連接結構簡單且穩固,無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快速完成蓋體的安裝與拆卸。使用者可自行拆卸蓋體對其進行清洗,保持清潔,有效解決不易清理掛接孔內灰塵的問題。3)選用斷面為矩形的柱形定位銷,可防止蓋體繞定位銷擺動,以免第一連接塊與第二連接塊之間的連接結構發生松動現象,亦可防止定位銷擺放于斜面或者光滑平面上時發生滾動的現象。4 )掛接孔設為“十”字形,掛塊形狀亦為與掛接孔適配的“十”字形。掛塊掛接于蓋體時,掛塊水平方向的凸臂與容置腔的表面相抵頂,連接頸被卡設于“十”字形掛接孔的下端,形成支座和連接件之間穩固的掛接結構。掛塊需要對齊所述“十”字形掛接孔才能脫離蓋體,當連接件意外受到向上的推力時,連接頸會滑移至“十”字形掛接孔的上端,其依然被卡設于掛接孔內,有效解決連接件意外受到外力時容易脫落的問題。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掛件,包括掛件本體及所述掛接構件,所述掛接構件之連接件與所述掛件本體連接。本技術提供的掛接構件有益效果在于將設有掛接孔的支座固定于墻體上,連接件設于掛件本體上,在掛件本體上設掛塊比設掛接孔的工藝簡單且制造成本低。掛件本體可通過連接件穩固地掛接于支座上,其過程方便快捷。掛件本體亦可從支座上簡單快速地卸下。該掛件亦可解決掛件本體意外受到外力時容易脫落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掛接構件結構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掛接構件裝配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掛件未掛接于支座上的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掛件掛接于支座上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參見圖1與圖2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掛接構件1,包括支座11和連接件12,所述連接件12與需要掛載物件的載體(圖未示)連接并掛接于所述支座11上;所述支座11包括一底座111和一蓋體112,所述底座111設有兩個第一連接塊1111和三個用于安裝螺栓113的通孔1112,所述蓋體112設有兩個第二連接塊1121和一個掛接孔1122,所述蓋體112設于所述底座111上且所述第一連接塊1111和所述第二連接塊1121連接;所述連接件12包括一掛塊121和一連接頸122,所述掛塊121形狀與所述掛接孔1122形狀適配,所述連接頸122兩端分別連接所述掛塊121和需要掛載物件的載體(圖未示),所述掛塊121和所述連接頸122掛接于所述掛接孔1122內,形成所述連接件12和所述支座11之間的掛接結構。所述螺栓113穿設于所述通孔1112內,將所述支座11固定于墻體上。所述掛接構件I結構簡單、穩固、占用空間小,在物件上設掛塊比設掛接孔的工藝簡單且制造成本低,有效解決現有掛接構件制造工藝復雜且成本高的問題。進一步地,對于所述底座111和所述蓋體112的結構及二者連接方式有以下三種具體結構實施例一(圖未示)本實施例中,所述掛接構件還包括一定位銷,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塊分別設有可容所述定位銷同時插入且與所述定位銷相配合的第一銷孔和第二銷孔,所述定位銷插設于所述第一銷孔和所述第二銷孔內,形成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塊之間的連接結構。實施例二 作為本技術所述底座111和所述蓋體112的結構實施例的一種優選方案,參見圖1,所述蓋體112設有一容置腔1123,所述第二連接塊1121設于所述容置腔1123內,所述掛接構件I還包括一定位銷114,所述第一連接塊1111、所述第二連接塊1121和所述蓋體112側壁分別設有可容所述定位銷114同時插入且與所述定位銷114相配合的第一銷孔11111、第二銷孔11211和第三銷孔11231,所述定位銷114插設于所述第一銷孔11111、所述第二銷孔11211和所述第三銷11231孔內,形成所述第一連接塊1111和所述第二連接塊1121之間的連接結構。其連接結構簡單且穩固,無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快速完成所述蓋體112的安裝與拆卸。使用者可自行拆卸所述蓋體112對其進行清洗,保持清潔,有效解決不易清理掛接孔內灰塵的問題。實施例三(圖未示)本實施例所述底座111和所述蓋體112的連接結構可在所述底座設有一容置腔,所述第一連接塊設于所述容置腔內,所述掛接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掛接構件,包括支座和連接件,所述連接件與需要掛載物件的載體連接并掛接于所述支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一底座和一蓋體,所述底座設有第一連接塊和至少兩個用于安裝螺栓的通孔,所述蓋體設有第二連接塊和掛接孔,所述蓋體設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塊連接;所述連接件包括一掛塊和一連接頸,所述掛塊形狀與所述掛接孔形狀適配,所述連接頸兩端分別連接所述掛塊和需要掛載物件的載體,所述掛塊和所述連接頸掛接于所述掛接孔內,形成所述連接件和所述支座之間的掛接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掛接構件,包括支座和連接件,所述連接件與需要掛載物件的載體連接并掛接于所述支座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包括一底座和一蓋體,所述底座設有第一連接塊和至少兩個用于安裝螺栓的通孔,所述蓋體設有第二連接塊和掛接孔,所述蓋體設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塊連接; 所述連接件包括一掛塊和一連接頸,所述掛塊形狀與所述掛接孔形狀適配,所述連接頸兩端分別連接所述掛塊和需要掛載物件的載體,所述掛塊和所述連接頸掛接于所述掛接孔內,形成所述連接件和所述支座之間的掛接結構。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掛接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掛接構件還包括一定位銷,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塊分別設有可容所述定位銷同時插入且與所述定位銷相配合的第一銷孔和第二銷孔,所述定位銷插設于所述第一銷孔和所述第二銷孔內,形成所述第一連接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塊之間的連接結構。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掛接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設有一容置腔,所述第二連接塊設于所述容置腔內,所述掛接構件還包括一定位銷,所述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植培,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中意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