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金屬板的圓弧成型工藝,特別涉及一種金屬弧形板的成型工藝。
技術介紹
為了順應市場的需求,現在很多設備都采用特殊材料制成。設備中的弧形板通常 由鋼板切割后,再進行機加工,加工工藝比較復雜,這種成型方法,雖然簡單易行,但是材料被大量浪費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弧形板由鋼板切割后,再進行機加工成型的不足 之處,設計者采用了一種金屬弧形板的成型工藝,該成型工藝工序簡單,成型質量容易控 制,能耗低,節省原材料,操作環境良好,易于批量成型,極大提高生產效率。由此產生了有 益的技術效果,且實用價值較高。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金屬弧形板的成型工藝,通過下列步驟 實現(I)將厚度I 300 mm的金屬原料板,切割成長1000 2000 mm,寛50 300 mm長條形金屬原料板;(2)按I 300塊金屬原料板的長、寛、高尺寸準備6塊與金屬原料板相匹配的碳 鋼工裝板工裝頂板、工裝底板、前工裝板、后工裝板、左工裝板、右工裝板,其中工裝頂板、 工裝底板、前工裝板和后工裝板長度為1500 2200mm作中頻機裝夾用;(3)將I 300塊同規格金屬原料板整齊疊加,安放在工裝底板上,用水壓機將其 上下壓緊,避免板與板之間的空隙,然后用前工裝板、后工裝板、左工裝板和右工裝板夾緊 疊加后的金屬原料板,壓緊后將工裝底板與前工裝板、后工裝板、左工裝板、右工裝板焊接, 前工裝板、后工裝板與左工裝板、右工裝板相互焊接形成工裝箱,蓋上工裝頂板,最后水壓 機再次將工裝頂板與金屬原料板疊面壓緊后,將工裝頂板與前工裝板、后工裝板、左工裝板 和右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金屬弧形板的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將厚度為1~300㎜的金屬原料板[1],切割成長1000~2000㎜,寛50~300㎜長條形金屬原料板[1];(2)按1~300塊金屬原料板[1]的長、寛、高尺寸準備6塊與金屬原料板[1]相匹配的碳鋼工裝板:工裝頂板[2]、工裝底板[5]、前工裝板[4]、后工裝板[7]、左工裝板[6]、右工裝板[3];其中工裝頂板[2]、工裝底板[5]、前工裝板[4]和后工裝板[7]長度為1500~2200mm;(3)將1~300塊同規格金屬原料板[1]整齊疊加,安放在工裝底板[5]上,用水壓機將其上下壓緊,避免板與板之間的空隙,然后用前工裝板[4]、后工裝板[7]、左工裝板[6]和右工裝板[3]夾緊疊加后的金屬原料板[1],壓緊后將工裝底板[5]與前工裝板[4]、后工裝板[7]、左工裝板[6]、右工裝板[3]焊接,前工裝板[4]、后工裝板[7]與左工裝板[6]和右工裝板[3]相互焊接形成工裝箱,蓋上工裝頂板[2],最后水壓機再次將工裝頂板[2]與金屬原料板[1]疊面壓緊后,將工裝頂板[2]與前工裝板[4]、后工裝板[7]、左工裝板[6]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金屬弧形板的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將厚度為I 300mm的金屬原料板[I],切割成長1000 2000 mm,寛50 300 mm 長條形金屬原料板[I];(2)按I 300塊金屬原料板[I]的長、寛、高尺寸準備6塊與金屬原料板[I]相匹配的碳鋼工裝板工裝頂板[2]、工裝底板[5]、前工裝板[4]、后工裝板[7]、左工裝板[6]、右工裝板[3];其中工裝頂板[2]、工裝底板[5]、前工裝板[4]和后工裝板[7]長度為1500 2200mm ;(3)將I 300塊同規格金屬原料板[I]整齊疊加,安放在工裝底板[5]上,用水壓機將其上下壓緊,避免板與板之間的空隙,然后用前工裝板[4]、后工裝板[7]、左工裝板[6] 和右工裝板[3]夾緊疊加后的金屬原料板[I],壓緊后將工裝底板[5]與前工裝板[4]、后工裝板[7]、左工裝板[6]、右工裝板[3]焊接,前工裝板[4]、后工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慈平,余企平,李琴,王芝華,張敬,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華誼集團裝備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