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著色金屬顏料至少包含:金屬顏料、形成在所述金屬顏料的表面上的無定形氧化硅膜層、形成在所述無定形氧化硅膜層的表面上并且含有除氧化硅之外的金屬氧化物的金屬氧化物層,以及形成在所述金屬氧化物層的表面上的金屬粒子。這種著色金屬顏料的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粒子被形成為直接覆蓋所述金屬氧化物層的一部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出色的終飾外觀的著色金屬顏料,用于制備著色金屬顏料的方法,以及各自含有所述著色金屬顏料的涂料組合物和化妝品。
技術介紹
對于具有出色的設計性能和金屬感的著色金屬顏料,迄今已知的有通過使著色顏料附著至金屬顏料上而制備的著色金屬顏料。在著色金屬顏料中,使用二酮吡咯并吡咯型、喹吖啶酮型、二卩惡嗪型、異吲哚啉酮型、縮合偶氮型、士林(thren)型、芘酮型、茈型、酞酮型、酞菁型等的有機顏料,或無機顏料如氧化鐵或炭黑作為要附著至金屬顏料上的著色顏料。 然而,如上所述的著色金屬顏料具有這樣的缺點附著至金屬顏料的表面上的著色顏料容易由于光在金屬顏料表面上的反射而視覺劣化。為了克服該缺點,需要選擇具有相對出色的耐光性的顏料,如酞菁綠、酞菁藍和氧化鐵,并且因此目前的情況是所得到的著色金屬顏料的設計性能受到限制。同時,關于珠光顏料如云母,已知的是通過將氧化硅、氧化鈦、金屬等的覆蓋膜形成在顏料的表面上以賦予顏料干涉色從而制備的顏料。然而,珠光顏料具有隱蔽力差的缺點,因此當將珠光顏料混合至涂布材料或墨中時珠光顏料不能令人滿意地隱蔽下面的層。為了避免該缺點的目的,作為具有高隱蔽力的金屬顏料,已經公開了通過用由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鈦等制成的干涉膜覆蓋而著色的金屬顏料。然而,作為用于克服以上缺點的方式,該金屬顏料是不足的。日本專利公開號01-110568(專利文獻I)和日本專利公開號02-000669(專利文獻2)公開了用于通過溶膠-凝膠方法使得氧化鈦沉積在金屬顏料的表面上的方法。然而,該方法具有以下缺點不能獲得具有高色度的金屬顏料,并且氧化鈦層被轉化為高活性銳鈦礦相,因此當混合至涂布材料等中時樹脂的劣化加速,從而通常導致耐候性的劣化。日本專利公開號56-120771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公開號01-311176 (專利文獻4)和日本專利公開號06-032994(專利文獻5)公開了通過氣相方法將由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鐵或氧化鈦和碳、金屬、金屬氧化物等制成的復合層形成在金屬顏料的表面上的方法。然而,當采用氣相方法時,需要將金屬顏料流化,提供金屬氧化物的前體,以及通過加熱使金屬氧化物沉積在金屬顏料的表面上。此外,這種沉積方法具有這樣的缺點需要使用特殊的裝置,存在金屬顏料粉塵爆炸的高風險,以及大部分的金屬氧化物前體是高度毒性的并且因此難以操作。日本專利公開號08-209024(專利文獻6)公開了一種多層覆蓋的金屬顏料,所述多層覆蓋的金屬顏料基本上具有雙層結構,并且所述雙層結構包括具有小于或等于1. 8的折射率的無色覆蓋層和具有大于或等于2. 0的折射率的選擇性吸收層。在專利文獻6中,公開了一種方法,其中通過CVD方法(化學氣相沉積方法)或水解溶液中的金屬化合物的方法,而將金屬氧化物層形成在金屬顏料的表面上。然而,作為氣相方法的CVD方法具有上述缺點。此外,將溶液中的金屬化合物水解以形成金屬氧化物層的方法具有這樣的缺點水解反應在含有大量水的堿性或酸性氣氛中進行,并且因此在處理步驟的過程中出現金屬顏料與水之間的反應,導致金屬顏料的聚集或反應的失控。日本專利公開號07-258579(專利文獻7)公開了一種光澤顏料,所述光澤顏料通過將包括含有氧化硅、氧化硅水合物、氧化鋁或氧化鋁水合物的第一層,含有金屬和/或非選擇性吸收金屬氧化物的第二層,以及任選地含有無色或選擇性吸收金屬氧化物的第三層的多層膜涂布至由鋁薄片等制成的背層上而制備。然而,在專利文獻7公開的方法中,第一層的厚度傾向于是非均勻的,因此不能獲 得好的色度。此外,還存在金屬氧化物傾向于在形成第一層的過程中在不沉積在背層的表面上的情況下釋放的問題,反射光由所釋放的金屬氧化物粒子散射,因此不能獲得好的金屬光澤。此外,作為用于在第一層上形成金屬氧化物層的方法,公開了 CVD方法和無電鍍敷方法。然而,在CVD方法中,存在如上所述的問題,并且還存在難以均勻地沉積金屬氧化物層并且通常可能產生其上未附著金屬的粒子的問題。當采用無電鍍敷方法時,還存在難以精細并均勻地沉積金屬氧化物層并且金屬氧化物層以分散的形式不均勻地沉積,從而導致顯現不希望的色度的問題。日本專利公開號2003-049093(專利文獻8)公開了多層透明顏料,該多層透明顏料含有金屬基底材料和各自完全環繞該基底材料的多個層,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個包括由具有小于或等于1.8的折射率的材料制成的無色電介質層和由具有大于1.8的折射率的材料制成的無色電介質層的層疊體,以及選擇性或非選擇性吸收層。日本專利公開號2003-131029 (專利文獻9)公開了一種光學的多層系統,所述多層系統包含金屬基底材料和施加至金屬基底材料的兩個表面或一個表面上的多個層,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個包括由具有小于或等于1. 8的折射率的材料制成的無色電介質層和由具有大于1. 8的折射率的材料制成的無色電介質層的層疊體,以及選擇性或非選擇性吸收層,其中層疊體和選擇性或非選擇性吸收層兩者都不完全環繞金屬氧化物層。日本專利公開號2003-089758(專利文獻10)公開了一種高色度鱗片狀顏料,所述高色度鱗片狀顏料通過使覆蓋有金屬氧化物的金屬-氧化物-覆蓋的鱗片狀基底的整個表面被能夠增強干涉色的半透明金屬薄膜覆蓋以展現干涉色而制備。日本專利公開號2003-041150(專利文獻11)公開了一種高度耐腐蝕的鱗片狀金屬顏料,其特征在于在用磷酸化合物和/或硼酸化合物處理過的鱗片狀金屬基底的表面上具有覆蓋層,所述覆蓋層含有由選自由硅、鋁、鋯、鈦和錫組成的組的金屬制成的水合金屬氧化物。然而,在專利文獻8至11公開的方法中,存在干涉色改變的程度或高色度的顯現方面的限制,因此,難以獲得具有令人滿意的水平的良好設計性能的著色金屬顏料。國際專利公布號2007/094253小冊子(專利文獻12)中公開的著色金屬顏料具有包含以下各項的結構金屬顏料、形成在金屬顏料的表面上的無定形氧化硅膜層、形成在無定形氧化硅膜層的表面上的金屬層,以及形成在金屬層的表面上的金屬粒子,并且該構造使得能夠獲得好的設計性能。然而,在著色金屬顏料中,存在形成在其表面上的金屬粒子的附著狀態不穩定的問題,因此,色調傾向于容易被改變。還存在金屬粒子與無定形氧化硅膜層之間的作為不可避免的組分存在的金屬層未被注冊為化妝品原材料,因此金屬層用于化妝品目的的使用受限的問題。引用清單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號01-110568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公開號02-000669專利文獻3 :日本專利公開號56-120771專利文獻4 :日本專利公開號01-311176 專利文獻5 :日本專利公開號06-032994專利文獻6 :日本專利公開號08-209024專利文獻7 :日本專利公開號07-258579專利文獻8 :日本專利公開號2003-049093專利文獻9 :日本專利公開號2003-131029專利文獻10 :日本專利公開號2003-089758專利文獻11 :日本專利公開號2003-041150專利文獻12 :國際專利公布號2007/094253小冊子專利技術概述技術問題在上述情形下做出本專利技術,并且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著色金屬顏料,所述著色金屬顏料可以以穩定的方式展現寬范圍的多種色彩和富于變化的干涉色,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7.28 JP 2010-1694701.一種著色金屬顏料,所述著色金屬顏料至少包含金屬顏料、形成在所述金屬顏料的表面上的無定形氧化硅膜層、形成在所述無定形氧化硅膜層的表面上并且包含除氧化硅之外的金屬氧化物的金屬氧化物層、以及形成在所述金屬氧化物層的表面上的金屬粒子,其中所述金屬粒子被形成為直接覆蓋所述金屬氧化物層的一部分。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著色金屬顏料,其中所述金屬氧化物層包含選自由Mg、Sn、 Zn、Co、N1、Fe、Zr、Ti和Ce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元素的氧化物。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著色金屬顏料,其中每一個所述金屬粒子都包含選自由Cu、 Ni和Ag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元素。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著色金屬顏料,其中所述無定形氧化硅膜層具有在10至 500nm的范圍內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橋詰良樹,森光太郎,中尾貴之,
申請(專利權)人:東洋鋁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