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溫容器,低溫容器包括一外殼、一內容器、一絕熱材料、一夾套和一連接管;內容器設置于外殼內部,絕熱材料填充在內容器和外殼之間,夾套設置在內容器內使得內容器底部形成一封閉的空腔,所述空腔內填充有絕熱介質,連接管連通空腔和內容器的頂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夾套在內容器內部形成一個空腔,空腔內的介質可對內容器形成一個絕熱層,減少熱量導入,實現絕熱性能的提高,當介質為液體時還可以減少充裝損耗和避免容器過充。(*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儲運行業,尤其涉及一種低溫容器。
技術介紹
隨著各行各業的發展,對運輸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物品的運輸中對運輸環境有嚴苛的要求,例如,要求能夠保證在運輸過程中環境處于低溫狀態。對于這樣的要求一般采用特殊的低溫容器進行儲運,現有技術的低溫容器多為單層和雙層低溫容器兩種,這兩種低溫容器均不設置夾套,容器的頂部為氣相空間,下部為低溫液體,但這樣的結構的絕熱性能不夠好,而且充裝損耗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種低溫容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低溫容器絕熱性能不夠好,充裝損耗較大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低溫容器,低溫容器包括一外殼、一內容器、一絕熱材料、一夾套和一連接管;內容器設置于外殼內部,絕熱材料填充在內容器和外殼之間,夾套設置在內容器內使得內容器底部形成一封閉的空腔,所述空腔內填充有絕熱介質,連接管連通空腔和內容器的頂部。優選地,外殼和內容器之間為真空狀態。優選地,絕熱介質為氣體。優選地,絕熱介質為液體。優選地,氣腔的容積為內容器的2% 20%。優選地,連接管為直管,直管的一端伸入空腔內,另一端位于內容器的頂部。優選地,連接管為彎管,彎管位于內容器內部,沿內容器的內壁從內容器的頂部延伸至空腔內。 優選地,絕熱材料覆蓋在內容器的外表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術通過夾套在內容器內部形成一個空腔,空腔內的介質可對內容器形成一個絕熱層,減少熱量導入,實現絕熱性能的提高,當介質為液體時還可以減少充裝損耗和避免容器過充。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低溫容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低溫容器的結構示意圖。附圖說明外殼1、內容器2、絕熱材料3、夾套4和連接管5。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和結構,現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請一并參閱圖1和圖2,本技術提供一種低溫容器,該低溫容器包括一外殼1、一內容器2、一絕熱材料3、一夾套4和一連接管5。外殼1,外殼I可以采用現有技術常見的低溫容器的外殼,稍加改裝適應本技術即可,在本第一和第二實施例中,由于外殼I和內容器2之間為真空,所以外殼I需要有相應的抗壓和密封能力。內容器2,內容器2設置于外殼I內部。絕熱材料3,絕熱材料3填充在內容器2和外殼I之間,在第一和第二實施例中,絕熱材料3覆蓋在內容器2的外表面。在其它實施例中,絕熱材料3的填充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只要能起到絕熱的作用即可。夾套4,夾套4設置在內容器2內使得內容器2底部形成一封閉的空腔,空腔內填充有絕熱介質。在本實施例中,絕熱介質即可以為氣體也可以為液體,氣體在空腔中就可以形成一個氣體絕熱層,通過輻射導入的熱量被夾套中的低溫氣體吸收,相對于沒有設置夾套的情況下絕熱效果更好。夾套4中氣體可被過冷低溫液體冷卻成液體,可避免低溫容器在充裝過程中壓力過快上升,減少充裝損耗,容易實現無損充裝。在第一和第二實施例中,氣腔的容積為內容器2的2% 20%。在其它實施例中,氣腔的容積可以根據絕熱或其它需要調整至其它數值。在第一和第二實施例中,夾套4與內容器2的連接處靠近內容器2的頂部,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夾套4與內容器2中的儲存物的接觸面積,提高絕熱效果。在其它實施例中,夾套4與內容器2的連接處的位置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連接管5,連接管5連通空腔和內容器2的頂部。在第一實施例中,連接管5為直管,直管的一端伸入空腔內,另一端位于內容器2的頂部。在第二實施例中,連接管5為彎管,彎管位于內容器2內部,沿內容器2的內壁從內容器2的頂部延伸至空腔內。下面以第一和第二實施例為例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當低溫容器進行充裝時,儲存物充入到內容器2中,內容器2的壓力開始不斷增大,這個時候如果充裝的速度過快很容易引起內容器2本身的壓力上升過快,從而導致充裝損耗,但是在技術中,當壓力增大時,夾套4內的氣體被充入的低溫液體冷卻成了液體使得內容器2中的壓力下降,這樣就避免了壓力上升過快而導致的充裝損耗。并且由于夾套4內始終存有氣體,可以保證內容器2中始終存在一個氣相空間,而連接管5的一端位于內容器的頂部,這樣當充裝接近完成的時候,夾套4內的氣體的壓力會阻止內容器2徹底充滿,這樣內容器2就不會發生過充現象。當充裝完成之后,由于外殼I和內容器2之間為真空狀態,并且在內容器2的外表面上覆蓋了絕熱材料3,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熱傳遞的傳熱,而氣體在空腔中就可以形成一個氣體絕熱層,通過輻射導入的熱量被夾套中的低溫氣體吸收,所以相對于現有技術的低溫容器,本技術的絕熱效果要好很多。綜上所述,本技術通過夾套在內容器內部形成一個空腔,空腔內的介質可對內容器形成一個絕熱層,減少熱量導入,實現絕熱性能的提高,當介質為液體時還可以減少充裝損耗和避免容器過充。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非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低溫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溫容器包括一外殼、一內容器、一絕熱材料、一夾套和一連接管;所述內容器設置于所述外殼內部,所述絕熱材料填充在所述內容器和所述外殼之間,所述夾套設置在所述內容器內使得所述內容器底部形成一封閉的空腔,所述空腔內填充有絕熱介質,所述連接管連通所述空腔和所述內容器的頂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和所述內容器之間為真空狀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熱介質為氣體。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熱介質為液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腔的容積為所述內容器的2% 20%。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為直管,所述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空腔內,另一端位于所述內容器的頂部。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為彎管,所述彎管位于所述內容器內部,沿所述內容器的內壁從所述內容器的頂部延伸至所述空腔內。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熱材料覆蓋在所述內容器的外表面。專利摘要一種低溫容器,低溫容器包括一外殼、一內容器、一絕熱材料、一夾套和一連接管;內容器設置于外殼內部,絕熱材料填充在內容器和外殼之間,夾套設置在內容器內使得內容器底部形成一封閉的空腔,所述空腔內填充有絕熱介質,連接管連通空腔和內容器的頂部。本技術通過夾套在內容器內部形成一個空腔,空腔內的介質可對內容器形成一個絕熱層,減少熱量導入,實現絕熱性能的提高,當介質為液體時還可以減少充裝損耗和避免容器過充。文檔編號F17C13/00GK202834722SQ20122052649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5日專利技術者周小翔, 羅永欣, 楊陽 申請人:南通中集罐式儲運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溫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溫容器包括一外殼、一內容器、一絕熱材料、一夾套和一連接管;所述內容器設置于所述外殼內部,所述絕熱材料填充在所述內容器和所述外殼之間,所述夾套設置在所述內容器內使得所述內容器底部形成一封閉的空腔,所述空腔內填充有絕熱介質,所述連接管連通所述空腔和所述內容器的頂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小翔,羅永欣,楊陽,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中集罐式儲運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