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方斷面鋼絲圈的鋼絲帶截斷裝置,包括執行機構和氣液動力系統兩部分組成,執行機構由安裝架、機嘴、切刀、油壓缸、切刀接頭構成,機嘴設置在安裝架的下部,油壓缸設置在安裝架的上部,切刀通過切刀接頭安裝在油壓缸的活塞桿上,且切刀刀刃和切刀所在的平面a與通過活塞桿中心線L的平面重合,切刀刀刃與機嘴出口相對應,氣液動力系統與油壓缸連接,通過氣液動力系統推動活塞桿上下運動,帶動活塞桿下部的切刀切斷從機嘴出來的鋼絲帶。本發明專利技術裁刀的行程小于10mm,并且能夠封閉運行,徹底消除了安全隱患。裁刀及機嘴的使用壽命是同類裝置的3到5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截斷鋼絲帶的截斷裝置,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截斷方斷面鋼絲圈所用的鋼絲帶的裝置。
技術介紹
X幾一LG系列輪胎鋼絲圈纏繞擠出生產線是用于載重汽車輪胎、工程機械輪胎等方斷面鋼絲圈生產的設備。該設備的切刀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存在操作安全性差、故障率高、噪音大等缺陷,不僅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而且對操作人員的健康和安全造成隱患。其具體分析如下 設備原切刀裝置如圖1所示,由切刀1-1、機嘴2-1、切刀固定架3-1、抬刀氣缸4-1、銷軸5-1和拉力彈簧6-1等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在纏繞盤纏繞達到設定圈數后,抬刀氣缸4的活塞桿迅速縮回,切刀固定架3在彈簧6的拉力的作用下繞銷軸5迅速轉動下落,切刀I依靠高速下落產生的慣性力和彈簧拉力將鋼絲切斷,然后抬刀氣缸活塞桿伸出將切刀抬起,進入切刀的下一個工作循環。這種切刀裝置存在的問題如下 ⑴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由于切刀的行程范圍大(超過120mm)、且受空間位置限制,該部位無法安裝防護罩等安全防護設施,因此在切刀下落和抬起的過程中很容易對員工的人身造成機械傷害。⑵故障點多、故障率高,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每個臺班切刀要動作超過3000次,由于動作頻繁且沖擊力大,經常發生因切刀固定架3、氣缸4的活塞桿頭部和銷軸5等部位磨損超標而造成切刀不能正常工作。⑶維修工作量大,維修費用高,增加生產成本。除了上述故障影響生產外,用銅焊焊接在切刀和機嘴上的合金刀片在頻繁的沖擊作用下也經常發生碎裂,從而增加設備運行費用。⑷在切刀下落、切斷和抬起的工作過程中,產生很大的沖擊噪音,對員工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方斷面鋼絲圈的鋼絲帶截斷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方斷面鋼絲圈的鋼絲帶截斷裝置,包括執行機構和氣液動力系統兩部分組成,執行機構由安裝架、機嘴、切刀、油壓缸、切刀接頭構成,機嘴設置在安裝架的下部,油壓缸設置在安裝架的上部,切刀通過切刀接頭安裝在油壓缸的活塞桿上,且切刀刀刃和切刀所在的平面a與通過活塞桿中心線L的平面重合,切刀刀刃與機嘴出口相對應,氣液動力系統與油壓缸連接,通過氣液動力系統推動活塞桿上下運動,帶動活塞桿下部的切刀切斷從機嘴出來的鋼絲帶。上述方斷面鋼絲圈的鋼絲帶截斷裝置,在油壓缸上還設置有磁力開關,磁力開關與生產線的控制系統連接,生產線的控制系統與氣液動力系統連接。上述方斷面鋼絲圈的鋼絲帶截斷裝置,在切刀對應的安裝架上還設置有切刀擋板,切刀能夠在切刀擋板與安裝架之間在活塞桿的帶動下向上或向下移動。上述方斷面鋼絲圈的鋼絲帶截斷裝置,所述氣液動力系統的主要組成有氣油轉換器、油箱、電磁閥和氣源處理三聯件構成,油壓缸的油壓腔通過油管與氣油轉換器出油端連接,氣油轉換器的進油端通過油管與油箱連接,油壓缸的氣壓腔通過氣管與右側二位五通電磁閥連接,氣源處理三聯件通過左側二位五通電磁閥與氣油轉換器的氣壓艙連接,氣源處理三聯件與右側二位五通電磁閥連接,在氣源處理三聯件的進氣管上還設置有截止閥。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有以下優點 ⑴裁刀的行程小于10mm,并且能夠封閉運行,徹底消除了安全隱患。⑵裁刀及機嘴的使用壽命是同類裝置的3到5倍,一套裝置每年可節約設備運行費用9000余元。⑶裁斷裝置基本沒有故障、免于維護,只需定期向油箱內補充液壓油即可。⑷該裁斷裝置,切刀和機嘴的沖擊被消除,噪聲污染被徹底治理。附圖說明圖1是原切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執行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氣液動力系統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除去安裝框架后的右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2、圖3和圖4所示的一種方斷面鋼絲圈的鋼絲帶截斷裝置,包括執行機構和氣液動力系統兩部分組成,執行機構由安裝架6、機嘴3、切刀1、油壓缸5、切刀接頭4構成,機嘴3設置在安裝架6的下部,油壓缸5設置在安裝架的上部,切刀I通過切刀接頭4安裝在油壓缸的活塞桿8上,且切刀刀刃9和切刀所在的平面a與通過活塞桿中心線L的平面重合,切刀刀刃9與機嘴出口相對應,氣液動力系統與油壓缸5連接,通過氣液動力系統推動活塞桿上下運動,帶動活塞桿下部的切刀切斷從機嘴出來的鋼絲帶。油壓缸和機嘴等的安裝架是一個封閉的整體框架,使得該框架能夠承受裁斷鋼絲帶時油壓缸產生的巨大推力。切刀刀刃在油壓缸活塞桿的中心線上,確保沖擊力通過活塞桿中心面,避免活塞桿受到側向力作用發生偏歪而造成油缸泄漏,同時避免裁刀刃口受到側向力作用而容易損壞。本專利技術在油壓缸上還設置有磁力開關7,磁力開關7與生產線的控制系統接,生產線的控制系統與氣液動力系統連接,油壓缸體上安裝的磁力開關能夠方便的控制活塞的行程,從而可以控制切刀伸出和縮回時的位置,方便切刀的調節。本專利技術在切刀I對應的安裝架上還設置有切刀擋板2,切刀I能夠在切刀擋板2與安裝架6之間在活塞桿8的帶動下向上或向下移動。切刀外側的切刀擋板對切刀起到導向作用,進一步保證油壓缸活塞桿免受側向力作用發生偏歪而造成油缸泄漏和切刀損壞。如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的氣液動力系統的主要組成有氣油轉換器14、油箱15、電磁閥10和氣源處理三聯件11構成,油壓缸5的油壓腔通過油管與氣油轉換器14出油端連接,氣油轉換器14的進油端通過油管與油箱15的儲油艙連接,油壓缸5的氣壓腔通過氣管與右側二位五通電磁閥12連接,氣源處理三聯件11通過左側二位五通電磁閥13與氣油轉換器14的氣壓艙連接,氣源處理三聯件11與右側二位五通電磁閥12連接,在氣源處理三聯件11的進氣管上還設置有截止閥10。采用氣油轉換器實現了用低壓壓縮空氣產生高壓液壓油,避免了微量的高壓液壓油也需要使用一套液壓泵系統的情況發生。本專利技術的工作過程如下將方斷面鋼絲圈的鋼絲帶穿過機嘴,通過氣液動力系統推動活塞桿上下運動,帶動活塞桿下部的切刀切斷從機嘴出來的鋼絲帶。本專利技術中氣、液動力系統工作原理如下 裁斷裝置的動力源為壓縮空氣,在0. SMPa壓縮空氣的作用下,氣油轉換器能夠將液壓油的壓力提升到SMPa或者更高(可通過選用不同升壓比的氣油轉換器來實現)來滿足生產需要,升壓后的高壓油作用于油壓缸,油壓缸在高壓油的作用下完成鋼絲帶的裁斷動作。氣油轉換器的工作原理是 氣油轉換器是由增壓氣缸、增壓油缸,快進氣缸及油箱組成。其原理是利用液體的不可壓縮性;根據力的平衡原理:A1P1=A2P2,(Al,Pl ;大活塞端面積及其所受壓力;A2,P2小活塞端面積及其所受壓力);將兩個面積不等的活塞固聯在一起,其兩端壓力比為P1/P2=A2/A1 ;用壓縮空氣推動大活塞端,小活塞端封閉的液體便成比例的輸出高壓液體,高壓液體作用于油缸活塞上從而達到增壓增力的目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方斷面鋼絲圈的鋼絲帶截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執行機構和氣液動力系統兩部分組成,執行機構由安裝架(6)、機嘴(3)、切刀(1)、油壓缸(5)、切刀接頭(4)構成,機嘴(3)設置在安裝架(6)的下部,油壓缸(5)設置在安裝架的上部,切刀(1)通過切刀接頭(4)安裝在油壓缸的活塞桿(8)上,且切刀刀刃(9)和切刀所在的平面a與通過活塞桿中心線L的平面重合,切刀刀刃(9)與機嘴出口相對應,氣液動力系統與油壓缸(5)連接,通過氣液動力系統推動活塞桿上下運動,帶動活塞桿下部的切刀切斷從機嘴出來的鋼絲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方斷面鋼絲圈的鋼絲帶截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執行機構和氣液動力系統兩部分組成,執行機構由安裝架(6)、機嘴(3)、切刀(I)、油壓缸(5)、切刀接頭(4)構成,機嘴(3)設置在安裝架(6)的下部,油壓缸(5)設置在安裝架的上部,切刀(I)通過切刀接頭 (4)安裝在油壓缸的活塞桿(8)上,且切刀刀刃(9)和切刀所在的平面a與通過活塞桿中心線L的平面重合,切刀刀刃(9)與機嘴出口相對應,氣液動力系統與油壓缸(5)連接,通過氣液動力系統推動活塞桿上下運動,帶動活塞桿下部的切刀切斷從機嘴出來的鋼絲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斷面鋼絲圈的鋼絲帶截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油壓缸上還設置有磁力開關(7),磁力開關(7)與生產線的控制系統連接,生產線的控制系統與氣液動力系統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斷面鋼絲圈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陸軍,何清濱,張軍,趙松善,崔海云,張洪海,陳志高,
申請(專利權)人: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