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中小型燃煤鍋爐煙氣脫硫設備
,特別涉及一種雙堿法豎流式沉淀池。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燃煤電廠中小型機組的煙氣脫硫工藝在不斷發展,雙堿法脫硫工藝以其脫硫效率高,投資成本低的優勢在市場上占有很大比重。雙堿法脫硫工藝中經過再生后的漿液進入豎流沉淀池,上清液返回吸收塔脫硫,沉淀送至氧化池氧化。該沉淀主要包括CaSO3、石灰中的雜質及煙氣帶來的飛灰等,具有較大的黏度。經過對國內多個雙減法脫硫工程的跟蹤發現,采用傳統豎流式沉淀池,沉淀極易粘附于沉渣斗側壁,造成沉淀池淤積、排渣困難,不能保證脫硫系統長期穩定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優化沉渣斗的內部水力作用,改變池體的沉降區域,增大排渣范圍,從而避免池體淤積的雙堿法豎流式沉淀池。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包括池體及從池體上方進入池體內的中心管,池體上部周邊設置溢流堰,下部為錐形沉渣斗,其特殊之處在于中心管與池體上部的內壁之間設置脈沖懸浮泵,中心管下方安裝有若干個用于水力攪拌的噴嘴,噴嘴與脈沖懸浮泵通過脈沖懸浮管道連接,噴嘴位于沉渣斗的上部,沉渣斗底面上安裝有潛污泵,潛污泵連接延伸到池體外的管道及泵起吊裝置,該泵起吊裝置位于池體的頂板上。為了幫助來自再生池的漿液均勻分布,所述的中心管延伸至池體內下部。為了便于泵起吊裝置水平移動,所述的頂板上還設有與泵起吊裝置相適配的導軌。為了使來自再生池的漿液能均勻分配,所述的中心管位于池體中心。為了避免沉淀粘附于沉渣斗側壁,所述的沉渣斗側壁與水平位置間的角度大于55°。為了使管道組裝,拆卸簡單、輕便,所述的管道的材質為橡膠。本技術設計有脈沖懸浮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堿法豎流式沉淀池,包括池體及從池體上方進入池體內的中心管(1),池體上部周邊設置溢流堰(3),下部為錐形沉渣斗(2),其特征在于:中心管(1)與池體上部的內壁之間設置脈沖懸浮泵(4),中心管(1)下方安裝有若干個用于水力攪拌的噴嘴(6),噴嘴(6)與脈沖懸浮泵(4)通過脈沖懸浮管道(5)連接,噴嘴(6)位于沉渣斗(2)的上部,沉渣斗(2)底面上安裝有潛污泵(7),潛污泵(7)連接延伸到池體外的管道(9)及泵起吊裝置(8),該泵起吊裝置(8)位于池體的頂板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堿法豎流式沉淀池,包括池體及從池體上方進入池體內的中心管(I),池體上部周邊設置溢流堰(3),下部為錐形沉渣斗(2),其特征在于中心管(I)與池體上部的內壁之間設置脈沖懸浮泵(4),中心管(I)下方安裝有若干個用于水力攪拌的噴嘴(6),噴嘴 (6)與脈沖懸浮泵(4)通過脈沖懸浮管道(5)連接,噴嘴(6)位于沉渣斗(2)的上部,沉渣斗 (2 )底面上安裝有潛污泵(7 ),潛污泵(7 )連接延伸到池體外的管道(9 )及泵起吊裝置(8 ), 該泵起吊裝置(8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陽,馬繼德,張新,蔡琦,王恩磊,楊影影,楊恒凱,陳公衛,
申請(專利權)人:煤炭工業濟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