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為一種離心分離凈化系統,包括用來存放清洗液的液槽,液槽的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第一輸送泵和進液換熱器的第一進液口,進液換熱器的第二進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第二輸送泵和冷水槽的出水口,進液換熱器的第一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熱水槽的進水口,進液換熱器的第二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離心分離機的進水口,離心分離機的凈液出口通過管路連接液槽的回液口。本發明專利技術使得離心機在清洗液凈化方面得廣泛的使用,同時清洗液也能得到連續的、最有效的凈化,延長清洗液的使用壽命達20倍以上,減少了污水排放量,減少加熱能耗約60%-70%,有效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凈化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可對高溫清洗液進行溫控離心分離的凈化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現代工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汽車、柴油機、煤礦井下的機械設備,在生產和維修過程中對加工工藝和裝配工藝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據國外一些專家調查后發現,影響機械產品質量和壽命的諸多因素中,由于產品在裝配、噴涂、電鍍等工藝前不對產品零件進行清潔,而造成磨損或損壞的情況占較大的比重,為此在發送國家,機械設備在裝配、噴涂、電鍍前都有嚴格的清洗工序,特別是對一些精密的機械產品的清洗要求非常高,例如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等,這樣大大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目前在國內大多企業也對機械設備在安裝前的清洗工序引起了重視,利用高溫清洗液對機械產品進行清洗。眾所周知,清洗液是由一些對環境和人體無益的化學物質配比而成的,那么怎么樣才能減少清洗液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呢?有的企業研發了清洗液凈化系統,這樣可以循環利用清洗液。但現有技術中采用濾網、濾布、濾紙、PE管等方式進行過濾,使清洗也通過過濾介質,從而將污物得以從清洗液中分離。這種方式簡單且過濾范圍廣,不足之處在于過濾介質易堵塞,不方便清洗,從而使過濾耗材的消耗量大,使用成本較高,分離精度低,控制精度多為20-50微米,無法除去浮油。也有的采用沉降分離的方法對清洗液進行凈化,從清洗液進入液箱被泵重新吸入這段時間內,其中較大而重的固體顆粒將受到重力作用沈入箱底而不被泵吸入,從而得以和清洗液分離。這種凈化方式的特點是,設備占地面積大,分離效率低,無法連續生產,加熱能耗大,且無法徹底去除除浮油。清洗液經過以上兩種方式的凈化過程,凈化效果較差,使用壽命短,排放量大,清洗后的機械部件潔凈度控制難度大,容易影響機械產品的質量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凈化系統,它不僅能夠有效的將清洗液中的雜質浮油分離出來外,還能夠使凈化后的清洗液仍然保持一定的高溫。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離心分離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來存放清洗液的液槽,液槽的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第一輸送泵和進液換熱器的第一進液口,進液換熱器的第二進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第二輸送泵和冷水槽的出水口,進液換熱器的第一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熱水槽的進水口,進液換熱器的第二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離心分離機的進水口,離心分離機的凈液出口通過管路連接液槽的回液口。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離心分離機的凈液出口與液槽的回液口連接的管路上設有出液換熱器,所述離心分離機的凈液出口管路經過第三輸送泵連接出液換熱器的第二進液口,熱水槽的出水口管路經過第四水泵連接出液換熱器的第一進液口,出液換熱器的第一出液口管路連接液槽的回液口,出液換熱器的第二出液口管路連接冷水槽的進水口。通過這樣設置能使分離后的清洗液也能達到高溫的目的,并且冷水槽中的水與熱水槽中的水能得以循環利用,節能環保。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出液換熱器的第二出液口與冷水槽的進水口連接的管路上設有冷水機。通過這樣設置保證了高溫清洗液在經過進、出液換熱器換熱后,進入離心機前的溫度穩定在25°C—40°C,保證了離心機的穩定工作溫度。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離心分離機旁邊還設有雜油箱,目的用于存放分離出的雜油,避免環境污染。 一種離心分離凈化系統進行凈化的方法,包括用來存放清洗液的液槽,5(TC —80°C的清洗液通過管路被第一輸送泵輸送至進液換熱器的第一進液口,同時冷水槽中5°C—25°C的冷水通過管路被第二輸送泵輸送至進液換熱器的第二進液口,兩種液體在進液換熱器內進行熱交換,交換后的清洗液溫度降低到25°C — 40°C,然后經過管路流入離心分離機的分離桶進行分離,分離后的凈液經過管路流回液槽,交換后的冷水溫度升高到55 °C—75 °C,并經過管路流入熱水槽。為了能使分離后的清洗液回到液槽時溫度至少保持在45°C—75°C之間,分離后溫度為25°C—40°C的清洗液通過管路被第三輸送泵輸送至出液換熱器,同時熱水槽里儲存的45°C — 75°C的水通過管路被第四輸送泵輸送至出液換熱器內,兩種液體再次進行熱交換,交換后清洗液的溫度升高到45°C—70°C,并經過管路流回液槽,原45°C—75°C的水換熱后降低到25°C—35°C,并經過管路流回冷水槽。作為進一步優化方法,25°C—35°C的水再回到冷水槽的過程中經過冷水機可將溫度降低到5°C—25°C。這樣能使冷水槽的溫度始終保持在較低溫度狀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使得離心機在清洗液凈化方面得廣泛的使用,同時清洗液也能得到連續的、最有效的凈化,延長清洗液的使用壽命達20倍以上,減少了污水排放量,減少加熱能耗約60%-70%,有效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案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液槽4、出液換熱器11、第一輸送泵14、第四輸送泵111、冷水槽112、熱水槽2、進液換熱器5、冷水機12、第二輸送泵3、離心分離泵13、第三輸送泵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對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特征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如圖1所示,一種離心分離凈化系統,包括用來存放清洗液的液槽1,液槽I的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第一輸送泵11和進液換熱器2的第一進液口,進液換熱器2的第二進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第二輸送泵12和冷水槽111的出水口,進液換熱器2的第一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熱水槽112的進水口,進液換熱器2的第二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離心分離機3的進水口,離心分離機3的凈液出口通過管路連接液槽I的回液口。離心分離機3的凈液出口與液槽I的回液口連接的管路上設有出液換熱器4,離心分離機I的凈液出口管路經過第三輸送泵13連接出液換熱器4的第二進液口,熱水槽112的出水口管路經過第四水泵14連接出液換熱器4的第一進液口,出液換熱器4的第一出液口管路連接液槽I的回液口,出液換熱器4的第二出液口管路連接冷水槽111的進水口。通過這樣設置能使分離后的清洗液也能達到高溫的目的,并且冷水槽中的水與熱水槽中的水能得以循環利用,節能環保。出液換熱器4的第二出液口與冷水槽111的進水口連接的管路上設有冷水機5。通過這樣設置能減少能量的損耗。離心分離機3旁邊設有雜油箱32。經過離心分離機3分離出的雜油,通過雜油出口 31用管道引流入雜油箱32。離心分離機的工作原理臟的清洗液持續進入離心分離機入口,并流入分離筒內的碟片分離區。分離筒以高速旋轉,產生強大的離心力。當液體隨著分離筒旋轉時,液體(重液相)和固體顆粒向分離筒的外圍運行,污染的雜油(輕液相)向分離筒的軸心方向移動,并通過導油道流出離心機。顆粒沉淀在分離筒壁上,而凈化后的液體進入通道,并在恒定壓力的作用下離開分離筒。該離心機的分離精度可達I微米,而且,其油水分離的速度是目前同類設備中最快的,而且,它可把懸浮在水體中的游離態雜油同時分離出來,分離的更徹底。一種離心分離凈化系統進行凈化的方法,包括用來存放清洗液的液槽,5(TC —80°C的清洗液通過管路被第一輸送泵輸送至進液換熱器的第一進液口,同時冷水槽中5°C—25°C的冷水通過管路被第二輸送泵輸送至進液換熱器的第二進液口,兩種液體在進液換熱器內進行熱交換,交換后的清洗液溫度降低到25°C — 40°C,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離心分離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來存放清洗液的液槽,液槽的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第一輸送泵和進液換熱器的第一進液口,進液換熱器的第二進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第二輸送泵和冷水槽的出水口,進液換熱器的第一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熱水槽的進水口,進液換熱器的第二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離心分離機的進水口,離心分離機的凈液出口通過管路連接液槽的回液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離心分離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來存放清洗液的液槽,液槽的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第一輸送泵和進液換熱器的第一進液口,進液換熱器的第二進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第二輸送泵和冷水槽的出水口,進液換熱器的第一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熱水槽的進水口,進液換熱器的第二出液口通過管路連接離心分離機的進水口,離心分離機的凈液出口通過管路連接液槽的回液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離心分離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分離機的凈液出口與液槽的回液口連接的管路上設有出液換熱器,所述離心分離機的凈液出口管路經過第三輸送泵連接出液換熱器的第二進液口,熱水槽的出水口管路經過第四水泵連接出液換熱器的第一進液口,出液換熱器的第一出液口管路連接液槽的回液口,出液換熱器的第二出液口管路連接冷水槽的進水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離心分離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換熱器的第二出液口與冷水槽的進水口連接的管路上設有冷水機。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離心分離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分離機旁邊還設有雜油箱。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離心分離凈化系統進行凈化的方法,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殿友,顧智浩,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平延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