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護欄。
技術介紹
護欄通常都是由立柱、上橫桿、下橫桿以及豎桿組成,其中上橫桿、下橫桿以及豎桿構成一個護欄單元,而為了保證護欄單元的強度,每個護欄單元的豎桿數量不會過多,通常在15個以內,這樣在使用時,均是將每個護欄單元的上橫桿和下橫桿通過連接件安裝在立柱兩側(如中國專利文獻CN101265694A、CN202108017U等),從而形成一排護欄。這種結構的護欄存在的問題是每個立柱均會突出在上橫桿的上方,這樣會給路人以及機動車駕駛員造成紛繁復雜的感覺。另外,為了便于夜間行車安全,通常需要在護欄上貼有反光涂層,而上述結構的護欄的反光涂層均只能貼在豎桿上,這樣一方面不利于機動車駕駛員的視角,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反光涂層的使用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護欄。實現本技術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護欄,包括外立柱、至少兩個護欄單元以及至少三個底座。所述外立柱包括左外立柱和右外立柱。每個護欄單元包括內立柱、上橫桿、下橫桿以及豎桿。內立柱包括左內立柱和右內立柱。每個護欄單元中的兩個內立柱分別位于每個護欄單元中的所有豎桿的兩側,且兩個內立柱的頂端與所有豎桿的頂端平齊,兩個內立柱的底端低于所有豎桿的底端。所述左外立柱與其相鄰的一個護欄單元的左內立柱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每個護欄單元的右內立柱與其相鄰的一個護欄單元的左內立柱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右外立柱與其相鄰的一個護欄單元的右內立柱固定連接。固定連接在一起的兩個內立柱的下端安裝在同一底座中,固定連接在一起的一個內立柱和一個外立柱的下端也安裝在同一底座中。每個護欄單元中的上橫桿上設有反光涂層。每個護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護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立柱(1)、至少兩個護欄單元(2)以及至少三個底座(3);?所述外立柱(1)包括左外立柱(1?1)和右外立柱(1?2);?每個護欄單元(2)包括內立柱(21)、上橫桿(22)、下橫桿(23)以及豎桿(24);?內立柱(21)包括左內立柱(21?1)和右內立柱(21?2);?每個護欄單元(2)中的兩個內立柱(21)分別位于每個護欄單元(2)中的所有豎桿(4)的兩側,且兩個內立柱(21)的頂端與所有豎桿(4)的頂端平齊,兩個內立柱的底端低于所有豎桿(4)的底端;?所述左外立柱(1?1)與其相鄰的一個護欄單元(2)的左內立柱(21?1)通過螺栓(4)固定連接,每個護欄單元(2)的右內立柱(21?2)與其相鄰的一個護欄單元(2)的左內立柱(21?1)通過螺栓(4)固定連接;所述右外立柱(1?2)與其相鄰的一個護欄單元(2)的右內立柱(21?2)固定連接;?固定連接在一起的兩個內立柱(21)的下端安裝在同一底座(3)中,固定連接在一起的一個內立柱(21)和一個外立柱(1)的下端也安裝在同一底座(3)中。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護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立柱(I)、至少兩個護欄單元(2)以及至少三個底座(3); 所述外立柱(I)包括左外立柱(1-1)和右外立柱(1-2 ); 每個護欄單元(2)包括內立柱(21)、上橫桿(22)、下橫桿(23)以及豎桿(24); 內立柱(21)包括左內立柱(21-1)和右內立柱(21-2); 每個護欄單元(2)中的兩個內立柱(21)分別位于每個護欄單元(2)中的所有豎桿(4)的兩側,且兩個內立柱(21)的頂端與所有豎桿(4)的頂端平齊,兩個內立柱的底端低于所有豎桿(4)的底端; 所述左外立柱(1-1)與其相鄰的一個護欄單元(2)的左內立柱(21-1)通過螺栓(4)固定連接,每...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