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摩托車零部件裝配技術,尤其是。
技術介紹
摩托車主擱腳是摩托車上用于駕駛者在行駛時擱腳的構件,由擱腳支架和對稱地套裝在擱腳支架兩端的膠套構成。現有技術中,摩托車主擱腳在裝配時,一般是操作者采用一個鐵榔頭,將兩個膠套分別打入主擱腳的左右兩端,這種裝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①鐵榔頭打膠套會產生反彈,②打入時用力難以控制易傷人,③勞動強度大,④易將膠套打破,產生不良,⑤兩人作業,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和不足,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怎樣提供一種操作簡便,安全性好,裝配質量高,人工成本低,生產效率高的摩托車擱腳膠套裝配方法。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獲取以下結構的壓裝裝置,該裝置包括一個底板,底板上表面豎直向上固定設置有一個側面受力架和一個導向支承架,所述側面受力架與導向支承架相對側固定設置有一個呈L形的固定擱腳定位座,所述導向支承架上端設置有一個呈L形的活動擱腳定位座,固定擱腳定位座和活動擱腳定位座各自具有一個相正對的側向定位面和一個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水平支撐面,所述活動擱腳定位座下端設置有滑槽與導向支承架形成水平滑動配合,所述活動擱腳定位座背離固定擱腳定位座的一側設置有一個氣缸,氣缸下端通過氣缸支承固定在底板上,氣缸伸縮臂前端與活動擱腳定位座連接并用于帶動其水平滑動,所述活動擱腳定位座滑動至與固定擱腳定位座距離最遠時,兩個側向定位面之間距離等于大于擱腳支架加兩個膠套的長度距離,所述活動擱腳定位座滑動至與固定擱腳定位座距離最近時,兩個側向定位面之間距離等于或小于擱腳裝配好后兩端長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摩托車擱腳膠套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獲取以下結構的壓裝裝置,該裝置包括一個底板,底板上表面豎直向上固定設置有一個側面受力架和一個導向支承架,所述側面受力架與導向支承架相對側固定設置有一個呈L形的固定擱腳定位座,所述導向支承架上端設置有一個呈L形的活動擱腳定位座,固定擱腳定位座和活動擱腳定位座各自具有一個相正對的側向定位面和一個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水平支撐面,所述活動擱腳定位座下端設置有滑槽與導向支承架形成水平滑動配合,所述活動擱腳定位座背離固定擱腳定位座的一側設置有一個氣缸,氣缸下端通過氣缸支承固定在底板上,氣缸伸縮臂前端與活動擱腳定位座連接并用于帶動其水平滑動,所述活動擱腳定位座滑動至與固定擱腳定位座距離最遠時,兩個側向定位面之間距離等于大于擱腳支架加兩個膠套的長度距離,所述活動擱腳定位座滑動至與固定擱腳定位座距離最近時,兩個側向定位面之間距離等于或小于擱腳裝配好后兩端長度距離;b、采用上述裝置進行裝配,裝配時,先將一個膠套插入到擱腳支架一端并水平定位到固定擱腳定位座的水平支撐面上,然后將另一個膠套插入到擱腳支架另一端并水平定位到活動擱腳定位座的水平支撐面上,然后啟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摩托車擱腳膠套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獲取以下結構的壓裝裝置,該裝置包括一個底板,底板上表面豎直向上固定設置有一個側面受力架和一個導向支承架,所述側面受力架與導向支承架相對側固定設置有一個呈L形的固定擱腳定位座,所述導向支承架上端設置有一個呈L形的活動擱腳定位座,固定擱腳定位座和活動擱腳定位座各自具有一個相正對的側向定位面和一個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水平支撐面,所述活動擱腳定位座下端設置有滑槽與導向支承架形成水平滑動配合,所述活動擱腳定位座背離固定擱腳定位座的一側設置有一個氣缸,氣缸下端通過氣缸支承固定在底板上,氣缸伸縮臂前端與活動擱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明,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建設·雅馬哈摩托車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