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基于多極電磁鐵的合模力的均勻性的注射成型機。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注射成型機具備:第1固定部件(11),其安裝有定模(15);第1可動部件(12),其安裝有動模(16);第2可動部件(22),其與第1可動部件一同移動;第2固定部件(13),其配設于第1可動部件與第2可動部件之間;及桿(39),貫穿第2固定部件來連結第1可動部件與第2可動部件。第2固定部件及第2可動部件中的一方保持吸附另一方來產生合模力的電磁鐵(49)的多個線圈(48A~48D)。并聯連接多個電流路徑(81A、81B),其包括由以桿的中心線(40)為中心對稱配置且串聯連接的多個線圈構成的線圈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注射成型機。
技術介紹
注射成型機從注射裝置射出熔融樹脂并填充于模具裝置的型腔,并使其固化來成型為成型品。模具裝置由定模及動模構成。模具裝置的閉模、合模及開模通過合模裝置進行。作為合模裝置,廣泛利用使用馬達等驅動源和肘節機構的方式的裝置,但肘節機構的特性上很難變更合模力,響應性或穩定性較差。并且,在肘節機構動作時產生彎矩,安裝模具裝置的安裝面等有可能發生應變。因此,提出有針對模開閉動作使用直線馬達而針對合模動作使用電磁鐵的吸附力的合模裝置。該合模裝置具備固定壓板,其安裝有定模;可動壓板,其安裝有動模;吸附板,其與可動壓板一同移動;后壓板,其配設于可動壓板與吸附板之間;及桿,其貫穿后壓板來連結可動壓板與吸附板。若在后壓板與吸附板之間產生基于電磁鐵的吸附力,則吸附力經桿傳遞至可動壓板,在可動壓板與固定壓板之間產生合模力。近年來,以后壓板及吸附板的薄型化及提高合模力的響應性為目的,提出有以多個線圈將電磁鐵多極化的技術(例如,參考專利文獻I)。由于電磁鐵的線圈數量為多個,因此多個線圈容納部形成于后壓板的吸附面。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29086號公報然而,開始合模時等變更合模力時,通過流過線圈的電流而產生的磁場發生變化,并在線圈產生消除該變化的方向的感應電動勢。感應電動勢根據各線圈的溫度、各線圈與周圍部件(例如其他線圈)的位置關系等發生變化。在各線圈產生感應電動勢時,根據線圈的連接形態,流過各線圈的電流的變化產生差異并基于電磁鐵的吸附力傾斜,因此合模力的均勻性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課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基于多極電磁鐵的合模力的均勻性的注射成型機。為了解決上述目的,基于本專利技術的一方式的注射成型機的特征在于,具備第I固定部件,其安裝有定模;第I可動部件,其安裝有動模;第2可動部件,其與該第I可動部件一同移動;第2固定部件,其配設于所述第I可動部件與所述第2可動部件之間;及桿,貫穿該第2固定部件來連結所述第I可動部件與所述第2可動部件,所述第2固定部件及所述第2可動部件中的一方保持吸附另一方來產生合模力的電磁鐵的多個線圈,并聯連接多個電流路徑,該電流路徑包括由以所述桿的中心線為中心對稱配置且串聯連接的多個所述線圈構成的線圈組。專利技術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基于多極電磁鐵的合模力的均勻性的注射成型機。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基于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閉模時的狀態的圖。圖2是表不基于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開模時的狀態的圖。圖3是表示電磁鐵的線圈的配置及連接形態的一例的圖。圖4是表示電磁鐵的線圈的配置及連接形態的變形例的圖。圖中10_合模裝置,11-固定壓板(第I固定部件),12-可動壓板(第I可動部件),13-后壓板(第2固定部件),15-定模,16-動模,22-吸附板(第2可動部件),39-桿,40-中心線,45A 45D-槽,46A 46D-鐵芯,47-磁軛,48A 48D-線圈,49-電磁鐵,71A、7IB-線圈組,81A、81B-電流路徑。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考附圖對用于實施本專利技術的方式進行說明,在各附圖中對相同或對應的結構附加相同或對應的元件符號而省略說明。并且,將進行閉模時的可動壓板的移動方向設為前方、將進行開模時的可動壓板的移動方向設為后方來進行說明。圖1是表示基于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閉模時的狀態的圖。圖2是表示基于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開模時的狀態的圖。圖中,10為合模裝置,Fr為注射成型機的框架,Gd為由鋪設于該框架Fr上的2根導軌構成的引導件,11為固定壓板(第I固定部件)。固定壓板11可設置于能夠沿著向模開閉方向(圖中左右方向)延伸的引導件Gd移動的位置調整底板Ba上。另外,固定壓板11還可以載置于框架Fr上。與固定壓板11對置而配設可動壓板(第I可動部件)12??蓜訅喊?2固定于可動底板Bb上,可動底板Bb能夠在引導件Gd上行駛。由此,可動壓板12能夠相對于固定壓板11向模開閉方向移動。與固定壓板11隔著預定間隔且與固定壓板11平行地配設后壓板(第2固定部件)13。后壓板13經腳部13a固定于框架Fr。4根作為連結部件的連接桿14 (圖中僅示出4根連接桿14中的2根)架設于固定壓板11與后壓板13之間。固定壓板11經連接桿14固定于后壓板13。沿著連接桿14進退自如地配設可動壓板12。在可動壓板12中的與連接桿14對應的部位形成用于使連接桿14貫穿的未圖示的導孔。另外,可形成缺口部代替導孔。連接桿14的前端部(圖中右端部)形成未圖示的螺紋部,通過將螺母nl螺合緊固于該螺紋部,連接桿14的前端部固定于固定壓板11。連接桿14的后端部固定于后壓板13。定模15與動模16分別安裝于固定壓板11與可動壓板12上,定模15與動模16隨著可動壓板12的進退而接觸分離,從而進行閉模、合模及開模。另外,隨著進行合模,定模15與動模16之間形成未圖示的型腔空間,從注射裝置17的注射噴嘴18射出的未圖示的熔融樹脂填充于型腔空間。由定模15及動模16構成模具裝置19。吸附板22 (第2可動部件)與可動壓板12平行地配設。吸附板22經安裝板27固定于滑動底板Sb上,滑動底板Sb能夠在引導件Gd上行駛。由此,吸附板22在比后壓板I3更靠后方進退自如。吸附板22可由磁性材料形成。另外,可無安裝板27,此時,吸附板22直接固定于滑動底板Sb上。桿39配設成在后端部與吸附板22連結而在前端部與可動壓板12連結。因此,桿39在閉模時隨著吸附板22前進而前進并使可動壓板12前進,而在開模時隨著吸附板22后退而后退并使可動壓板12后退。為此,在后壓板13的中央部分形成用于使桿39貫穿的桿孔41。直線馬達28為用于使可動壓板12進退的模開閉驅動部,例如配設于與可動壓板12連結的吸附板22與框架Fr之間。另外,直線馬達28也可配設于可動壓板12與框架Fr之間。直線馬達28具備定子29及動子31。定子29形成為在框架Fr上與引導件Gd平行且與滑動底板Sb的移動范圍對應。動子31在滑動底板Sb的下端與定子29對置且遍及預定范圍而形成。動子31具備鐵芯34及線圈35。并且,鐵芯34具備朝向定子29突出且以預定間距形成的多個磁極齒33,線圈35卷裝于各磁極齒33上。另外,磁極齒33形成為在相對于可動壓板12的移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并且,定子29具備未圖示的鐵芯及在該鐵芯上延伸而形成的未圖示的永久磁鐵。通過使N極及S極的各磁極交替受磁來形成該永久磁鐵。配置檢測動子31的位置的位置傳感器53。若通過向線圈35供給預定電流來驅動直線馬達28,則動子31進退。隨此,吸附板22及可動壓板12進退,從而能夠進行閉模及開模。根據位置傳感器53的檢測結果反饋控制直線馬達28,以便動子31的位置成為設定值。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將永久磁鐵配設于定子29上,并將線圈35配設于動子31上,但是也能夠將線圈配設于定子上,并將永久磁鐵配設于動子上。此時,線圈不會隨著直線馬達28的驅動而移動,因此能夠輕松地進行用于向線圈供給電力的配線。另外,作為模開閉驅動部可使用旋轉馬達及將旋轉馬達的旋轉運動轉換成直線運動的滾珠絲杠機構或者液壓缸或氣壓缸等流體壓缸等代替直線馬達28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注射成型機,其特征在于,該注射成型機具備:第1固定部件,其安裝有定模;第1可動部件,其安裝有動模;第2可動部件,其與該第1可動部件一同移動;第2固定部件,其配設于所述第1可動部件與所述第2可動部件之間;及桿,貫穿該第2固定部件來連結所述第1可動部件與所述第2可動部件,所述第2固定部件及所述第2可動部件中的一方保持吸附另一方來產生合模力的電磁鐵的多個線圈,并聯連接多個電流路徑,該電流路徑包括由以所述桿的中心線為中心對稱配置且串聯連接的多個所述線圈構成的線圈組。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0.12 JP 225010/20111.一種注射成型機,其特征在于,該注射成型機具備 第I固定部件,其安裝有定模; 第I可動部件,其安裝有動模; 第2可動部件,其與該第I可動部件一同移動; 第2固定部件,其配設于所述第I可動部件與所述第2可動部件之間 '及 桿,貫穿該第2固定部件來連結所述第I可動部件與所述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中崎修,守谷幸次,
申請(專利權)人: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