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化工生產
,特別是涉及。
技術介紹
現國內生產氨基胍碳酸鹽的工藝普遍采用以石灰氮、水合肼、碳酸氫銨或碳酸氫鈉為原料合成,該工藝生產出的氨基胍碳酸鹽含量平均為98%,不能滿足高端產品客戶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措施為 ,其特征在于其工藝過程為首先將水合肼和水混合,升溫至66-68°C后加入單氰胺,混合的溶液再繼續加溫至80°C,然后停止加熱使溶液溫度自然降到75-77°C,保溫4小時,然后加入碳酸氫銨,同時通入二氧化碳氣體,保溫4小時,抽濾、分離、乙醇清洗、干燥即可。上述CO2氣體濃度不小于24%。上述各種物質的量按照化學計量算。本專利技術采用以單氰胺、水合肼和碳酸氫銨為原料生產氨基胍碳酸鹽,同時在其生產過程中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到母液當中進行母液酸堿度的調整,從而提高產品純度。采用該方法生產出的氨基胍碳酸鹽產品純度為98. 5% — 99%。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說明本專利技術。應該理解的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是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而不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與核心內容依據權利要求書加以確定。具體工藝過程為 該生產工藝為批次投料(每批投料制的成品3-3. 5噸),每批投料的具體工藝為向反應釜中加入水(8噸)和水合肼(1. 6噸)升溫至66-68°C,再加入單氰胺(3. 8噸),混合的溶液再繼續加溫至80°C,然后停止加熱使溶液溫度再降到75-77°C,此時保溫4小時,充分反應后將該溶液放到另一反應釜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純度氨基胍碳酸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藝過程為:首先將水合肼和水混合,升溫至66?68℃后加入單氰胺,混合的溶液再繼續加溫至80℃,然后停止加熱使溶液溫度自然降到75?77℃,保溫4小時,然后加入碳酸氫銨,同時通入二氧化碳氣體,保溫4小時,抽濾、分離、乙醇清洗、干燥即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純度氨基胍碳酸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藝過程為首先將水合肼和水混合,升溫至66-68°C后加入單氰胺,混合的溶液再繼續加溫至80°C,然后停止加熱使溶液溫度自然降到75-77°C...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文彥,高尚忠,田永福,
申請(專利權)人:寧夏興平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