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磁驅動器,包括動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包括殼體、安裝于殼體內的第一永磁體、第二永磁體、導磁部件和線圈,所述動子一端伸入殼體內,所述線圈環繞所述動子的進入殼體內的一端,所述導磁部件包括疊置于第一永磁體上的第一導磁部件和疊置于第二永磁體上的第二導磁部件。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電磁驅動器,在線圈不通電時,導磁部件可將第二永磁體產生的磁場導引至與第一永磁體產生的磁場疊加,從而增加磁通密度進而增加動定子之間的吸合力,從而使得所述第一永磁體和第二永磁體可用鐵氧體材料制成。當然,所述第一永磁體和第二永磁體也可以采用稀土材料。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電磁驅動器,可用于電路斷路器、電磁開關、電磁閥等場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磁驅動器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磁驅動器。
技術介紹
現有的用于電路斷路器的電磁驅動器通常包括定子、動子和設于定子和動子之間的彈簧。定子通常包括一塊永久磁鐵和一個環形線圈,動子包括鐵芯,定子線圈通電時可驅動動子做線性運動,改變流過線圈的電流方向可改變動子的運動方向,線圈斷電后,通過定子磁鐵的吸力和彈簧的彈力可將動子分別定位于收縮位置和彈出位置,可分別對應斷路器的開和關兩個位置。然而,傳統的電磁驅動器,由于定子磁鐵設置的局限性,當動子處于收縮位置時,動定子之間的吸合力不是足夠強,尤其是采用鐵氧體磁鐵材料時,動定子之間的吸合力往往難以滿足設計需要。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新型的可改善動定子之間的吸合力的電磁驅動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磁驅動器,包括動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包括殼體、安裝于殼體內表面的第一永磁體和第二永磁體、導磁部件和線圈,所述動子一端伸入殼體內,所述線圈環繞所述動子的進入殼體內的一端,所述導磁部件包括疊置于第一永磁體上的第一導磁部件和疊置于第二永磁體上的第二導磁部件。優選地,所述第一永磁體設于殼體的端部內側,第一永磁體的極化方向與動子的運動方向平行。優選地,所述第二永磁體設于殼體的側壁內側,第二永磁體的極化方向與動子的運動方向垂直。優選地,所述線圈位于動子與第二導磁部件之間。優選地,所述第二永磁體為環形??蛇x地,所述殼體為長方體狀,包括頂壁、底壁及連接頂壁與底壁的兩相對側壁,所述第二永磁體包括一對內表面為弧面的永久磁鐵,所述永久磁鐵的外表面分別固定于所述殼體側壁的內表面。優選地,所述永久磁鐵的外表面為平面,磁鐵的兩周向端的厚度大于中間部位的厚度。優選地,所述第一永磁體和第二永磁體由鐵氧體材料制成??蛇x地,所述第一永磁體由稀土材料制成,第二永磁體由稀土或鐵氧體材料制成;或所述第一永磁體由鐵氧體材料制成,第二永磁體由稀土材料制成。優選地,一彈性元件設置于動子與第二導磁部件之間。優選地,所述殼體由導磁材料制成。本專利技術所舉實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線圈不通電時,導磁部件可將第二永磁體產生的磁場導引至與第一永磁體產生的磁場疊加,從而增加磁通密度進而增加動定子之間的吸合力。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專利技術的特征以及
技術實現思路
,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專利技術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專利技術加以限制。附圖說明附圖中: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電磁驅動器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的剖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的電磁驅動器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圖3的電磁驅動器的剖視示意圖;圖5為圖3的電磁驅動器的定子的底部示意圖,圖中移除了殼體底壁和第一永磁體以便清楚地顯示內部結構;圖6為圖3的電磁驅動器的磁力線分布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將使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顯而易見。請參閱圖1至圖2,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電磁驅動器,包括定子10和動子30。所述定子10包括殼體12、安裝于殼體12內表面的第一永磁體14和第二永磁體16、導磁部件和線圈18,所述動子30一端32伸入殼體12內,所述線圈18環繞所述動子30的進入殼體12內的一端32,所述導磁部件包括疊置于第一永磁體14上的第一導磁部件20和疊置于第二永磁體16上的第二導磁部件22。一彈性元件24設置于動子30與定子10之間。具體地,所述殼體12為圓筒形,一端封閉,另一端開口,所述動子30一端從殼體12的開口端沿殼體12軸向伸入殼體12內。一端蓋26封閉所述殼體12的開口端,所述動子30的另一端穿過所述端蓋26并伸出至端蓋26外,所述動子30沿殼體12軸向可相對殼體12運動。優選地,所述殼體12由導磁材料制成。當然,所述殼體12也可由非導磁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永磁體14為平板狀,固定于殼體12封閉端部的內表面,第一永磁體14為軸向極化,極化方向與動子30的運動方向F平行,所述第二永磁體16為圓環形,固定于殼體12側壁的內表面,第二永磁體16為徑向極化,極化方向與動子30的運動方向F垂直。當所述殼體12由非導磁材料制成時,殼體12的內表面與第一及第二永磁體14、16之間可設置磁回路板。所述第二導磁部件22的形狀與第二永磁體16的形狀基本相同,在本實施例中,為環形。所述第一導磁部件20的朝向動子30的表面中央位置處設一凸臺21,所述凸臺21的外徑基本等于動子30的進入殼體12內的一端32的外徑。所述線圈18為圓環形,纏繞于一線架19(見圖4)上,線架19與殼體12相對固定,線圈18位于動子30與第二導磁部件22之間。所述動子30由導磁材料制成。所述彈性元件24為彈簧,纏繞于動子30的一端32,彈簧的一端抵頂設于動子30一端32的臺階34,另一端套在凸臺21上并抵頂第一導磁部件20的朝向動子30的表面。本專利技術的電磁驅動器的動子30,在線圈18不通電時可被分別定位于第一位置(收縮位置):通過兩永磁體14、16的吸力,動子30被吸住,動子30進入至殼體12內的一端32緊貼第一導磁部件20,彈簧24處于壓縮狀態;和第二位置(彈出位置):彈簧24部分釋放,動子30進入至殼體12內的一端32脫離第一導磁部件20,彈簧24的彈力基本等于兩永磁體14、16對動子30的吸力與動子30的重力之和;在動子30處于彈出位置時,也可使用一限位機構來對動子30進行定位,此時,彈簧24的彈力基本等于兩永磁體14、16對動子30的吸力、動子30的重力及限位機構對動子的作用力之和。線圈18接收脈沖時,產生的電磁力可促使動子30從第一位置運動至第二位置,當線圈18接收反方向的脈沖時,產生的電磁力可促使動子30從第二位置運動至第一位置。本專利技術的電磁驅動器,可用于電路斷路器、電磁開關、電磁閥等場合。在本實施例中,在線圈不通電時,第二永磁體16產生的磁場經由第二導磁部件22、第一導磁部件20被導引至與第一永磁體14產生的磁場疊加,疊加后的磁場再經由第一導磁部件20的凸臺21與動子30發生作用,從而可增加流過動子30的磁通密度進而增加動定子之間的吸合力,尤其是當動子處于收縮位置時增加動定子之間的吸合力,磁力線分布如圖6所示。這樣,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永磁體14和第二永磁體16可由鐵氧體材料制成,從而可大幅降低成本。當然,所述第一永磁體14和第二永磁體16也可以由稀土材料制成,或其中之一由稀土材料制成,其中之另一由鐵氧體材料制成。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導磁部件可以是一體式,即第一導磁部件20與第二導磁部件22一體成型;也可以是分體式,即第一導磁部件20與第二導磁部件22分開成型,再安裝在一起,優選地,第二導磁部件22的軸向末端與第一導磁部件20的朝向動子30的表面兩者之間無間隙,以減小磁阻。所述殼體12除了圓筒形,還可以是非圓的筒形,如橫截面為方形的方筒形等,相應地,所述第二永磁體16和第二導磁部件22的形狀隨所述殼體12的形狀相應變化,以使得所述第二永磁體16的外表面緊貼殼體或磁回路板的內表面,第二導磁部件22的外表面緊貼第二永磁體16的內表面。所述第二永磁體16可以是整體式環形結構,也可以是多塊磁鐵拼成環形,第二導磁部件22亦可以是整體式環形結構,也可以是多塊拼成環形。圖3至圖5所示為另一實施例的電磁驅動器,其與前述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在本實施例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磁驅動器,包括動子和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殼體、安裝于殼體內的第一永磁體、第二永磁體、導磁部件和線圈,所述動子的一端伸入所述殼體內并與所述線圈相對,所述導磁部件包括疊置于第一永磁體上的第一導磁部件和疊置于第二永磁體上的第二導磁部件,所述第一導磁部件和第二導磁部件用于共同將所述第二永磁體產生的磁場導引至與所述第一永磁體產生的磁場疊加。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磁驅動器,包括動子和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殼體、安裝于殼體內的第一永磁體、第二永磁體、導磁部件和線圈,所述動子的一端伸入所述殼體內并與所述線圈相對,所述導磁部件包括疊置于第一永磁體上的第一導磁部件和疊置于第二永磁體上的第二導磁部件,所述第一導磁部件位于第一永磁體與動子端部之間,所述第二導磁部件環繞所述動子并位于第二永磁體與動子之間,所述第一導磁部件和第二導磁部件用于共同將所述第二永磁體產生的磁場導引至與所述第一永磁體產生的磁場疊加并經由所述第一導磁部件與動子發生作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驅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體設于殼體的端部內側,第一永磁體的極化方向與動子的運動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導磁部件的朝向動子的表面中央位置處設有凸臺。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磁驅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體設于殼體的側壁內側,第二永磁體的極化方向與動子的運動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導磁部件與第一導磁部件無間隙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磁驅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環繞所述動子的進入殼體內的一端,并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越,干金云,周垂有,王勇,朱曉寧,
申請(專利權)人:德昌電機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