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火花加工機床的進給機構,它包括X軸方向進給機構、Y軸方向進給機構及Z軸方向進給機構;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Y軸方向進給機構彼此疊加放置于機身,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則設置在Y軸方向進給機構上,或者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放置于工作臺、Y軸方向進給機構放置于機身,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則設置在Y軸方向進給機構上,或者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Y軸方向進給機構彼此疊加放置于工作臺,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設置在機身上;在Z軸方向進給機構上還設有繞Z軸旋轉的C軸。采用這種結構,由于進給機構能實現多個自由度、三維進給,從而使得電火花加工機床能夠完成復雜工件的加工,加工精度也更高。(*該技術在201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火花專用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加工硬質合金及金剛石刀具的電火花加工機床的進給機構。
技術介紹
電火花加工機床主要用于硬質合金和金剛石刀具的加工,其利用在加工電極和工件電極之間產生的高溫電弧,來實現對工件的加工。傳統的電火花加工設備只能進行簡單的進給運動,加工形狀簡單的工件,無法勝任復雜工件的加工任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自由度、能實現復雜進給、完成復雜工件加工的電火花加工機床的進給機構。為此,本技術的電火花加工機床的進給機構,包括X軸方向進給機構、Y軸方向進給機構及Z軸方向進給機構;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Y軸方向進給機構彼此疊加放置于機身,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則設置在Y軸方向進給機構上,或者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放置于工作臺、Y軸方向進給機構放置于機身,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則設置在Y軸方向進給機構上,或者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Y軸方向進給機構彼此疊加放置于工作臺,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設置在機身上;在Z軸方向進給機構上還設有繞Z軸旋轉的C軸。采用這種結構,由于在Z軸方向進給機構上設有繞Z軸旋轉的C軸,對刀具等工件不但能進行徑向加工,還能進行圓周方向的加工;由于進給機構能實現四個自由度、三維進給,從而使得電火花加工機床能夠實現復合運動,完成復雜工件的加工,加工精度也更高。所述C軸設有分度機構,以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該分度機構采用機動控制進給。在所述工作臺上或者疊加于工作臺的X軸方向進給機構或Y軸方向進給機構上還設有臥式旋轉有D軸和/或立式旋轉D軸,該臥式旋轉D軸和/或立式旋轉D軸上裝有回轉體加工電極。利用回轉體加工電極與工件之間的電火花放電來實現對工件的加工。在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上設有與所述臥式旋轉D軸和/或立式旋轉D軸垂直的切削刀具。該切削刀具通過X軸方向進給機構、Y軸方向進給機構和Z軸方向進給機構的組合運動可以實現對裝于旋轉D軸的回轉體加工電極的復雜切削和修正,從而使得回轉體加工電極能實現對復雜形狀工件的加工。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可以在其端部裝有萬向機構,該萬向機構設有繞X軸旋轉的A軸和/或繞Y軸旋轉的B軸,所述A軸和/或B軸分別由定位裝置固定,所述C軸設置于該萬向機構內。采用萬向機構,增加了進給的自由度,加工更靈活,可以加工形狀更復雜的零件。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電火花加工機床的結構示意圖,其中X軸進給機構和Y軸進給機構彼此疊加放置于機身,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則設置在Y軸方向進給機構上。圖2為本技術電火花加工機床的結構示意圖,其中X軸方向進給機構放置于工作臺、Y軸方向進給機構放置于機身,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則設置在Y軸方向進給機構上。圖3也為本技術電火花加工機床的結構示意圖,其中X軸方向進給機構、Y軸方向進給機構彼此疊加放置于工作臺,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設置在機身上。圖4為本技術電火花加工機床萬向機構正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電火花加工機床萬向機構側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X軸方向進給機構 2.Y軸方向進給機構3.Z軸方向進給機構 4.萬向機構 5.C軸 6.A軸7.B軸 8.工件 9.機身 10.工作臺41.固定機架 42.活動機架 43,44.弧形槽45,46.鎖定螺栓 47.擺動臂 48.鉸接軸11.臥式旋轉D軸 12.立式旋轉D軸13.回轉體加工電極 14.切削刀具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技術的電火花加工機床的進給機構,包括X軸方向進給機構1、Y軸方向進給機構2及Z軸方向進給機構3;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1、Y軸方向進給機構2彼此疊加放置于機身9,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3則設置在Y軸方向進給機構2上,或者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放置于工作臺、Y軸方向進給機構放置于機身,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則設置在Y軸方向進給機構上,或者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1、Y軸方向進給機構2彼此疊加放置于工作臺10,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3設置在機身9上;在Z軸方向進給機構3上還設有繞Z軸旋轉的C軸5。所述C軸5設有分度機構,所述分度機構采用機動控制進給。在所述工作臺10上或者疊加于工作臺10的X軸方向進給機構1或Y軸方向進給機構2上還設有臥式旋轉有D軸11和/或立式旋轉D軸12,該臥式旋轉D軸11和/或立式旋轉D軸12上裝有回轉體加工電極13。在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3上設有與所述臥式旋轉D軸11和/或立式旋轉D軸12垂直的切削刀具14,如圖4所示。如圖4、圖5所示,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3在其端部可以裝有萬向機構4,該萬向機構4設有繞X軸旋轉的A軸6和繞Y軸旋轉的B軸7,所述A軸6和B軸7分別由定位裝置固定,所述C軸5設置于該萬向機構4內。當然,該萬向機構4也可以只設有繞X軸旋轉的A軸6或者繞Y軸旋轉的B軸7,并由定位裝置固定。所述C軸5可以通過固定機架41和活動機架42安裝于所述萬向機構4,其中C軸5通過B軸7與所述活動機架42樞接,而活動機架42通過A軸6與固定機架41樞接。這樣C軸5既可以繞A軸6旋轉,又可以繞B軸7旋轉,本身又可自轉,從而可以完成各種角度、各種復雜形狀工件的加工。所述A軸定位裝置可以由設置在活動機架42上的弧形槽43和設置在固定機架41上的鎖定螺栓45構成,所述B軸定位裝置由設置在活動機架42的弧形槽44和設置在C軸5上的鎖定螺栓46構成。用于所述A軸定位裝置固定的弧形槽43可以設置在擺動臂47上,擺動臂47一端通過鉸接軸48鉸接于活動機架42。所述A軸6和B軸7可以機動旋轉,也可以手動旋轉。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1、Y軸方向進給機構2、Z軸方向進給機構3和C軸5、D軸11,12的移動或轉動由自動控制系統控制。權利要求1.一種電火花加工機床的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X軸方向進給機構、Y軸方向進給機構及Z軸方向進給機構;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Y軸方向進給機構彼此疊加放置于機身,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則設置在Y軸方向進給機構上,或者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放置于工作臺、Y軸方向進給機構放置于機身,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則設置在Y軸方向進給機構上,或者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Y軸方向進給機構彼此疊加放置于工作臺,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設置在機身上;在Z軸方向進給機構上還設有繞Z軸旋轉的C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火花加工機床的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C軸設有分度機構,所述分度機構機動控制進給。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火花加工機床的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臺上或者疊加于工作臺的X軸方向進給機構或Y軸方向進給機構上還設有臥式旋轉D軸和/或立式旋轉D軸,該臥式旋轉D軸和/或立式旋轉D軸上裝有回轉體加工電極。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電火花加工機床的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上設有與所述臥式旋轉D軸和/或立式旋轉D軸垂直的切削刀具。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電火花加工機床的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在其端部裝有萬向機構,該萬向機構設有繞X軸旋轉的A軸和/或繞Y軸旋轉的B軸,所述A軸和/或B軸分別由定位裝置固定,所述C軸設置于該萬向機構內。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電火花加工機床的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C軸通過固定機架和活動機架安裝于所述萬向機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火花加工機床的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X軸方向進給機構、Y軸方向進給機構及Z軸方向進給機構;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Y軸方向進給機構彼此疊加放置于機身,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則設置在Y軸方向進給機構上,或者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放置于工作臺、Y軸方向進給機構放置于機身,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則設置在Y軸方向進給機構上,或者所述X軸方向進給機構、Y軸方向進給機構彼此疊加放置于工作臺,而所述Z軸方向進給機構設置在機身上;在Z軸方向進給機構上還設有繞Z軸旋轉的C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朝謀,鄧杰軍,張寶華,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安德數字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