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開關裝置
,尤其涉及一種蹺板開關。
技術介紹
蹺板開關是一種用途非常廣泛的部件,特別是在家用電器中。目前用在抽油煙機上的蹺板開關的殼體以敞開形式為主, 結構復雜,很難達到防水、防塵等要求,最終直接影響產品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蹺板開關,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結構復雜,很難達到防水、防塵等要求,使用壽命短的缺陷。(二)技術方案為解決所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蹺板開關,包括按鈕上、銅針、殼體、彈片、邊角、中角和底座;所述邊角和中角分別卡接在所述底座的兩側;所述殼體與所述底座卡接并配合形成一空腔;所述彈片設置在所述空腔內,所述中角的一端延伸至空腔內,并與所述彈片鉸接;所述按鈕與所述殼體鉸接;所述銅針卡接固定在所述按鈕的下端,所述銅針的下端延伸至空腔內,與所述彈片相頂;所述彈片一端設置有第一銀觸點,所述邊角上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銀觸點相對應的第二銀觸點。進一步,所述中角包括L形主體部和支撐部,所述支撐部與所述主體部成一角度,所述支撐部上端設置有兩個第一凸起,所述彈片兩側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凹槽。進一步,所述彈片包括左部、中部和右部,兩個所述凹槽分別設置在所述彈片的左部和右部,所述銅針下端與所述彈片的中部相頂。進一步,所述按鈕的兩側分別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帶有一斜角,所述殼體上端設置有與所述轉軸配合的支撐孔。進一步,所述按鈕下端設置有帶有盲孔的第二凸起,所述銅針卡接在所述盲孔內。進一步,所述按鈕頂面是圓弧面。進一步,所述銅針為圓柱形,一端為平面,另一端為錐形。進一步,所述底座呈U字形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蹺板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鈕(1)、銅針(2)、殼體(3)、彈片(4)、邊角(6)、中角(7)和底座(8);所述邊角(6)和中角(7)分別卡接在所述底座(8)的兩側;所述殼體(3)與所述底座(8)卡接并配合形成一空腔(12);所述彈片(4)設置在所述空腔(12)內,所述中角(7)的一端延伸至空腔(12)內,并與所述彈片(4)鉸接;所述按鈕(1)與所述殼體(3)鉸接;所述銅針(2)卡接固定在所述按鈕(1)的下端,所述銅針(2)的下端延伸至空腔(12)內,與所述彈片(4)相頂;所述彈片(4)一端設置有第一銀觸點(5),所述邊角(6)上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銀觸點(5)相對應的第二銀觸點(1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蹺板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鈕(I)、銅針(2)、殼體(3)、彈片(4)、邊角(6)、中角(7)和底座(8); 所述邊角(6)和中角(7)分別卡接在所述底座(8)的兩側; 所述殼體(3)與所述底座(8)卡接并配合形成一空腔(12);所述彈片(4)設置在所述空腔(12)內,所述中角(7)的一端延伸至空腔(12)內,并與所述彈片(4)鉸接; 所述按鈕(I)與所述殼體(3 )鉸接; 所述銅針(2)卡接固定在所述按鈕(I)的下端,所述銅針(2)的下端延伸至空腔(12)內,與所述彈片(4)相頂;所述彈片(4) 一端設置有第一銀觸點(5),所述邊角(6)上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銀觸點(5)相對應的第二銀觸點(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蹺板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角(7)包括L形主體部(13)和支撐部(14),所述支撐部(14)與所述主體部(13)成一角度,所述支撐部(14)上端設置有兩個第一凸起(9),所述彈片(4)兩側設置有與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國祥,陸軍鑌,嚴苗忠,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舜韻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