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插座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若干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絕緣本體設有收容槽,所述第一端子設有向上凸伸入所述收容槽內的第一接觸部、第一尾部以及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端子設有向下凸伸入所述收容槽內的第二接觸部、第二尾部以及第二連接部,其中,所述插座連接器還包括組裝在絕緣本體上并將第二端子的第二連接部向前抵持在所述絕緣本體后端的擋板,方便了第二端子的組裝與拆卸,改善了插座連接器的高頻性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插座連接器
本技術涉及一種插座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XFP連接器。
技術介紹
已知基于光纖和銅的收發器模塊通常包括SFP(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 XFP (IOG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及 QSFP (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等各種收發器模塊,該等收發器模塊能夠在電子主機設備和外部裝置之間進行通信。電子主機設備內的電路板上通常安裝有插座連接器以供該收發器模塊插接。常見的插座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固定在所述絕緣本體上的前排第一端子及后排第二端子,所述絕緣本體設有供所述收發器模塊插入的收容槽,所述第一端子自前向后組裝在絕緣本體上并設有向上凸伸入所述收容槽內的第一接觸部、延伸出絕緣本體前端的第一焊接尾部以及連接第一接觸部與第一尾部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端子自后向前組裝在絕緣本體上并設有向下凸伸入所述收容槽內的第二接觸部、位于絕緣本體底端的第二焊接尾部以及連接第二接觸部與第二尾部的第二連接部。為保證端子可靠地固持在絕緣本體上,端子的連接部上通常設置若干倒刺,用于與塑膠絕緣本體相干涉配合。然而,帶有倒刺的端子需要借助特殊工具才能將其組裝在絕緣本體上或者從絕緣本體上拆卸下來,非常不方便。倒刺與塑膠絕緣本體相干涉,容易導致塑膠絕緣本體壁厚不均勻,影響阻抗連續性和高頻性能。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設計一種改良的插座連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具有改善高頻性能的電連接器。為實現前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插座連接器,該插座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固定在所述絕緣本體上的若干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絕緣本體設有自前端向后凹設有供收發器模塊插入的收容槽,所述第一端子設有向上凸伸入所述收容槽內的第一接觸部、第一尾部以及連接第一接觸部與第一尾部并設于絕緣本體前端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端子設有向下凸伸入所述收容槽內的第二接觸部、第二尾部以及連接第二接觸部與第二尾部并設于絕緣本體后端的第二連接部,其中,所述插座連接器還包括組裝在絕緣本體上并將第二端子的第二連接部向前抵持在所述絕緣本體后端的擋板。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本體的后端設有若干間隔設置的凸肋以及若干形成于相鄰兩凸肋之間的凹槽,所述第二連接部收容于對應的凹槽內。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自第二接觸部的后端水平延伸的水平部、自水平部的后端向后并向下傾斜延伸的傾斜部以及自傾斜部的下端向下豎直延伸的豎直部,所述每一凸肋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并與所述水平部相對應的第一凸肋、傾斜延伸并與所述傾斜部相對應的第二凸肋以及沿豎直方向延伸并與所述豎直部相對應的第三凸肋,所述擋板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向下 抵持在水平部上的第一抵持部、沿豎直方向延伸并向前抵持在豎直部上的第二抵持部以及位于第一抵持部與第二抵持部之間并傾斜設置以抵持在傾斜部上的第三抵持部。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本體設有自后端向前凹陷并向上貫穿所述絕緣本體的上表面的開槽,所述第一抵持部收容在所述開槽內并與所述絕緣本體的上表面相齊平。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若干第三凸肋上設有沿左右方向相互貫通以將其分成上下兩部分的固持槽,所述第二抵持部設有固持在固持槽內的固持部。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抵持部設有位于固持部上方以收容第三凸肋位于固持槽上方部分的開口。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擋板的兩側設有一對向前延伸并扣持在絕緣本體上的第一扣持部,所述絕緣本體設有一對自后端向前延伸的第一延伸槽以及自第一延伸槽前端向外側延伸的第一^^槽,所述第一扣持部包括收容在第一延伸槽內的第一臂部以及自第一臂部的前端向外側凸伸并扣持在第一卡槽內的第一卡鉤。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擋板設有一對與所述第一扣持部沿上下方向間隔設置并扣持在絕緣本體上的第二扣持部,所述絕緣本體設有一對自后端向前延伸的第二延伸槽以及自第二延伸槽的前端向下延伸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扣持部包括收容在第二延伸槽內的第二臂部以及自第二臂部的前端向下凸伸并扣持在第二卡槽內的第二卡鉤。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兩第二扣持部位于所述兩第一扣持部的下方并且位于所述兩第一扣持部的外側。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鉤與第二卡鉤延伸的方向相互垂直。本技術通過采用擋板將第二端子可靠地固定在絕緣本體上,所述第二端子不與絕緣本體干涉配合,從而方便第二端子的組裝與拆卸,降低整個連接器報廢的可能性,并且也可以實現絕緣本體壁厚均勻,保證阻抗的連續性,提高了插座連接器的高頻性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插座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另一角度的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插座連接器未組裝擋板時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插座連接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5為擋板的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插座連接器部分切除后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見圖1至圖6所示,本技術電連接器100為一種QSFP (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四通道SFP接口)插座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1、組裝于絕緣本體I內的端子模組及固定于絕緣本體I上的絕緣擋板3。請參見圖1至圖3所示的本技術的一種插座連接器100,在本實施例中,該插座連接器100可插接XFP收發器模塊(IOG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在其他實施例中,該插座連接器 100 也可插接 SFP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或 QSFP (Quad SmallForm-factor Pluggable)收發器模塊。該插座連接器100包括絕緣本體1、固定在絕緣本體I上的若干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組裝在絕緣本體I上的擋板4。所述絕緣本體I設有自前端向后凹陷形成用于插入所述收發器模塊的收容槽11, 所述絕緣本體I的后端設有若干間隔設置的凸肋12以及若干形成于相鄰兩凸肋12之間的凹槽18,所述絕緣本體I在若干凸肋12的上方設有自后端向前凹陷并向上貫穿所述絕緣本體I的上表面的開槽13,所述絕緣本體I在凸肋12的兩側設有一對自后端向前延伸的第一延伸槽14、自第一延伸槽14前端向外側延伸的第一卡槽15、一對間隔位于第一延伸槽 14下方并自后端向前延伸的第二延伸槽16以及自第二延伸槽16的前端向下延伸的第二卡槽17。所述第一端子2自前向后組裝在所述絕緣本體I上,其設有向上凸伸入所述收容槽11內用于與收發器模塊相對接的第一接觸部21、向前水平延伸出絕緣本體I前端的第一尾部23、連接第一接觸部21與第一尾部23的第一連接部22以及自第一連接部22向后延伸并與第一接觸部21上下間隔設置的第一插接部24,所述第一插接部24插接在絕緣本體 I內從而將第一端子2更好地固定在絕緣本體I上。所述第二端子3自后向前組裝在所述絕緣本體I上,其設有向下凸伸入所述收容槽11內用于與收發器模塊相對接的第二接觸部31、向后水平延伸的第二尾部33以及連接第二接觸部31與第二尾部33并設于絕緣本體I后端的第二連接部32。所述第二連接部 32收容于對應的凹槽18內,其包括自第二接觸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插座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1)、固定在所述絕緣本體上的若干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所述絕緣本體設有自前端向后凹設有供收發器模塊插入的收容槽(11),所述第一端子設有向上凸伸入所述收容槽內的第一接觸部(21)、第一尾部(23)以及連接第一接觸部與第一尾部的第一連接部(22),所述第二端子設有向下凸伸入所述收容槽內的第二接觸部(31)、第二尾部(33)以及連接第二接觸部與第二尾部并設于絕緣本體后端的第二連接部(3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連接器還包括組裝在絕緣本體上并將第二端子的第二連接部向前抵持在所述絕緣本體后端的擋板(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插座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I)、固定在所述絕緣本體上的若干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所述絕緣本體設有自前端向后凹設有供收發器模塊插入的收容槽(11),所述第一端子設有向上凸伸入所述收容槽內的第一接觸部(21)、第一尾部(23)以及連接第一接觸部與第一尾部的第一連接部(22),所述第二端子設有向下凸伸入所述收容槽內的第二接觸部(31)、第二尾部(33)以及連接第二接觸部與第二尾部并設于絕緣本體后端的第二連接部(3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連接器還包括組裝在絕緣本體上并將第二端子的第二連接部向前抵持在所述絕緣本體后端的擋板(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本體的后端設有若干間隔設置的凸肋(12)以及若干形成于相鄰兩凸肋之間的凹槽(18),所述第二連接部(32)收容于對應的凹槽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自第二接觸部的后端水平延伸的水平部(321)、自水平部的后端向后并向下傾斜延伸的傾斜部(322) 以及自傾斜部的下端向下豎直延伸的豎直部(323),所述每一凸肋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并與所述水平部相對應的第一凸肋(121)、傾斜延伸并與所述傾斜部相對應的第二凸肋 (122)以及沿豎直方向延伸并與所述豎直部相對應的第三凸肋(123),所述擋板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向下抵持在水平部上的第一抵持部(41)、沿豎直方向延伸并向前抵持在豎直部上的第二抵持部(43)以及位于第一抵持部與第二抵持部之間并傾斜設置以抵持在傾斜部上的第三抵持部(42)。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付柯存,顧光新,張倩麗,程毅,
申請(專利權)人:溫州意華通訊接插件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