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油茶組培苗繁殖用生根培養基,包括1/2~1/8MS+IBA2.4~4.8mg/L+NAA2.2~4.6mg/L。通過上述方案中對MS基本培養基中添加特定濃度的吲哚丁酸和萘乙酸構成的生根培養基對油茶無菌苗進行生根培養,可使得油茶無菌苗的生根率達60~91.4%,平均每株無菌苗可生1.5~3.18根根系,根系長度可達2.8cm左右,獲得的組培苗的根系質量好,從而提高油茶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無性繁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優質木本油料樹種,在我國油茶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其榨取的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對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醫療保健作用,已被聯合國列為重點推廣的健康型高級食用植物油。同時,茶油的副產品茶枯和茶殼可通過綜合利用提取茶皂素、磨制拋光粉和發酵高蛋白飼料等,油茶果殼可生產活性碳和提取鞣料等,因此油茶的附加值高。另外,油茶適應性廣、耐瘠薄,是南方低山、丘陵和崗地很好的經濟林樹種之一,且不與糧棉爭地,具有一年種植,多年收益的特點,被林農稱為“鐵桿莊稼”、“綠色油庫”。因此,發展油茶產業不僅有利于緩解我國食用油長期依賴進口、供需緊張的局面,同時油茶的經濟效益高,可增加農民的收益、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油茶種苗的繁育主要采用扦插育苗、芽苗砧嫁接和低產林高頭換接等無性繁殖技術措施。然而,由于受到油茶優良品種無性系繁殖材料資源有限的限制,加上苗木培育時間長、苗木繁殖系數低等因素影響,難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培育出大量優良無性系苗木,以滿足油茶產業發展的需求,因此,迫切需求提供一種繁殖系數高、移栽成活率高的油茶組培苗的繁殖方法。目前,關于油茶組培苗的繁殖研究較為前沿的報道有名稱為“油茶離體培養誘導再生植株的研究”(畢方鋮等,經濟林研究,第22卷第2期,第5 9頁,2004年)的科技文獻,其公開了以油茶優良無性系湘林4號的莖段、幼胚、子葉在離體條件下進行誘導繁殖,莖段培養以MS為基本培養基,附加6-BA3. Omg/L+NAAl. Omg/L對芽進行誘導,誘導率達到83. 33% ;繼續原培養基上進行繼代培養得到叢生芽,對于幼胚和子葉,附加激素2,4 D2. Omg/L+KTl. Omg/L誘導,`將誘導產生的愈傷組織轉到附加6-BA3. 0mg/L+NAA0. 05mg/L和6-BA2. 5mg/L+IAAl. 5mg/L的培養基上誘導出不定芽,誘導率達到90%以上,且進一步公開了將無菌苗在MS+NAA7. 0mg/L培養基上誘導生根最適,但采用其公開的培養基進行誘導生根獲得的再生苗大多只有一條主根、須根很少,組培苗移栽后生根困難,難以成活,因此,其實質上并未能獲得能夠移栽成活的組培苗。同時,其所配置的誘導培養基中的6-BA、IAA的濃度較高,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誘導生芽的效果并不好。另外,名稱為“一種油茶無性系組培苗高效生根方法”(CN102007867A)的中國專利文獻中公開了如下技術方案油茶無性系組培苗高效生根方法,包括初代培養、繼代培養、壯苗培養和生根培養過程,其中壯苗培養后,需在植物激素IBA1000 4000ppm的溶液中浸泡預處理5 10s,然后接種在生根培養基上培養獲得有根系的油茶組培苗。采用該方案雖然能夠獲得油茶組培苗,但是試驗研究表明,每次無菌苗進行生根接種前都必須更換新的IBA溶液對其進行浸泡,用于浸泡無菌苗的溶液不能重復使用,否則無菌苗極容易發生大面積的感染,造成無菌苗死亡和原料的浪費。同時,其提供的用于繼代培養的培養基只能促進無菌苗進行增殖,而無法促進無菌苗生長(壯苗),因此在其后續階段還需要進行壯苗培養,使得整個組培苗繁殖的工時長。另外,其初代培養中的芽誘導率和生根培養過程中的生根率還是比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油茶組培苗繁殖用生根培養基,提高油茶無菌苗的生根率、且無菌苗生根的根系質量好。其采取的方案為一種油茶組培苗繁殖用生根培養基,其特征在于包括1/2 1/8MS+IBA2. 4 4. 8mg/L+NAA2. 2 4. 6mg/L。通過上述方案中對MS基本培養基中添加特定濃度的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構成的生根培養基對油茶無菌苗進行生根培養,可使得油茶無菌苗的生根率達60 91. 4%,平均每株無菌苗可生1. 5 3. 18根根系,根系長度可達2. 8cm左右,獲得的組培苗的根系質量好,從而提高油茶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其中,MS是指按 照相關標準或手冊或教科書配置的常用于植物組培苗繁殖的基本培養基,1/2 1/8MS是指大量元素為按手冊或標準或教科書中配置的標準MS培養基中大量元素濃度的1/2 1/8倍、微量元素與按手冊或標準或教科書中配置的標準MS培養基中微量元素相同的培養基。IBA2. 4 4. 8mg/L是指配置好后的培養基中的IBA的濃度為2.4 4. 8mg/L,本申請中其他處所采用的上述表述方式均應如此理解。當然,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采用常用的無機鹽、有機物對手冊或標準或教科書中配置MS基本培養基所列舉的原料無機鹽、有機物進行等同替換或小范圍改動某種無機鹽的濃度且對MS基本培養基培養性能不發生大的改變的方案也應屬于本申請中MS基本培養基所指的范圍內。本申請中,優選采用硝酸鉀(KNO3)、硝酸銨(NH4NO3)、硫酸鎂(MgSO4. 7H20)、磷酸二氫鉀(KH2PO4)、氯化鈣(GaCl2)、硫酸鋅(ZnSO4 7H20)、硼酸(H3BO3)、鑰酸鈉(NaMoO4 5H20)、硫酸銅(CuSO4 5H20)、氯化鈷(CoCl2 . 6H20)、碘化鉀(KI)等無機鹽和蔗糖、維生素、氨基酸等有機化合物配置MS基本培養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油茶組培苗的繁殖方法,一種油茶組培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對油茶植株上截取消毒得到的莖段進行初代培養、繼代培養和將繼代培養后的無菌苗進行生根培養,所述生根培養所用的生根培養基為1/2 1/8MS+IBA2. 4 4. 8mg/L+NAA2. 2 4. 6mg/L。通過上述組培方案和生根培養基的相配合作用,可獲得根系質量好的油茶組培苗。本申請中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繼代培養所用的繼代培養基為MS+6-BA0. 6 3.Omg/L+IAAO. 06 1. 5mg/L。所述初代培養所用的初代培養基為MS+6-BA0. 6 1. Omg/L+IAA0. 07 1. 3mg/L。其中,6-BA為細胞分裂素6-芐氨基嘌呤的化學代號,本申請,采用上述繼代培養基對無菌苗進行繼代培養,不僅可實現無菌苗的增殖,同時可實現無菌苗的壯苗處理,不需要后續另外設置壯苗培養進行壯苗,減少油茶組培苗的繁殖周期和配置壯苗接種瓶的操作。同時,為實現組培苗的大量繁殖,可進行一次繼代培養,然后再將一次培養的叢生芽分別截取成含有一個嫩芽的無菌苗進行二次繼代培養,以提高繼代培養的增殖系數。該繁殖方法還包括將生根培養后得到的組培苗移栽至煉苗基質上進行煉苗處理,煉苗基質由28 32重量份鋸屑/稻殼、23 27重量份黃心土、4 6重量份草木灰、28 32重量份東北泥炭、4 6重量份珍珠巖和4 6重量份蛭石混合構成。由于后續的移栽所選用的基質對組培苗移栽的成活率影響巨大,申請人通過長期試驗發現,通過將組培苗移栽至上述煉苗基質中進行煉苗,油茶組培苗能夠健壯生長,成活率高,提高后續油茶苗上山移栽的成活率。具體的截取接種莖段和初代培養、繼代培養、生根培養操作分別為所述的接種莖段是從油茶樹上截取的生長健壯的接種枝,將接種枝上的每片葉片截去3/4 5/6進行清洗消毒后再截去剩余的葉片和接種枝基部,然后按一腋芽一莖段進行截取得到。初代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油茶組培苗繁殖用生根培養基,其特征在于:包括1/2~1/8MS+IBA2.4~4.8mg/L+NAA2.2~4.6mg/L。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油茶組培苗繁殖用生根培養基,其特征在于包括1/2 1/8MS+IBA2. 4 4.8mg/L+NAA2. 2 4. 6mg/L。2.一種油茶組培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對油茶植株上截取消毒得到的接種莖段進行初代培養、繼代培養和將繼代培養后的無菌苗進行生根培養,所述生根培養所用的生根培養基為 1/2 1/8MS+IBA2. 4 4. 8mg/L+NAA2. 2 4. 6mg/L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組培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繼代培養所用的繼代培養基為 MS+6-BA0. 6 3. 0mg/L+IAA0. 06 1. 5mg/L。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組培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代培養所用的初代培養基為 MS+6-BA0. 6 1. 0mg/L+IAA0. 07 1. 3mg/L。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組培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繁殖方法還包括將生根培養后得到的組培苗移栽至煉苗基質上進行煉苗處理,煉苗基質由28 32重量份鋸屑 /稻殼、23 27重量份黃心土、4 6重量份草木灰、28 32重量份東北泥炭、4 6重量份珍珠巖和4 6重量份蛭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越秀,潘新建,周其新,張運斌,趙忠菊,
申請(專利權)人:黃山市林業科學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