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蓬松纖維棉卷打包機,屬于無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包括機架,在機架上固定一組第一、第二壓爪桿導軌,在一組第一壓爪桿導軌的匯合中心具有前軸承座,在一組第二壓爪桿導軌的匯合中心具有后軸承座;動力機構,設置在機架上;螺桿軸,其一端支承在前軸承座上,中部支承在后軸承座上,另一端與動力機構連接,在螺桿軸上配設連桿螺母;一組壓爪桿,各壓爪桿的一端與第一壓爪桿導軌配合,且還與第二壓爪桿導軌連接、另一端朝著背離機架的方向延伸,其中:在各壓爪桿上鉸接有連桿的一端,而連桿的另一端與連桿螺母鉸接。優點:可以方便運輸,節約倉儲空間,減輕工人的操作強度;保障了后續工藝如針刺或水刺的工藝要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無紡織機械
,具體涉及一種蓬松纖維棉卷打包機。
技術介紹
如無紡織產品生產廠商所知之理,由于出自諸如開松機、梳理機和噴膠棉機的纖維棉網是蓬松的,因此在收卷成筒形體或稱卷狀體后表現為體積龐大,從而給運輸、倉儲乃至搬運造成麻煩,具體表現為在運輸過程中,因一次裝載量少而增加車輛往返次數,使運輸成本顯著提高;在倉儲過程中,因體積大而占用倉儲空間大,提高倉儲成本;在操作者搬運過程中,增加勞動強度并且影響搬運效率。為了消除前述欠缺,業界將前述的收卷成筒形體的纖維棉卷裝入塑料薄膜袋或類似的袋子內,再用負壓裝置例如吸塵器或類似的器材對袋子抽氣,以使纖維棉卷中的空氣逸出,使纖維棉卷密實化。該法雖然簡便易行,但是以負壓方式抽去纖維棉卷內的空氣會嚴重影響纖維的回彈性,對后續工藝例如針刺或水刺極為不利。申請人:作了文獻檢索,中國技術專利授權公告號CN2325204Y推薦的“便攜式棉花充物標準壓實儀”對棉花的壓實具有積極意義,而對于無紡織纖維棉卷的壓實不具有可借鑒的意義,因為纖維棉卷具有一定的門幅,并且如果借鑒該方案壓實,那么同樣會破壞纖維的彈性。針對上述已有技術,本申請人作了有益的設計,終于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并且在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請人廠區作了模擬試驗,結果證明是切實可行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將收卷成卷筒體狀的無紡織纖維中的空氣驅出而藉以顯著縮小體積并節約運輸以及倉儲成本和有利于避免在將卷筒狀的無紡織纖維中的空氣驅出過程中損及纖維彈性而藉以滿足后續工藝要求的蓬松纖維棉卷打包機。本技術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蓬松纖維棉卷打包機,包括一機架,在該機架上并且位于機架上部的一側以輻射狀態固定有一組第一壓爪桿導軌,而在另一側并且在對應于第一壓爪桿導軌的位置固定有一組結構與第一壓爪桿導軌相同的并且數量相等的第二壓爪桿導軌,其中在一組第一壓爪桿導軌的匯合中心具有一前軸承座,而在一組第二壓爪桿導軌的匯合中心具有一后軸承座,前、后軸承座彼此對應;一動力機構,該動力機構設置在所述機架上;一螺桿軸,該螺桿軸的一端轉動地支承在所述前軸承座上,中部轉動地支承在所述的后軸承座上,另一端與所述動力機構傳動連接,并且在該螺桿軸上移動地配設有一連桿螺母,該連桿螺母在螺桿軸上的位置位于前、后軸承座之間;一組數量與所述第一壓爪桿導軌的數量相等的壓爪桿,各壓爪桿朝向所述機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壓爪桿導軌滑動配合,并且還與所述第二壓爪桿導軌樞軸連接,而壓爪桿的另一端朝著背離機架的方向延伸,其中在各壓爪桿上鉸接有一連桿的一端,而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的連桿螺母鉸接。在本技術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動力機構包括電機、第一、第二傳動輪、傳動帶和減速箱,電機固定在所述機架上并且對應于減速箱的下方,第一傳動輪固定在電機的電機軸上,減速箱固定在機架上,第二傳動輪固定在減速箱的減速箱輸入軸上,傳動帶的一端套置在第一傳動輪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傳動輪上,所述的螺桿軸與減速箱的減速相輸出軸傳動連接。在本技術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電機為具有正反轉功能的電機。在本技術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一組第一壓爪桿導軌的長度方向各構成有一導槽,所述的壓爪桿朝向所述機架的一端在穿過導槽后與所述第二壓爪桿導軌樞軸連接。在本技術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連桿螺母的外壁上延伸有一組數量與所述連桿的數量相等的連桿鉸接座,所述連桿的所述另一端與連桿鉸接座連接。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在動力機構帶動螺桿軸運動下使連桿螺母移動,由連桿螺母經連桿帶動一組壓爪桿的遠離機架的一端聚攏或擴散,聚攏時對卷筒狀的無紡織纖維棉卷擠壓,將無紡織纖維棉卷由蓬松變為收縮的密實狀態,不僅可以方便運輸,而且可以節約倉儲空間,并且還可減輕工人的操作強度;由于通過一組壓爪桿以酷似人的手指般的效應對無紡織纖維棉卷施壓,因此不會對纖維的彈性產生影響,保障了后續工藝如針刺或水刺的工藝要求。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實施例結構圖。圖2為本技術的應用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技術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技術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范疇。實施例請參見圖1,給出了一優選使用橫截面形狀呈矩形的矩形管焊接構成的一機架1,以目前由圖1所示的位置狀態為例,在機架I的上部的一側即前側以輻射形態(輻射狀態)固定有一組第一壓爪桿導軌11,在本實施例中,一組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數量為相同長度的八根,并且相鄰第一壓爪桿導軌11之間的間距相等,但是,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數量不應當受到圖示數量的限制,例如既可以最少少至三根,也可以多至八根以上,鑒此不應當由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數量增減而限制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在一組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匯合中心具有一前軸承座111,也就是說各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一端與前軸承座111焊固,而另一端與機架I焊固。前述的匯合中心的概念可以理解為一組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臍,該臍即為前軸承座111。由圖1所示,各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長度方向即自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一端至另一端構成有一導槽112。在機架I的上部的另一側即后側并且在對應于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位置同樣以輻射形態固定有一組第二壓爪桿導軌12,毫無疑問,一組第二壓爪桿導軌12的數量與前述的一組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數量相等。在一組第二壓爪桿導軌12的匯合中心具有一后軸承座121,該后軸承座121與前軸承座111的位置相對應。仍見圖1,給出了一動力機構2,該動力機構2的優選而非絕對限于的結構如下包括電機21、第一、第二傳動輪22、23、傳動帶24和減速箱25,電機21為具有正反轉功能的電機,并且在對應于減速箱25的下方與前述機架I的后側上部固定,第一傳動輪22固定在電機21的電機軸211上,減速箱25在對應于電機21的上方與機架I固定,第二傳動輪23固定減速箱25的減速箱輸入軸251上,該減速箱輸入軸251也可稱為減速箱動力輸入軸,傳動帶24的一端套置在第一傳動輪22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傳動輪23上。在本實施例中,示意在圖中的第一、第二傳動輪22、23均為皮帶輪,相應的傳動帶24為皮帶,然而如果將第一、第二傳動輪22、23改用鏈輪并且將傳動帶24改用傳動鏈條,那么應當視為等效性替代而依然屬于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范疇。依然見圖1,給出的螺桿軸3的一端轉動地支承在前述的前軸承座111上,中部轉動地支承在后軸承座121上,而另一端則與前述的減速箱25的減速箱輸出軸252傳動連接,該減速箱輸出軸252也可稱為減速箱末級動力輸出軸。在螺桿軸3上配設有一連桿螺母31,在螺桿軸3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時,該連桿螺母31便作向前或向后移動。由圖所示,連桿螺母31在螺桿軸3上的位置位于前、后軸承座111、121之間,并且在該連桿螺母31上以間隔狀態固定有一組連桿鉸接座311。請繼續見圖1,給出了數量為八根的一組壓爪桿4,各壓爪桿4朝向機架I的一端在穿過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導槽112后用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蓬松纖維棉卷打包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機架(1),在該機架(1)上并且位于機架(1)上部的一側以輻射狀態固定有一組第一壓爪桿導軌(11),而在另一側并且在對應于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位置固定有一組結構與第一壓爪桿導軌(11)相同的并且數量相等的第二壓爪桿導軌(12),其中:在一組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匯合中心具有一前軸承座(111),而在一組第二壓爪桿導軌(12)的匯合中心具有一后軸承座(121),前、后軸承座(111、121)彼此對應;一動力機構(2),該動力機構(2)設置在所述機架(1)上;一螺桿軸(3),該螺桿軸(3)的一端轉動地支承在所述前軸承座(111)上,中部轉動地支承在所述的后軸承座(121)上,另一端與所述動力機構(2)傳動連接,并且在該螺桿軸(3)上移動地配設有一連桿螺母(31),該連桿螺母(31)在螺桿軸(3)上的位置位于前、后軸承座(111、121)之間;一組數量與所述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數量相等的壓爪桿(4),各壓爪桿(4)朝向所述機架(1)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壓爪桿導軌(11)滑動配合,并且還與所述第二壓爪桿導軌(12)樞軸連接,而壓爪桿(4)的另一端朝著背離機架(1)的方向延伸,其中:在各壓爪桿(4)上鉸接有一連桿(41)的一端,而連桿(41)的另一端與所述的連桿螺母(31)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蓬松纖維棉卷打包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機架(I),在該機架(I)上并且位于機架(I)上部的一側以輻射狀態固定有一組第一壓爪桿導軌(11),而在另一側并且在對應于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位置固定有一組結構與第一壓爪桿導軌(11)相同的并且數量相等的第二壓爪桿導軌(12),其中在一組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匯合中心具有一前軸承座(111),而在一組第二壓爪桿導軌(12)的匯合中心具有一后軸承座(121),前、后軸承座(111、121)彼此對應;一動力機構(2),該動力機構(2)設置在所述機架(I)上;一螺桿軸(3),該螺桿軸(3)的一端轉動地支承在所述前軸承座(111)上,中部轉動地支承在所述的后軸承座(121)上,另一端與所述動力機構(2)傳動連接,并且在該螺桿軸(3)上移動地配設有一連桿螺母(31),該連桿螺母(31)在螺桿軸(3)上的位置位于前、后軸承座(111、121)之間;一組數量與所述第一壓爪桿導軌(11)的數量相等的壓爪桿(4),各壓爪桿(4)朝向所述機架(I)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壓爪桿導軌(11)滑動配合,并且還與所述第二壓爪桿導軌(12)樞軸連接,而壓爪桿(4)的另一端朝著背離機架(I)的方向延伸,其中在各壓爪桿(4)上鉸接有一連桿(41)的一端,而連桿(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范立元,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迎陽無紡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