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超高壓直流輸電換流站CCTV圖像監控系統,解決了由于攝像頭相對刀閘、地刀觸頭的安裝高度及角度所造成的觀測效果差的問題。包括監控后臺和攝像頭,監控后臺和攝像頭之間通過光端機通訊連接,攝像頭為帶有云臺的紅外可調攝像機,云臺球罩上設有雨刷,紅外可調攝像機固定于可遙控的升降桿的頂端,升降桿與驅動裝置連接,升降桿的頂端還安裝有遙控紅外燈,云臺、驅動裝置、遙控紅外燈分別與電源對應電連接,云臺、驅動裝置、遙控紅外燈分別與監控后臺對應通訊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根據觀測需要隨時調整觀測攝像頭的高度和角度,當攝像頭積污嚴重時可隨時對攝像頭進行清污當攝像頭故障時可隨時將升降桿降下,在安全的高度對攝像頭進行故障檢修,而不受直流場設備帶電的條件約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特高壓換流站設備實時視頻監視系統
本技術涉及特高壓直流輸電換流站CCTV圖像監控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特(超)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數量逐漸增多,隨著輸電電壓等級的不斷提高,輸變電設備的尺寸越來越大,以中國南方電網管轄的±800kV云廣特高壓直流工程為例,其直流場部分刀閘、地刀高度達17米以上,且觸頭部位均處于刀閘、地刀的最高點。 由于電壓等級高、觸頭距離地面距離也很高,給運行維護過程中有效確認刀閘、地刀是否分閘、合閘到位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直流場的刀閘、地刀是需要經常分、合的設備,一旦操作過程中分、合閘不到位,會導致接頭接觸電阻增大,刀閘燒毀,地刀無法實現有效接地等嚴重后果。當前已有的變電站視頻監視系統大都采用固定式攝像頭設計,即在設備停電時, 將觀測用的攝像頭牢固安裝于變電站內的龍門架構等部位,并預先敷設好傳輸視頻信號的光纖、電纜等信號傳輸介質將信號傳輸至監視后臺,但該方法應用于特(超)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時有很多弊端1)由于直流場帶電,電壓等級高(500KV、800KV或者更高),為確保與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現有方法下攝像頭可以安裝的位置有限,只能在直流場內龍門架等可靠接地的設備上架設,或安裝于距離地面2-3米的平臺上,采取仰視的視角,這樣導致攝像頭可以觀測的角度有限,觀測效果不佳;2)由于直流場電壓等級高,靜電積污嚴重,攝像頭很容易在數月內由于積污嚴重而無法使用,而現有方法只有在直流場停電時才可以對攝像頭進行清污,對于特(超)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來說,為確保能量可用率,其在一年中直流場停電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往往不到幾天,采用現有方法變電站視頻監視系統的可靠性低, 清污、檢修等維護工作非常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 了由于攝像頭相對刀閘、地刀觸頭的安裝高度及角度所造成的觀測角度不好、可視度不佳以及觀測效果差的問題,同時還解決了在不影響直流系統正常運行情況下的攝像頭清污問題、檢修維護問題以及夜視要求。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特高壓換流站設備實時視頻監視系統,包括監控后臺和攝像頭,監控后臺和攝像頭之間通過光端機通訊連接,攝像頭為帶有云臺的紅外可調攝像機,云臺球罩上設有雨刷,紅外可調攝像機固定于可遙控的升降桿的頂端,升降桿與驅動裝置連接,升降桿的頂端還安裝有遙控紅外燈,云臺、驅動裝置、遙控紅外燈分別與電源對應電連接,云臺、驅動裝置、遙控紅外燈分別與監控后臺對應通訊連接。通過將監視用的攝像頭安裝于一個可遠方遙控操作升降的液壓升降桿的頂端來實現攝像頭監視角度、高度等的實時調整,控制、電源等信號線可隨升降桿的伸縮而圍繞升降桿盤旋,液壓升降桿、攝像頭可在位于遠方的監控后臺進行遙控操作。在直流場需要被監視的SOOkV刀閘、地刀附近滿足安全距離的地點架設可遙控伸縮的金屬升降桿,攝像頭固定于升降桿的頂端。利用該升降桿,運行人員在需要對刀閘、地刀刀口進行監視時,遠方遙控操作將升降桿升起,將紅外可調攝像機舉至17米高度,以達到同刀閘、地刀刀口相平行, 實現最佳的觀察效果。觀察結束,降下升降桿,升降桿收回后,離地面高度只有3米左右。以此來保證最大的安全性。同時,由于升降桿為可升、降的,在攝像機或紅外燈故障需要維護時,不用直流停電,也不需要大型登高作業車進站,運行人員遠方遙控操作將升降桿降下, 就可以實現攝像機的維護,保證了最大的可維護性,間接的提高了本系統的可靠性。為滿足夜視需要,攝像頭為紅外可調攝像機,在頂端同時安裝遙控紅外燈。升降桿和紅外燈的控制均由監控后臺完成,可遠方操作,在需要時由運行人員遙控操作即可。在本系統中,可以通過云臺來實現對攝像機的遠程控制,使得運行人員不用到現場就可以對攝像機進行多角度操作,以滿足不同的拍攝需求,提高錄像質量。考慮到超高壓直流的環境, 感應電的作用容易產生積灰等污穢現象,在云臺球罩有雨刷,可以防止積灰。為滿足夜視的要求,還可以在升降桿上配置防水的LED射燈,可以遠程控制。每一攝像頭通過光端機將采集的視頻影像傳輸至主控室監控后臺,同時還可接入其他遠方監控后臺,實現數據共享或遠程監控,系統還能實現手機、電話、短信、多媒體告警。本技術可有效解決現有變電站視頻監視系統應用于特(超)高壓直流工程中的不足,攝像頭的安裝位置更加靈活,且可根據觀測需要隨時調整觀測攝像頭的高度和角度,當攝像頭積污嚴重時可隨時對攝像頭進行清污,攝像頭故障時可隨時對攝像頭進行維修,而不受直流場設備帶電的條件約束。當出現臺風等極端惡劣天氣時還可以提前將攝像頭降下,防止攝像頭掉落影響特、超高壓直流設備的正常運行。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_監控后臺;2_紅外可調攝像機;3_光端機;4_升降桿;5_匯控柜。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
技術實現思路
作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用于監控的刀閘、地刀為西門子RUHRTAL工廠生產的 ZBF16-412/824+AE BF2型水平翻轉式雙側斷口隔離刀閘及其組合地刀,為戶外敞開式的工作環境。本技術的紅外可調攝像機與SOOkV的帶電部位保持9米以上安全距離,直流場800KV高壓刀閘、地刀在操作過程中是通過動觸頭自身的水平旋轉,將兩端的動觸頭嵌入靜觸頭的凹槽內。其動作行程是同地面水平的,而且刀閘、地刀觸頭附近有直徑達到2米的大型均壓環環繞。在上述的環境下,從光線是直線傳播的理論出發,要達到最佳的監視效果,攝像機必須同被監視物,也就是刀閘、地刀的觸頭保持在同一高度,通過平視的角度,才能達到最佳的觀測效果,使被觀測對象的可視面最高。如圖1所示,本技術包括監控后臺I和帶有云臺的紅外可調攝像機2,監控后臺I和紅外可調攝像機2之間通過光端機3通訊連接,云臺的球 罩上設有雨刷,紅外可調攝像機2固定于可遙控的升降桿4的頂端,升降桿4與驅動裝置連接,升降桿4的頂端還安裝有遙控紅外燈,云臺、驅動裝置、遙控紅外燈分別與電源對應電連接,驅動裝置和電源集成于匯控柜5內,云臺、遙控紅外燈和匯控柜5分別與監控后臺I對應通訊連接。監控后臺I 遠程控制驅動裝置帶動升降桿4的升降,監控后臺I遠程控制云臺轉動使得觀測觸頭位置的紅外可調攝像機2升高至與刀閘刀口 6相同的高度,以達到最佳的觀測角度,實現最好的觀測效果。當升降桿4降落時,可實現攝像頭清污、檢修等工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特高壓換流站設備實時視頻監視系統,包括監控后臺和攝像頭,監控后臺和攝像頭之間通過光端機通訊連接,其特征是:所述攝像頭為帶有云臺的紅外可調攝像機,云臺球罩上設有雨刷,紅外可調攝像機固定于可遙控的升降桿的頂端,升降桿與驅動裝置連接,升降桿的頂端還安裝有遙控紅外燈,云臺、驅動裝置、遙控紅外燈分別與電源對應電連接,云臺、驅動裝置、遙控紅外燈分別與監控后臺對應通訊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特高壓換流站設備實時視頻監視系統,包括監控后臺和攝像頭,監控后臺和攝像頭之間通過光端機通訊連接,其特征是所述攝像頭為帶有云臺的紅外可調攝像機,云臺球罩上設有雨刷,紅外可調攝像機固定于可遙控的升降桿的頂端,升降桿與驅動裝置連接,升降桿的頂端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榮興,宋述波,張志朝,劉茂濤,徐攀騰,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超高壓輸電公司廣州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