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了一種壓機,它包括具有一個中心點的平臺(4)、在該平臺上方可上下移動并具有一個中心點的壓塊(5)和在所述平臺和壓塊之間的壓盤(6),處于壓制位置時所述平臺的中心點與所述壓塊的中心點重合并且所述平臺與所述壓塊形成交合部分,所述壓盤(6)包括:固定在所述平臺(4)上相隔距離為d的兩根平行的導軌(9),所述平行導軌(9)的d/2線經過所述平臺的中心點,所述導軌(9)的一端在所述平臺上并且該端部的d/2點距所述平臺中心點的距離至少為d;所述導軌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平臺與所述壓塊形成的交合部分,伸出的長度至少為d;在該導軌間自由移動的尺寸為d的料盤(8)。(*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壓機,它可有利地用于形成氟塑料檢測設備。更具體地說,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制備聚四氟乙烯測試試樣的并較好具有自動進出樣裝置的聚四氟乙烯壓制設備。
技術介紹
在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的性能測試中,制樣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通常需要采用壓機將聚合物試樣壓制成圓片狀以進行各種性能(例如拉伸強度)測試。現有的壓機通常包括固定在上下兩個壓塊之間的壓盤,使用時需要將聚合物試樣放入壓盤,隨后上下移動壓塊將壓盤中的聚合物試樣壓成一定形狀的聚合物塊,釋放壓塊,取出壓制的聚合物塊,隨后進行下一次壓制。上述壓機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安全問題由于需要人工將聚合物試樣置于兩個壓塊之間的壓盤中,并需要人工將制得的聚合物塊試樣從兩個壓塊中取出,因此當壓塊發生誤操作時,哪怕偶爾一次,也會對操作人員的手產生致命的損害。因此,現有技術需要對所述壓機的進樣裝置進行改進,從而一方面消除安全隱患,另一方面提高操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一個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壓機,它具有改進的進樣裝置。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涉及一種壓機,它包括具有一個中心點的平臺、在該平臺上方可上下移動并具有一個中心點的壓塊和在所述平臺和壓塊之間的壓盤,處于壓制位置時所述平臺的中心點與所述壓塊的中心點重合并且所述平臺與所述壓塊形成交合部分,所述壓盤包括固定在所述平臺上相隔距離為d的兩根平行的導軌,所述平行導軌的d/2線經過所述平臺的中心點,所述導軌的一端在所述平臺上并且該端部的d/2點距所述平臺中心點的距離至少為d/2 ;所述導軌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平臺與所述壓塊形成的交合部分,伸出的長度至少為d ;和在該導軌間自由移動的尺寸為d的料盤;在導軌和料盤上的第一卡口,該第一卡口能確保所述料盤的中心與所述平臺的中心點重合;和在所述導軌和料盤上的第二卡口,該第二卡口能確保該料盤整體露出平臺與所述壓塊形成的交合部分。本技術壓機在進出樣時用推 拉桿送樣,避免了人工直接用手放置模具帶來的安全性問題,同時規避了放置位子不當造成了質量問題。各層壓塊的模具放置采取了交叉位子設計,保證了即使人手留在模具放置區在開動壓機時也不會發生安全事故。并可提高進樣速度,提升壓機的使用效率。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技術。附圖中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個較好實例的壓機的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一個較好實例的壓盤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另一個較好實例的壓盤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圖1是本技術壓機的一個較好實例的示意圖,本技術壓機包括機身1、機架2、液壓系統3,平臺4和壓塊5,壓盤6 (圖中未表示)置于所述平臺4和壓塊5之間。圖1所示的壓機可同時壓制3個試樣,其中的一個壓塊5構成了其上方的另一個壓塊的平臺,但是同時壓制多個試樣并非是本技術所必須的。在本技術的一個較好實例中,所述壓機僅包括一個平臺4和一個壓塊5,從而僅可壓制一個試樣。本技術的平臺4和壓塊5均具有一個中心點,處于壓制狀態時所述料盤的中;點、壓塊的中心點和平臺的中;點相重合。在本技術中,術語“壓制狀態”或“壓制位置”是指平臺4和壓塊5通過壓盤6的料盤8相接觸,并且所述平臺4、壓塊5和料盤8的中心點相重合,從而通過平臺4和壓塊5之間的壓力將料盤8中的聚合物試樣壓制成用于測試的試樣。在本技術中,術語“松弛狀態”是指平臺4與壓塊5相分離,從而料盤8可在導軌9之間自由滑動。 在一個實例中,本技術壓機包括具有一個中心點并任選地可上下移動的平臺4、在該平臺上方可上下移動并具有一個中心點的壓塊5和在所述平臺和壓塊之間的壓盤6,處于壓制狀態時所述平臺的中心點與所述壓塊的中心點重合并且所述平臺與所述壓塊形成交合部分。在本技術中,術語“所述平臺與所述壓塊形成的交合部分”是指當處于壓制狀態時,所述壓塊平面在所述平臺平面上形成的投影部分。本技術壓機包括壓盤6。如圖2所示,所述壓盤6包括固定在所述平臺上相隔距離為d的兩根平行的導軌9。所述導軌的材料無特別的限制,只要不影響聚合物試樣的壓制即可。適用的導軌材料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不銹鋼、銅、鋁、鐵、熱固性塑料等。適用的導軌9的形狀無特別的限制,只要所述料盤8能在該導軌間自由移動即可。在本技術的一個實例中,所述導軌9的形狀與在其中自由滑動的料盤的邊緣的形狀相配合,使所述料盤8能穩定地在導軌之間自由滑動。在本技術的一個實例中,所述導軌9是兩根槽鋼,所述料盤8卡在該槽鋼的槽中自由滑動。所述兩根導軌9平行放置,兩者相距的距離d取決于料盤的尺寸。所述兩根平行導軌9的中心線(即距任一導軌d/2距離并于導軌相平行的線)經過所述平臺4的所述中心點,這樣設置的目的是確保所述料盤8的中心能與所述平臺4的中心點相重合。所述導軌9的一端在所述平臺4上并且該端部的d/2點距所述平臺中心點的距離至少為d/2,較好至少為d。在本技術中,術語“導軌端部的d/2點”是指兩根等長導軌9的頂端連線的中點。在本技術中,該中點(即導軌端部的d/2點)距所述平臺4的所述中點的距離至少為d/2,較好至少為d。這樣設置的目的是留出足夠的空間以便確保料盤8的中點能與所述平臺4的所述中點相重合。所述導軌9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平臺4與所述壓塊5形成的交合部分,伸出的長度至少為d。在本技術中,所述“伸出的長度”是指在伸出端兩根平行導軌9中的任意一根距所述交合部分邊緣(或者處于壓制狀態時,所述壓塊5平面在所述平臺4平面上形成的投影部分的邊緣)的距離,當在該伸出端兩根導軌9形成的所述距離不相等時,該伸出的長度是指兩種距離中的較短距離。這樣設置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料盤8能整體伸出所述交合部分,以確保裝料或者卸料時操作人員的手不會受到誤操作的威脅。本技術的壓盤6還包括在所述導軌間自由移動的尺寸為d的料盤8。在本技術中,所述“料盤的尺寸”是指該料盤在兩根導軌之間的尺寸(或稱橫向尺寸),而平行與料盤方向的尺寸無特別的限制,只要它能滿足在壓制狀態該料盤的中心能與平臺4的中心相重合,而在松弛狀態它可整體露出重合部分即可。在本技術的一個較好實例中,所述料盤的形狀選自外徑為d的圓盤、邊長為d的正方形料盤、橫向尺寸為d縱向尺寸小于d的長方形料盤等。所述料盤的高度無特別的限制,只要能確保聚合物試樣的壓制即可。所述料盤的材料無特別的限制,可以是本領域已知的任何材料,例如,可以是不銹鋼、銅、鋁、鐵、熱固性塑料等。為了將所述料盤在導軌上固定就位,在本技術的一個實例中,在導軌和料盤上各自設置相嚙合的第一卡口,該第一卡口能確保所述料盤的中心與所述平臺的中心點重合,以便固定壓制時試樣的位置。所述相嚙合的第一卡口的具體技術手段無特別的限制。可以是本領域已知的任何技術手段。在本技術的一個實例中,所述第一卡口包括在所述料盤或者所述導軌中沿垂直于料盤8移動方向的方向上彈性壓縮的小鋼球以及在所述導軌或者所述料盤上用于容納部分所述小鋼球的圓孔。當移動到位時,所述被彈性壓縮的小鋼球彈出,卡在所述圓孔中。為了將所述料盤在導軌上固定就位,在本技術的一個實例中,在所述導軌和料盤上設置相嚙合的第二卡口,該第二卡口能確保該料盤整體露出平臺與所述壓塊形成的交合部分。所述相嚙合的第二卡口的具體技術手段無特別的限制。可以是本領域已知的任何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壓機,它包括具有一個中心點的平臺(4)、在該平臺(4)上方可上下移動并具有一個中心點的壓塊(5)和在所述平臺和壓塊之間的壓盤(6),處于壓制位置時所述平臺(4)的中心點與所述壓塊(5)的中心點重合并且所述平臺(4)與所述壓塊(5)形成交合部分,所述壓盤(6)包括:?固定在所述平臺(4)上相隔距離為d的兩根平行的導軌(9),所述平行導軌(9)的d/2線經過所述平臺的中心點,所述導軌(9)的一端在所述平臺上并且該端部的d/2點距所述平臺中心點的距離至少為d/2;所述導軌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平臺與所述壓塊形成的交合部分,伸出的長度至少為d;?在該導軌間自由移動的尺寸為d的料盤(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壓機,它包括具有一個中心點的平臺(4)、在該平臺(4)上方可上下移動并具有一個中心點的壓塊(5)和在所述平臺和壓塊之間的壓盤(6),處于壓制位置時所述平臺(4)的中心點與所述壓塊(5)的中心點重合并且所述平臺(4)與所述壓塊(5)形成交合部分,所述壓盤(6)包括 固定在所述平臺(4)上相隔距離為d的兩根平行的導軌(9),所述平行導軌(9)的d/2線經過所述平臺的中心點,所述導軌(9)的一端在所述平臺上并且該端部的d/2點距所述平臺中心點的距離至少為d/2 ;所述導軌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平臺與所述壓塊形成的交合部分,伸出的長度至少為d ; 在該導軌間自由移動的尺寸為d的料盤(8)。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機,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在所述導軌(9)和料盤(8)上的第一卡口,該第一卡口能確保所述料盤(8)的中心與所述平臺(4)的中心點重合。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機,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在所述導軌(9)和料盤(8)上的第二卡口,該第二卡口能確保該料盤(8)整體露出平臺(4)與所述壓塊(5)形成的交合部分。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盤(8)還帶有一個手柄(7)。5.如權利要求4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世新,陸雯,黃榮翔,杜慶華,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三愛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