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臭氧氣體延緩糧食陳化和霉變的方法。目前臭氧技術大多應用在空氣凈化、食品和水消毒等方面,但目前尚沒有利用臭氧氣體延緩糧食在糧倉中長期儲存時發生陳化和霉變的發明專利技術專利。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組成包括:臭氧氣體發生器,在糧倉底部的送風口處安裝臭氧氣體發生器,當環境溫度高于零度時,利用送風系統將臭氧氣體送入糧倉內,每個糧倉每天連續送入臭氧氣體時間不少于一小時。本方法用于不同類型的糧倉和不同品種糧食的長期保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臭氧氣體延緩糧食陳化和霉變的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臭氧氣體延緩糧食陳化和霉變的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臭氧技術大多應用在空氣凈化、食品和水消毒等方面,目前尚沒有利用臭氧氣體延緩糧食在糧倉中長期儲存時發生陳化和霉變的專利技術專利。隨著我國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給糧食儲存企業帶來新的情況。首先是糧食產量由于種植技術水平的提高而逐年增加,糧食儲存企業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手中的糧食,使糧食庫存越來越大,倉容暴滿;其次是糧食的消費由于膳食結構的調整而逐年減少,糧食市場由過去的供不應求變化為供大于求,庫存糧食大量積壓,儲存周期延長,有的地區已由原來2~3年延長至4~6年,糧食陳化和霉變數量逐漸增大。我國每年因糧食陳化和霉變而造成的浪費和損失為幾百億元。因此如何延緩糧食在儲存期的陳化和霉變,已經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個急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臭氧的殺滅微生物和細菌的特性,延緩糧食陳化和霉變。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用臭氧氣體延緩糧食陳化和霉變的方法,其組成包括:臭氧氣體發生器,在糧倉底部的送風口處安裝臭氧氣體發生器,利用送風系統將臭氧氣體送入糧倉內,每個糧倉每天連續送入臭氧氣體時間不少于一小時,使空氣溫度在0°-15℃,空氣相對濕度在55~75%。上述的用臭氧氣體延緩糧食陳化和霉變的方法,可以多個糧倉使用一個所述的臭氧氣體發生器,各糧倉與所述的臭氧氣體發生器之間通過帶有閥門和儀表的管路相連。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一、從糧食陳化及霉變的的角度來說,糧食和其它生物體一樣,有一定的壽命期。糧食經過一段時間的儲藏,即使安全儲藏,沒有任何發熱霉變等不良變化,也會由于原生質膠體結構松弛,酶的活性與呼吸能力衰退,其種-->用品質和食用品質隨之逐步降低,這種現象叫陳化。糧食表面布滿了各種細菌和微生物在倉儲過程中要消耗糧食本身的養分并發出熱量從而產生糧食的霉變。本專利技術通過送風送氧將溫度控制在0°-15℃,空氣相對濕度在55~75%,殺滅其表面的細菌和微生物,避免陳化和霉變。從糧食陳化及霉變的機理的角度,看本專利技術對糧食霉變的影響:1.生理變化:無論是含胚與不含胚的糧食,主要表現為酶的活性和代謝水平的變化。糧食在儲藏期的生理變化多是在各種酶的作用下進行的,若糧食中酶的活性減弱或喪失,其生理作用亦隨之而減弱停止。各種糧食都有其自身生理變化的規律,大多數品種的糧食經過一年的儲藏后即開始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陳化。米類成品糧陳化比原糧快,粉成品糧陳化比米類成品糧快。例如,稻谷儲藏的初期含有活性較高的過氧化氫酶、α一淀粉酶,隨著儲藏時間的延長,這些酶類的活性就大大減弱,生命力亦下降。根據實際測定,稻谷儲藏三年后,其過氧化氫活性降低五倍,淀粉酶等于零。大米在儲藏期中過氧化氫酶活性喪失,呼吸亦趨于停止。人們常說的陳米煮飯不如新米好吃,就是因為陳米中α一淀粉酶失去了活性,淀粉液化降低所致。本專利技術通過給糧食加氧,增加酶的活性,提高其生命力,從而減緩糧食的陳化。2.糧食物理性質變化:陳化糧食的物理性質變化很大,主要表現為:光澤減退,色澤暗淡,糧粒組織硬化,柔韌性變弱,米質變脆,米粒起筋,身骨收縮,淀粉細胞變硬,細胞膜增強,糊化,吸水力降低,持水力亦下降,米粒破碎,粘性較差,口感有“陳味”。另外,由于陳化的深度與保管時間的長短成正比,儲存時間長短不同,陳化的深度也不同,物理性質變化的程度也隨之不同。一般隔年陳糧,由于水分降低,硬度增加,千粒重減小,容重加大,生命力減弱,雖對儲藏穩定有利,但由于新鮮度減退,發芽力降低,品質下降。本專利技術通過加氧,提高其呼吸水平,增加周圍空氣的濕潤成分,提高糧食的吸水率,減緩陳化。3.糖分的變化對糧食的影響:糧食不論是有氧呼吸或缺氧呼吸,消耗的基質都是葡萄糖。當糧食呼吸旺盛時,除糧食籽粒中葡萄糖被消耗外,其它糖類經過一系列反應,也不斷分解,最后分解為葡萄糖,供呼吸需要,營養-->成分消耗品質下降。脂肪的變化對陳化的影響:糧食中脂肪的含量雖然比較少,但它對糧食陳化變化有著很大的影響。由于脂肪易于水解,游離脂肪酸常在糧食中首先出現。特別是環境條件適應時,儲藏霉菌開始繁殖,分泌出脂肪酶,參加脂肪水解,使糧食中游離脂肪酸增多,糧食陳化加深。陳米中含油酸較多,軟脂酸、亞麻三烯酸少。游離脂肪酸對稻米陳化所起的作用,不僅能使蒸煮品質降低,游離脂肪酸能進一步氧化,產生戊醛、己醛等揮發性羰基化合物而形成難聞的陳米氣味。脂肪的水解往往產生氧化現象,它的氧化物使脂肪酶失去活性。本專利技術有效的抑制了霉菌繁殖,控制了有利脂肪的水解,從而延緩糧食的霉變。淀粉的變化對糧食陳化的影響:新鮮糧食在儲藏初期,由于淀粉酶活躍,淀粉水解為麥芽糖和糊精,粘度較強,蒸煮粘稠,口感味美。繼續儲藏,糊精與麥芽糖繼續水解,還原糖增加,糊精相對減少,粘度下降,糧食開始陳化;如水分大,溫度適宜(25℃~30℃),還原糖繼續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酵解產生乙醇和乳酸,使糧食酸度增加,品質變劣,陳化加深,失去食用價值。本專利技術通過通風有效的調整了還原糖氧化的溫度,進行了有效的處理。蛋白質的變化:表現為蛋白質水解和變性,主要由于物理和生理等因素的影響,引起蛋白質的水解和變性。蛋白質水解后,游離氨基酸上升,酸度增加。蛋白質變性后,空間結構松散,肽鍵展延,非極性基外露,親水基內藏,蛋白質由溶膠變為凝膠,溶解度降低,而產生陳化。本專利技術可以有效的控制蛋白質的水解變性,減少游離氨基酸,避免陳化。糧食陳化及霉變的原因:由于糧食是一種活的有機體,它的陳化和霉變過程既有內部的生理化學變化的原因,又有外部環境儲糧條件的原因。1.自身原因:從糧食自身來看,這種活的有機體的生命力也與其它生物一樣,具有由旺盛到衰弱的新陳代謝過程。新的糧食呼吸作用較強,它是糧食籽粒內進行的一種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這種呼吸是以消耗營養物質(葡萄糖、脂肪、蛋白質)為基礎的,即糖類等物質在酶的作用下進行氧化-->還原反應,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熱量。因此,旺盛的呼吸將造成糧食營養成分的大量消耗,陳化和霉變速度加快。反之,營養物質消耗少,陳化和霉變速度緩慢。另外,糧食水分愈高,品質越差時呼吸強度越高,糧食水分含量低于12.5~14.5%時,糧食處于干燥狀態(自由水基本消失),這時糧食陳化和霉變較慢。當糧食品質較好時,其呼吸強度較低,這時,糧食陳化和霉變較慢。本專利技術通過送風和送養調整糧食的溫度和呼吸頻率,達到延緩陳化和霉變的效果。2.儲存原因:從儲糧條件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1)溫度和濕度的影響。高溫、高濕環境可以促使陳化和霉變的出現和發展,當空氣溫度在15℃以下,空氣相對濕度在55~75%(根據糧食品種確定),糧食處于休眠狀態,可延緩陳化和霉變。(2)雜質和微生物的影響。雜質和微生物多,容易加速糧食的陳化和霉變。(3)保管條件的影響。儲存的倉容不足,設備和技術水平落后,防治措施不健全,也加快了糧食陳化和霉變。(4)庫存糧食大量積壓,使儲藏時間延長,造成積壓陳化和霉變。采用本專利技術通過調溫和送氧在糧食長期儲存時能殺滅糧食表面的各種微生物和細菌,凈化儲糧環境,降低糧食表面溫度,抑制糧食的呼吸和新陳代謝,因此可以防止糧食的陳化和霉變。二、本專利技術是一種新的儲糧技術,不改變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臭氧氣體延緩糧食陳化和霉變的方法,其組成包括:臭氧氣體發生器,其特征是:在糧倉底部的送風口處安裝臭氧氣體發生器,利用送風系統將臭氧氣體送入糧倉內,每個糧倉每天連續送入臭氧氣體時間不少于一小時,使空氣溫度在0°-15℃,空氣相對濕度在55~7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臭氧氣體延緩糧食陳化和霉變的方法,其組成包括:臭氧氣體發生器,其特征是:在糧倉底部的送風口處安裝臭氧氣體發生器,利用送風系統將臭氧氣體送入糧倉內,每個糧倉每天連續送入臭氧氣體時間不少于一小時,使空氣溫度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南凱,
申請(專利權)人:劉南凱,王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93[中國|哈爾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