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壓球系統,包括第一螺旋輸送機、第一攪拌機、第二螺旋輸送機、第二攪伴機、第三螺旋輸送機、壓球機,所述第一攪拌機的煤粉進料口通過第一螺旋輸送機與煤粉倉的出料口連接,所述第一攪拌機上還設有粘合劑進料口,所述第二螺旋輸送機的進料口與第一攪拌機的出料口連接,所述第二螺旋輸送機的出料口與所述第二攪拌機的進料口連接,所述第三螺旋輸送機的進料口與第二攪拌機的出料口連接,所述第三螺旋輸送機的出料口與所述壓球機的進料口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壓球系統具有壓球質量高、環境污染小的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煤炭加工輔助設備
,特別涉及一種攪拌輸送物料的壓球系統。
技術介紹
在煤產品生產過程中,傳統的攪拌壓球線中,采用的是皮帶喂料輸送物料,將煤粉倉的物料輸送到壓球機中,由壓球機對添加了粘合劑的煤粉進行壓球成型,這種輸送方式由于在輸送過程中僅僅是物料的傳遞,并沒有進行相應的攪拌,會出現煤粉與粘合劑無法充分混合均勻,而且由于是皮帶輸送會產生大量的揚塵。由此可見,如何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提供一種壓球系統,能夠在運行過程中避免揚塵同時使煤粉與粘合劑粘合較好,這是本領域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攪拌輸送物料的壓球系統,能夠在運行過程中避免揚塵地輸送物料,同時改善煤粉與粘合劑的粘合效果,提高壓球質量。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種壓球系統,包括第一螺旋輸送機、第一攪拌機、第二螺旋輸送機、第二攪拌機、第三螺旋輸送機、壓球機,所述第一攪拌機的煤粉進料口通過第一螺旋輸送機與煤粉倉的出料口連接,所述第一攪拌機上還設有粘合劑進料口,所述第二螺旋輸送機的進料口與第一攪拌機的出料口連接,所述第二螺旋輸送機的出料口與所述第二攪拌機的進料口連接,所述第三螺旋輸送機的進料口與第二攪拌機的出料口連接,所述第三螺旋輸送機的出料口與所述壓球機的進料口連接。優選地,所述第二攪拌機為立式攪拌機。優選地,所述第一攪拌機為雙軸攪拌機。優選地,所述第一攪拌機的粘合劑進料口連接一泵送粘合劑的泵體。優選地,還包括尾料回收機構,所述尾料回收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壓球機出料口處的篩分機以及第四螺旋輸送機,所述篩分機對壓球機出料口流出的物料進行篩分,所述第四螺旋輸送機的進料口接收所述篩分機的篩下物料,所述第四螺旋輸送機的出料口與所述壓球機的進料口連接。優選地,所述尾料回收機構還包括第一輸送機、第二輸送機,所述第一輸送機的上料部位于所述壓球機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輸送機的下料部與所述篩分機的進料口導通,所述第二輸送機的的上料部與篩分機的篩上物料出口導通。優選地,所述第一輸送機及第二輸送機均為皮帶輸送機。優選地,所述第一攪拌機中設有入料定量機構。優選地,所述粘合劑進料口處設有粘合劑噴頭。優選地,所述粘合劑噴頭設有定量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壓球系統,由于設置第一攪拌機,對煤粉及粘合劑進行攪拌混合,使之混合均勻,由于設置第二攪拌機可以對攪拌混合后的煤粉及粘合劑混合物進行預擠壓,有利于提高壓球質量,由于采用第一螺旋輸送機、第二螺旋輸送機這種封閉式的輸送機構,一方面能夠避免輸送過程中的揚塵,另一方面,能夠在輸送過程中對煤粉與粘合劑的混合物料進行進一步地的攪拌、混合,也利于提高煤球質量??偟恼f來,本技術的壓球系統具有壓球質量高、環境污染小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壓球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有關附圖標記如下I—煤粉倉;2—第一螺旋輸送機;3—第一攪拌機;4——粘合劑泵;5——第二螺旋輸送機;6—第二攪拌機;7—第三螺旋輸送機;8-壓球機;9——第一輸送機;10——篩分機;11—第四螺旋輸送機;12——第二輸送機。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基本構思是,提供一種壓球系統,采用螺旋輸送機進行物料輸送、攪拌,提高煤粉與粘合劑的混合效果,同時避免輸送過程中的揚塵現象。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壓球系統進行詳細說明。參見圖1,本實施例的壓球系統包括煤粉倉1、第一螺旋輸送機2、第一攪拌機3、第二螺旋輸送機5、第二攪拌機6、第三螺旋輸送機7、壓球機8、第一輸送機9、篩分機10、第四螺旋輸送機11、第二輸送機12,其中第一攪拌機3上設有粘合劑進料口,該粘合劑進料口與一粘合劑泵4連接。第一螺旋輸送機2的進料口與煤粉倉I的出料口連接,第一螺旋輸送機2的出料口與第一攪拌機3的進料口連接,第二螺旋輸送機5的進料口與第一攪拌機3的出料口連接,第二螺旋輸送機5的出料口與第二攪拌機6的進料口連接,第二攪拌機6的出料口與第三螺旋輸送機7的進料口連接,第三螺旋輸送機7的出料口與壓球機8的進料口連接;第一輸送機9的上料部位于壓球機出料口的下方,篩分機10的進料口與第一輸送機9的下料部導通,第四螺旋輸送機11的進料口接收篩分機的篩下物料,第四螺旋輸送機11的出料口與壓球機8的進料口導通;第二輸送機12的上料部接收篩分機的篩上物料。其中,第一螺旋輸送機2設有定量機構,用于控制入料量;第一攪拌機3為雙軸攪拌機,第二攪拌機6為立式攪拌機;第一輸送機9及第二輸送機12均為皮帶輸送機;第一螺旋輸送機2、第二螺旋輸送機5、第三螺旋輸送機7、第四螺旋輸送機11、壓球機8均可選用現有技術中的機器,具體結構此處不再贅述。本實施例中的壓球系統,其工作過程如下先將煤粉儲存在煤粉倉內,通過底部第一螺旋輸送機2輸送給第一攪拌機3,第一攪拌機上蓋的粘合劑入口處設置的粘合劑噴頭向第一攪拌機內定量噴灑粘合劑,煤粉和粘合劑經過第一攪拌機進行預混合,然后再由第二螺旋輸送機和第二攪拌機進一步混合,可達到最佳混合效果?;旌虾蟮拿悍凼紫韧ㄟ^第三螺旋輸送機對其進行預擠壓,然后進入壓球機壓球成型,煤球經第一輸送機送至篩分機篩分,篩下物料由第四螺旋輸送機返回到壓球機,篩上物料由第二輸送機輸送到料場。本實施例的整個系統采用封閉式的螺旋輸送機進行物料輸送,螺旋輸送機具有攪拌擠壓物料和密封等功能,從而既能避免揚塵改善工作環境,又能使壓出來的球質量提高。以上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上述優選實施方式不應視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為準。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內,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壓球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旋輸送機、第一攪拌機、第二螺旋輸送機、第二攪拌機、第三螺旋輸送機、壓球機,所述第一攪拌機的煤粉進料口通過第一螺旋輸送機與煤粉倉的出料口連接,所述第一攪拌機上還設有粘合劑進料口,所述第二螺旋輸送機的進料口與第一攪拌機的出料口連接,所述第二螺旋輸送機的出料口與所述第二攪拌機的進料口連接,所述第三螺旋輸送機的進料口與第二攪拌機的出料口連接,所述第三螺旋輸送機的出料口與所述壓球機的進料口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壓球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旋輸送機、第一攪拌機、第二螺旋輸送機、第二攪拌機、第三螺旋輸送機、壓球機,所述第一攪拌機的煤粉進料口通過第一螺旋輸送機與煤粉倉的出料口連接,所述第一攪拌機上還設有粘合劑進料口,所述第二螺旋輸送機的進料口與第一攪拌機的出料口連接,所述第二螺旋輸送機的出料口與所述第二攪拌機的進料口連接,所述第三螺旋輸送機的進料口與第二攪拌機的出料口連接,所述第三螺旋輸送機的出料口與所述壓球機的進料口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球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攪拌機為立式攪拌機。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球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攪拌機為雙軸攪拌機。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球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攪拌機的粘合劑進料口連接一泵送粘合劑的泵體。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球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尾料回收機構,所述尾料回收機構包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柏榮,
申請(專利權)人:內蒙古國原礦業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