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香菇栽培料及其制作方法,涉及一種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屬于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香菇栽培料包括粉碎的玉米芯軸棒、珍珠巖、麥麩、石膏粉、紅糖、磷酸二氫鉀和水,以及其組成重量比為:玉米芯屑60%~80%、珍珠巖4%~18%、麥麩16%~18%、石膏粉0.5%~1.0%、紅糖0.6%~1.2%、磷酸二氫鉀0.2%~0.4%和水120%~135%。其有益效果在于:原料方便易得,添加礦物質無機珍珠巖使菌棒保持高保水性能和通透性能,有利香菇生長發育。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屬于食用菌栽培
,具體的說是。
技術介紹
香菇又名香蕈,屬擔子菌綱傘菌目側耳科香菇屬。子實體較小至稍大,菌蓋扁平球形至稍平展,表面淺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菌肉白色,稍厚,細密,菌褶白色。主要分布于我國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北部分布到甘肅、陜西、西藏南部。香菇是著名的食藥兼用菌,其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含有18種氨基酸,7種為人體所必需。所含麥角留醇,可轉變為維生素D,有增強人體抗疾病和預防感冒的功效;香菇多糖有抗腫瘤作用;腺嘌呤和膽堿可預防肝硬化和血管硬化;酪氨酸氧化酶有降低血壓的功效;雙鏈核糖核酸可誘導干擾素產生,有抗病毒作用。民間將香菇用于解毒,益胃氣和治風破血。近年來,隨著食用菌生產的迅速發展,食用菌生產仍然存在著生產設施簡陋,工藝落后,規模小,產量低,效益差且產品質量低的問題,是一種低產、低效、資源浪費的生產方式,與當今市場的要求及經濟發展極不相符。用農村玉米芯栽培香菇,是將脫去玉米粒后的玉米芯軸棒粉碎成脒屑狀,添加一定量的輔料配制成培養基,用其替代木屑培養香菇,不僅香菇產量高而且品質好,是農村節能環保、農民增收的好項目;也是提高食用菌品質和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該栽培料將脫去玉米粒后的玉米芯軸棒粉碎 ,添加一定量的輔料配制成香菇專用在配料,從而提高香菇產量及香菇品質。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香菇栽培料包括粉碎的玉米芯軸棒、珍珠巖、麥麩、石膏粉、紅糖、磷酸二氫鉀和水,以及其組成重量比為玉米芯屑60% 80%、珍珠巖4% 18%、麥麩16% 18%、石膏粉O. 5% 1.0%、紅糖O. 6% 1.2%、磷酸二氫鉀O. 2% O. 4%和水120% 135%。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其實現步驟如下一、按配方比例稱量,置拌料場地翻拌混勻,堆悶2小時,翻拌后檢查含水量65%左右,即建堆發酵,中途翻堆2 3次;二、將寬15cm的聚丙烯塑料筒膜分別裁剪成45 60cm長,筒膜口一頭用線繩扎緊,另一頭為填料口 ;把發酵好的培養料分別裝入袋筒內,每袋填料I 2kg,裝緊壓實,填料口用線繩扎緊;滅菌、接種;三、經50 60天培養,菌絲可長滿全袋;將菌棒間距3 4cm直立斜靠在塑料拱棚地面排棒架的橫條上,用覆膜增溫或揭膜降溫的方法調控苗床溫度10 22°C保持土表濕潤,經8 10天培養,菌棒上的瘤狀物逐漸分化、伸展成香菇子實體,此時需增加噴水提高空氣相對濕度85% 95% ;四、進行養菌出燕管理,頭潮鮮香燕收完后,菌棒浸含有營養素溶液補充養分,繼續進行養菌出菇管理,可收鮮香菇4 5潮,生物轉化率150% 250%,。所述玉米芯屑為脫去玉米粒后的玉米芯軸棒粉碎過60 80目篩;所述珍珠巖粉碎過60 80目篩;所述糖分為紅糖,由于紅糖保留了蔗汁中的全部成分,除具備有糖的功能外,還含有氣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兀素,如鐵、鋒、猛、絡等,營養成分比白砂糖聞;所述含有營養素溶液為紅糖稀釋溶液,制作方法為1kg紅糖IOkg水。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其有益效果在于將甘肅常見玉米軸芯進行粉碎,制成香菇栽培料主料,原料方便易得,環保節能成本降低;添加礦物質無機珍珠巖配制成的菌棒則不易霉爛,通過離子交換可調節菌棒料的PH值,同時放出多種微量元素(Ca、Fe、Zn、Mn、B、Co、Mo等),以供香菇生長發育;此外,珍珠巖具有很強的通透和保水性能,從而能使菌棒保持高保水性能和通透性能,有利香菇生長發育。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詳細說明實例I一、先制作IOOkg培養基,先將脫去玉米粒后的玉米芯軸棒粉碎過60目篩;稱取玉米芯屑70kg、珍珠巖10kg、麥麩18kg、石膏粉O. 2kg、紅糖O. 8kg、磷酸二氫鉀1kg、水120kg ;二、置拌料場地將上述物料翻拌混勻,堆悶2小時,含水量為65%,建堆發酵中途拌料3次;三、將寬15cm的聚丙烯塑料筒膜分別裁剪成60cm長,筒膜口一頭用線繩扎緊,另一頭為填料口 ;把發酵好的培養料分別裝入袋筒內,每袋填料1kg,裝緊壓實,填料口用線繩扎緊;進行滅菌、接種將裝好的料袋放入常壓土蒸鍋內滅菌8 10h,冷卻至料袋手觸不燙時取出,置潔凈室內,料袋溫度降至30°C,將料袋置接種操作臺上,在料袋上均勻打3個直徑約1. 5cm、深2cm的穴孔,接種者迅速用鑷子夾取棗粒大小的香菇栽培種接植至穴孔內,封穴口置22°C潔凈室內遮光發菌培養,每天早晚開門窗通風換氣,檢查菌絲生長走勢,10天翻袋I次,經60天培養,菌絲可長滿全袋; 四、進行養菌出菇管理菌絲滿袋后,松開袋兩頭扎繩,加強通風,夜間開門窗拉大溫差進行轉色催蕾,菌棒由白色轉變成棕褐色,并呈現大量瘤狀物時,脫去袋筒,將菌棒間距3cm直立斜靠在塑料拱棚地面排棒架的橫條上,用覆膜增溫或揭膜降溫的方法調控苗床溫度22°C保持土表濕潤,經10天培養,菌棒上的瘤狀物逐漸分化、伸展成香菇子實體,此時需增加噴水提高空氣相對濕度85% ;當菇朵菌蓋伸展至5cm菌蓋邊緣未完全展開時即可采收;頭潮鮮香燕收完后,菌棒浸水補充養分,營養素溶液為含有紅糖于水以1: 10混合的溶液;繼續進行養菌出菇管理,可收鮮香菇5潮,生物轉化率2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香菇栽培料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香菇栽培料包括粉碎的玉米芯軸棒、珍珠巖、麥麩、石膏粉、紅糖、磷酸二氫鉀和水,以及其組成重量比為:玉米芯屑60%~80%、珍珠巖4%~18%、麥麩16%~18%、石膏粉0.5%~1.0%、紅糖0.6%~1.2%、磷酸二氫鉀0.2%~0.4%和水120%~13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香菇栽培料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香菇栽培料包括粉碎的玉米芯軸棒、珍珠巖、麥麩、石膏粉、紅糖、磷酸二氫鉀和水,以及其組成重量比為玉米芯屑60% 80%、珍珠巖4% 18%、麥麩16% 18%、石膏粉O. 5% 1.0%、紅糖O. 6% 1.2%、磷酸二氫鉀O. 2% O. 4%和水120% 135%。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香菇栽培料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芯屑為脫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秀蘭,
申請(專利權)人:劉秀蘭,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