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由以下構件組成:三個轉動座,用于需加工徑向孔的環形件的精確轉動;一個擋板和一個球頭式測桿,用于在環形件上加工徑向孔時首次找正后的重復定位。所述轉動座包括底座、銷軸和軸承,所述擋板由底板和定位板構成,所述球頭式測桿由球頭及與球頭為一體化結構的階梯桿構成,階梯桿中最末端的桿為定位插桿。將三個轉動座相隔等角度放置在需加工徑向孔的環形件的基準孔內或基準外圓柱面之外,并固定在數控銑床的工作臺上,將擋板放置在所確定的第二個徑向孔的正確位置處并固定在數控銑床的工作臺上,操作球頭式測桿則可完成所有徑向孔的加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機加工中使用的分度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數控銑床在大型環形件上加工徑向孔的分度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數控銑床,尤其是加工大型工件的數控龍門銑床,一般未配置分度裝置,當用其在大型環形件上加工徑向孔時,每加工一個徑向孔,不僅需要人工轉動環形件,而且需要找正環型件中心及上端面上每個輔助工藝孔,因此,工人勞動強度大,且轉動零件往往不到位,需要不斷調整和找正,既耗力、耗時,又難以保證加工精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及使用方法,以便用數控銑床在大型環形件上加工徑向孔時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工效和加工精度。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由以下構件組成三個轉動座,用于需加工徑向孔的環形件的精確轉動;一個擋板和一個球頭式測桿,用于在環形件上加工徑向孔時首次找正后的重復定位。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其轉動座包括底座、銷軸和軸承,底座上設置有銷軸安裝孔和軸承安裝槽,銷軸位于底座的銷軸安裝孔內并與底座固連,軸承安裝在銷軸上并位于底座的軸承安裝槽內,其部分外側面伸出所述軸承安裝槽。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其擋板由底板和定位板構成,定位板固定在底板上且與底板垂直,定位板的定位面與底板的一側面平齊。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其球頭式測桿由球頭及與球頭為一體化結構的階梯桿構成,階梯桿中最末端的桿為定位插桿,所述定位插桿與環形件上加工的徑向孔孔徑相匹配。本所述分度裝置的使用方法,其操作如下①將三個轉動座相隔等角度放置在需加工徑向孔的環形件的基準孔內或基準外圓柱面之外,并固定在數控銑床的工作臺上,各轉動座的放置位置應使轉動座中的軸承接觸所述環形件的基準孔內表面或所述環形件的基準外圓柱面;②在所述環形件的對稱中心加工第一個徑向孔,然后將球頭式測桿中的定位插桿插入所加工的第一個徑向孔內,并以球頭式測桿中球頭所處位置的坐標確定第二個徑向孔的正確位置,繼后將擋板放置在所確定的第二個徑向孔的正確位置處并固定在數控銑床的工作臺上,再轉動所述環形件使所述球頭式測桿的球頭靠在擋板中定位板的定位面上,即可進行第二個徑向孔的加工;③當第二個徑向孔加工好后,將球頭式測桿從第一個徑向孔中取出并插入第二個徑向孔內,然后轉動所述環形件使所述球頭式測桿的球頭靠在擋板中定位板的定位面上,即可進行第三個徑向孔的加工;④按照步驟③的操作,將球頭式測桿依次插入剛加工好的徑向孔中,再轉動所述環形件使球頭式測桿的球頭靠在擋板中定位板的定位面上,即可完成所有徑向孔的加工。本專利技術所述分度裝置不僅適用于在無分度裝置的數控銑床上加工大型環形件的徑向孔,也適用于在無分度裝置的數控銑床上加工一般環形件的徑向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試驗表明,使用本專利技術所述分度裝置用數控銑床在大型環形件上加工徑向孔,與不用分度裝置加工相同環形件的徑向孔相比,不僅有效地保證了加工精度,而且工效可提高5 10倍。2、使用本專利技術所述分度裝置,轉動大型環形件變得輕松,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3、本專利技術所述分度裝置結構簡單,加工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廣使用。4、本專利技術所述分度裝置使用簡單,易于操作,只需將球頭式測桿依次插入剛加工好的孔中,再轉動所述環形件使球頭式測桿的球頭靠在擋板中定位板的定位面上,即可完成分度,實現所有徑向孔的加工。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處于使用狀態的一種安裝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處于使用狀態的另一種安裝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中的轉動座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俯視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中的擋板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俯視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中的球頭式測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一轉動座(1_1 :底座、1_2 :軸承、1-3 :銷軸),2一擋板(2_1 :底板、2_2 定位板、2-3 :定位面),3—球頭式測桿(3-1 :球頭、3-2 :過渡桿、3-3 :定位插桿),4一需加工徑向孔的環形件,5—已加工徑向孔。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的結構和使用方法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本實施例中,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由三個轉動座1、一個擋板2和一個球頭式測桿3組成。所述轉動座I的結構如圖3、圖4所示,包括底座1-1、銷軸1-3和軸承1-2,底座1-1用45號鋼制作,其上設置有銷軸安裝孔和軸承安裝槽,銷軸1-3用45號鋼制作,位于底座的銷軸安裝孔內并通過螺釘與底座固連,軸承1-2為滾珠軸承,安裝在銷軸上并位于底座的軸承安裝槽內,其部分外側面伸出所述軸承安裝槽。所述擋板2的結構如圖5、圖6所示,由底板2-1和定位板2-2構成,底板和定位板均用45號鋼制作,定位板2-2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板2-1上且與底板垂直,定位板的定位面2-3與底板的一側面平齊。球頭式測桿3的結構如圖7所示,由球頭3-1及與球頭為一體化結構的階梯桿構成,所述階梯桿為兩階梯桿,位于最末端的桿為定位插桿3-3,位于定位桿與球頭之間的桿為過渡桿3-2,所述定位插桿3-3與環形件上加工的徑向孔孔徑相匹配,所述過渡桿3-2的直徑大于定位插桿的直徑。實施例2本實施例用實施例1所述結構的分度裝置、3000mmX 2000mm的數控龍門銑床在大型環形件(外徑1800mm、高度600mm,基準孔孔徑1600mm)上加工22個均布的徑向孔,孔徑為Φ 16. 018-16. 000mm,相鄰徑向孔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360° +22 = 16。21' 49。所述分度裝置中的球頭式測桿3各部分的尺寸為球頭3-1的球徑為25_,過渡桿3-2的直徑為20mm,過渡桿端面與球頭3-1中心之間的距離為60mm,定位插桿3_3的直徑為16mm,長度為30_。 操作如下①將三個轉動座I相隔等角度放置在需加工徑向孔的環形件的基準孔內并固定在數控銑床的工作臺上,各轉動座I的放置位置應使轉動座中的軸承1-2接觸所述環形件的基準孔內表面(見圖1);②在所述環形件的對稱中心加工第一個徑向孔,然后將球頭式測桿3中的定位插桿3-3插入所加工的第一個徑向孔內,并以球頭式測桿中球頭3-1所處位置的坐標確定第二個徑向孔的正確位置,繼后將擋板2放置在所確定的第二個徑向孔的正確位置處并固定在數控銑床的工作臺上,再轉動所述環形件使所述球頭式測桿的球頭3-1靠在擋板中定位板的定位面2-3上,即可進行第二個徑向孔的加工(見圖1);③當第二個徑向孔加工好后,將球頭式測桿3從第一個徑向孔中取出并插入第二個徑向孔內,然后轉動所述環形件使所述球頭式測桿的球頭3-1靠在擋板中定位板的定位面2-3上,即可進行第三個徑向孔的加工(見圖1);④按照步驟③的操作,將球頭式測桿依次插入剛加工好的徑向孔中,再轉動所述環形件使球頭式測桿的球頭3-1靠在擋板中定位板的定位面2-3上,即可完成22個徑向孔的加工。本專利技術布限于上述實施例,也可將三個轉動座I相隔等角度放置在需加工徑向孔的環形件的基準外圓柱面之外,如圖2所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構件組成:三個轉動座(1),用于需加工徑向孔的環形件的精確轉動;一個擋板(2)和一個球頭式測桿(3),用于在環形件上加工徑向孔時首次找正后的重復定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構件組成 三個轉動座(I),用于需加工徑向孔的環形件的精確轉動; 一個擋板(2)和一個球頭式測桿(3),用于在環形件上加工徑向孔時首次找正后的重復定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座包括底座(1-1)、銷軸(1-3)和軸承(1-2),底座(1-1)上設置有銷軸安裝孔和軸承安裝槽,銷軸(1-3)位于底座的銷軸安裝孔內并與底座固連,軸承(1-2)安裝在銷軸上并位于底座的軸承安裝槽內,其部分外側面伸出所述軸承安裝槽。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2)由底板(2-1)和定位板(2-2)構成,定位板(2-2)固定在底板(2-1)上且與底板垂直,定位板的定位面(2-3)與底板的一側面平齊。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頭式測桿(3)由球頭(3-1)及與球頭為一體化結構的階梯桿構成,階梯桿中最末端的桿為定位插桿(3-3),所述定位插桿(3-3)與環形件上加工的徑向孔孔徑相匹配。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用于數控銑床的分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頭式測桿(3)由球頭(3-1)及與球頭為一體化結構的階梯桿構成,階梯桿中最末端的桿為定位插桿(3-3),所述定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翊,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成發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