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上承重滑軌式平移門,包括上滑軌、下滑軌和設在上滑軌與下滑軌之間的平移門本體,上滑軌的下側開有卡槽,平移門本體上端固定有若干個吊桿,每個吊桿的上端設有能夠沿著卡槽滾動的滾輪,平移門本體的下端固定若干個滑套,滑套內設有能沿著下滑軌滾動的滾動輪,平移門本體的上端與上滑軌、下端與下滑軌的連接都是滾動連接,摩擦阻力小,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開啟和關閉時作用力小,使用方便,穩定可靠的有益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平移門,尤其涉及一種上承重滑軌式平移門。
技術介紹
目前,上承重平移門下部一般參照國家編制的建筑圖集由下導向裝置、下導軌組成,下導向裝置通常為鍍鋅鋼板冷彎或折邊成槽鋼,下導向裝置在下導軌上滑動,由于安裝、變形及風載等原因,門在移動時下導向裝置與下導軌之間產生較大的滑動摩擦,從而導致門移動需要很大的作用力,有時甚至無法開啟和關閉,嚴重影響平移門的正常使用。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2227896U,授權公告日2012年5月23日,公開了一種上承重滑道式電動推拉門門底固定導向座,包括底座、定位板,底座是上表面為平面的金屬板,定位板為弧形金屬板,定位板為兩塊,定位板的立面與底座的上表面固定,且兩塊定位板的凸面間隔相對,在底座上開有螺栓孔。該種機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其不足之處是該種結構中,門在平移的時候導向座與定位板之間仍然是滑動摩擦,安裝誤差、軌道變形和平移門受到風載等各種原因都會導致滑動摩擦力增加,從而導致平移門需要很大的作用力才能開啟和關系,如果滑動摩擦力進一步增大時甚至導致平移門無法開啟和關閉,嚴重影響平移門的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平移門下端與滑軌之間為滑動摩擦,摩擦力大從而導致平移門開啟和關閉需要很大的作用力有時甚至無法開啟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平移門下端與滑軌之間滾動摩擦,摩擦力較小,開啟和關閉更加方便、穩定可靠的上承重滑軌式平移門。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上承重滑軌式平移門,包括上滑軌、下滑軌和設在上滑軌與下滑軌之間的平移門本體,所述的上滑軌的下側開有卡槽,所述的平移門本體上端固定有若干個吊桿,每個吊桿的上端設有能夠沿著卡槽滾動的滾輪,所述的平移門本體的下端固定若干個滑套,所述的滑套內設有能沿著下滑軌滾動的滾動輪。上滑軌通過吊桿承擔整個平移門本體的重量,平移門本體通過滾輪在上滑軌內滾動,平移門本體的下側的滾動套與下滑軌滾動連接,平移門本體的上端、下端都是滾動連接,因此開啟和關閉必要的力比較小,即使因為安裝誤差、風載等作用也不會增大平移門本體與上滑軌、下滑軌之間的滾動摩擦力,因此,該種平移門使用方便、穩定可靠。作為優選,所述的滑套包括上側面、與上側面兩端連接的左側面和右側面,所述的滑套的上側面與所述的平移門本體的下端面連接,所述左側面與右側面的下端向內延伸形成與上側面平行的左延伸面和右延伸面,所述的左延伸面與上側面、右延伸面與上側面之間設有轉軸,所述滾動輪固定在轉軸上,所述的左延伸面與右延伸面之間設有用于卡入下滑軌的導槽,所述的下滑軌的兩側與滾動輪貼合。滑套兩個側面的滾動輪只是和下滑軌兩側貼合,下滑軌在豎直方向對平移門本體沒有支撐作用,因此滑套與下滑軌之間只存在滾動摩擦,平移門的開啟和關閉只需要較小的作用力就能完成,即使因為安裝誤差。風載等因素的影響也不會增加開啟、關閉時的滾動摩擦力。作為優選,所述的左側面、右側面與滾動輪的對應處設有缺口。缺口便于滾動輪的安裝和拆卸,如果滾動輪損壞了,更換起來也更加方便,同時也一定程度的縮小了滑套的寬度。作為優選,所述的滾動輪由銅制成。黃銅做的滾動輪能滿足使用時的強度要求,同時黃銅的硬度較鐵小,滾動時不會損壞下滑軌。并列方案,所述的滾動輪由橡膠制成。滾動輪由橡膠制成,開啟和關閉平移門時噪音小,特別適用于儀表廠或者電聲產品加工廠的使用。并列方案,所述的滾動輪為滾動軸承。滾動軸承自身滾動時阻力小,而且結構強度大。因此,本技術具有開啟和關閉時作用力小,使用方便,穩定可靠的有益效果。附圖說明左側面8圖1為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滑套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滑套與下滑軌配合示意圖。圖中上滑軌I下滑軌2平移門本體3吊桿4滾輪5右側面9左延伸面10右延伸面11轉軸12滾動輪13滑套6上側面7缺口 14固定座15連接體16 導向座17。2和設在上滑軌與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的一種上承重滑軌式平移門,包括上滑軌1、下滑軌下滑軌之間的平移門本體3,上滑軌I的下側開有卡槽,平移門本體3上側的兩端固定有兩個吊桿4,每個吊桿4的上端設有兩個能夠沿著卡槽滾動的滾輪5,滾輪橫向長度大于卡槽的寬度,因此能懸掛在上滑軌上起到支撐整個平移門本體的作用,同時又能沿著上滑軌滾動,平移門本體3的下端固定兩個滑套6,平移門本體的下端位于兩個滑套6之間固定有截面呈U形的槽鋼條,槽鋼條的U形開口側扣在下滑軌上,從而能增強平移門本體承受橫向的載荷,并起到防風、防塵的作用,如圖2所示,滑套6包括上側面7、與上側面兩端連接的左側面8和右側面9,滑套6的上側面7設有連接孔,通過連接孔平移門本體3的下端面螺栓連接,左側面8與右側面9的下端向內延伸形成與上側面平行的左延伸面10和右延伸面11,左延伸面10與上側面7、右延伸面11與上側面7之間設有轉軸12,滾動輪13固定在轉軸12上,滾動輪13可以由銅制成,也可以由橡膠制成,或者采用滾動軸承作為滾動輪使用,本實施例中的滾動輪由橡膠制成,這種滾動輪滾動時的噪音較小,尤其適用于儀表廠或者電聲產品制造廠的使用,左延伸面10與右延伸面11之間設有用于卡入下滑軌2的導槽,左側面8、右側面9與滾動輪13的對應處設有缺口 14,缺口便于滾動輪的安裝和拆卸,如果滾動輪損壞了,更換滾動輪比較方便;下滑軌2的橫截面呈工字型,包括用于和地面連接的固定座15、導向座17以及連接固定座和導向座的連接體16,導向座17通過導槽伸入滑套內,導向座17的兩側面與滾動輪13貼合,工字型結構一方面減少下滑軌的耗材,從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固定座上設有安裝孔和地面安裝固定即可,而不需要增加其它固定結構,安裝時很方便,這樣,平移門本體的上端通過吊桿和滾輪與上滑軌滾動連接,平移門本體的下端通過滑套與下滑軌滾動連接,與現有的滑動連接的平移門比較,滾動連接無論是在開門還是關門,其所需要的作用力遠小于滑動連接的平移門,即使因為安裝誤差、風載等作用也不會導致平移門本體與上滑軌、下滑軌之間的摩擦力大而影響開啟、關閉。因此,本技術具有開啟和關閉時作用力小,使用方便,穩定可靠的有益效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上承重滑軌式平移門,包括上滑軌(1)、下滑軌(2)和設在上滑軌與下滑軌之間的平移門本體(3),所述的上滑軌的下側開有卡槽,所述的平移門本體(3)上端固定有若干個吊桿(4),每個吊桿(4)的上端設有能夠沿著卡槽滾動的滾輪(5),其特征是,所述的平移門本體(3)的下端固定若干個滑套(6),所述的滑套(6)內設有能沿著下滑軌(2)滾動的滾動輪(1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上承重滑軌式平移門,包括上滑軌(I)、下滑軌(2)和設在上滑軌與下滑軌之間的平移門本體(3),所述的上滑軌的下側開有卡槽,所述的平移門本體(3)上端固定有若干個吊桿(4),每個吊桿(4)的上端設有能夠沿著卡槽滾動的滾輪(5),其特征是,所述的平移門本體(3)的下端固定若干個滑套(6),所述的滑套(6)內設有能沿著下滑軌(2)滾動的滾動輪(1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上承重滑軌式平移門,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套(6)包括上側面(7 )、與上側面兩端連接的左側面(8 )和右側面(9 ),所述的滑套(6 )的上側面(7 )與所述的平移門本體(3)的下端面連接,所述左側面(8)與右側面(9)的下端向內延伸形成與上側面平行的左延伸面(10)和右延伸面(11),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舒旭春,李忠友,傅慧平,鞏海亮,姚國慶,汪焱鋒,李寶煥,王鐵平,戚偉峰,沈建明,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恒達鋼構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