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晶體生長設備專用鎢絲繩制備工藝。本鎢絲繩的絞捻機構,采用周轉輪系,使絞捻的鎢絲繩在絞捻一圈的同時使每根鎢絲相對絞捻中心反向自轉一圈,使絞捻后的鎢絲相互纏繞緊密,不易松散。使多股基礎股線的絞捻可使中心絲股、內層絞捻、外層絞捻三層一次完成,或者使成品鎢絲繩(繩)復層絞捻可二層一次完成,消除了鎢絲絞捻后產生的內應力且簡化工藝過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晶體生長設備專用鎢絲繩制備
技術介紹
在拉制單晶時需要一種提拉軟軸,由幾百根微細鎢絲或不銹鋼絲組成。隨著拉制單晶方法和技術的提高,傳統的使用不銹鋼絲提拉繩已不適用高質量要求的拉制環境,其耐高溫程度、承受拉力、使用壽命等已達不到現代提拉設備的要求。因此,在晶體生長設備中采用的提拉軟軸最適合用右交互捻型的鎢絲繩來作為提拉軟軸。由于鎢絲繩剛性大,具有較低的扭轉應力,呈現不旋轉特性、耐高溫無磁性、超柔軟、耐疲勞、抗腐蝕、無延伸、不松散、不纏繞、抗拉強度大等性能,從而得到廣泛使用。國內目前沒有專業生產鎢絲繩的廠家,大部分是生產鋼絲繩的単位,在通常的鋼絲繩的絞捻機構中,使用的方法是筒式絞捻機構或四連桿式絞捻機構,其缺點是設備長、占地面積大、噪聲大、輔助用材多、浪費大、操作不方便,鋼絲的最小直徑不小于0. 15毫米,只能絞制較粗的鋼絲繩。另外,其設備老化、絞制方式落后,原材料浪費偏大、能耗也高,同吋,也沒有直徑在0. 035毫米微細絲交互捻的鎢絲繩的生產能力,制備エ藝現狀難以滿足現代化制造業的要求。目前,鎢絲繩都是采用日本的進ロ產品。因此,在太陽能電池高速開發及高集成IC芯片廣泛使用的今天,提供硅棒材料專用鎢絲繩提拉軟軸的自動化設備及先進的制備エ藝是當務之急。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ー種鎢絲繩的制備エ藝。 鎢絲繩制備エ藝,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僅以小1. 8,¢2. 5兩種規格為例)(I)基礎股線絞搶采用最細為 ¢0. ()>o in m (一般選取小0. 035mm ¢0. 065mm)的鎢絲作為原材料,用絞捻設備進行右旋式絞捻;同時鎢絲芯線由放線輪被動拉出后,通過空心主軸中心,由基礎股線的外層絞捻將鎢絲芯線包裹在中心,并經過牽拉及時收卷在收卷輪上;(2)多股基礎股線內層合股通過絞捻設備將多股基礎股線再進行左旋式絞捻,將基礎股線作為芯線,由放線輪被動拉出后,通過多股基礎股線的空心主軸中心,再經過六根基礎股線的內層合股進行絞捻,將基礎股線芯線包裹在中心,為內層合股;(3)多股基礎股線的外層絞捻再將十二根基礎股線以左旋式絞捻在最外層為基礎股線的外層絞捻,并經過牽拉及時收卷在收卷輪上;(4)成品股繩的合股將合股絞捻利用成品股繩的絞捻設備進行右旋式絞捻,成品股繩的絞捻分為單層右旋式絞捻或復層右旋式絞捻。本エ藝與現有制備エ藝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本鎢絲繩的絞捻機構,采用周轉輪系,使絞捻的鎢絲繩在絞捻ー圈的同時使每根鎢絲相對絞捻中心反向自轉ー圈,使絞捻后的鎢絲相互纏繞緊密,不易松散。2、新型制備エ藝明顯使多股基礎股線的絞捻可使中心絲股、內層絞捻、外層絞捻三層一次完成,簡化工藝過程。3、新型制備エ藝明顯使成品鎢絲繩(繩)復層絞捻可ニ層一次完成,簡化了エ藝過程。4、具備消除鎢絲絞捻后產生的內應カ和整形功能的制備エ藝。5、使用最少的設備及最少的加工序,使復層絞捻一次完成,提高了產品產量、保證了產品的質量。附圖說明圖1為基礎股線エ序圖。圖2為多股基礎股線內層合股エ序圖。圖3為多股基礎股線的外層絞捻エ序圖。圖4為成品股繩的合股單層右旋式絞捻エ序圖。圖5為成品股繩的合股復層右旋式絞捻エ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右交互捻層次示意圖。圖中編號1-鎢絲芯線、2-基礎股線的外層絞捻、3-基礎股線的內層合股、4-基礎股線的外層絞捻、5-成品股繩的合股絞捻。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鶴絲繩的制備エ藝可米用最細為 ¢0. ().)0Him的鶴絲作為原材料,其中基礎股線的絞捻由基礎股線的專用設備進行右旋式絞捻鎢絲芯線-1由放線輪被動拉出后,通過空心主軸中心,由基礎股線的外層絞捻-2將鎢絲芯線-1包裹在中心,并經過牽拉及時收卷在收卷輪上。通過多股基礎股線的專用設備再進行左旋式絞捻將基礎股線作為芯線,由放線輪被動拉出后,通過多股基礎股線的空心主軸中心,再經過六根基礎股線的內層合股-3進行絞捻,將基礎股線芯線包裹在中心,為內層合股。在此之上,再將十二根基礎股線以左旋式絞捻在最外層為基礎股線的外層絞捻_4,并經過牽拉及時收卷在收卷輪上。成品股繩的合股絞捻_5利用成品股繩的專用設備進行右旋式絞捻,成品股繩的絞捻分為單層右旋式絞捻合計532根、復層右旋式絞捻合計931根的兩種規格。最后通過成品繩的旋整裝置的專用設備——校型機,消除絞捻后產生的內應力,并利用錘模的旋轉冷錘擊,使成品繩的外形達到一致。當絞捻532根時外徑尺寸為C1. 88mm冷旋整后為 €1. 82 mm;當絞捻931根時外徑尺寸為広2. 2mm冷旋整后為広2. Omm,外徑尺寸為広2. 62mm冷旋整后為広2. Wmm等。冷旋整后由設置的計長輪計量成品繩的長度,將旋整、計長后的成品繩收排在線輪上。本專利技術包括鎢絲繩(1+6)根的絞捻。多股基礎股線的內層絞捻及多股基礎股線的外層絞捻,其中中心絲股(1+6)=7根,內層絞捻,6(1+6)=42根,外層絞捻12股X (1+6)=84根,合計133根。多股基礎股線的成品股繩的合股絞捻,分為兩種其中單層絞捻無中心絲股即4股X 133=532根,合計532根。復層絞捻中心絲股(1+6) +〔6(1+6)〕+〔12 X (1+6)〕=133根。外層絞捻6股X 133=798根,中心絲股加外層絞捻即:133+ 6 股 X 133=931 根,合計 931 根。包括成品繩的旋整エ藝,目的是消除鎢絲絞捻后產生的內應力,利用錘模在旋轉的狀態下進行旋轉冷錘擊,使成品繩的外形一致和規范。包括設置的計長輪計量旋整后成品繩的長度。包括設置的將旋整后的成品繩收排在線輪上的制備エ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鎢絲繩制備工藝,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1)基礎股線絞捻:采用最細為¢0.035mm的鎢絲作為原材料,用絞捻設備進行右旋式絞捻;同時鎢絲芯線由放線輪被動拉出后,通過空心主軸中心,由基礎股線的外層絞捻將鎢絲芯線包裹在中心,并經過牽拉及時收卷在收卷輪上;(2)多股基礎股線內層合股:通過絞捻設備將多股基礎股線再進行左旋式絞捻,將基礎股線作為芯線,由放線輪被動拉出后,通過多股基礎股線的空心主軸中心,再經過六根基礎股線的內層合股進行絞捻,將基礎股線芯線包裹在中心,為內層合股;????(3)多股基礎股線的外層絞捻:再將十二根基礎股線以左旋式絞捻在最外層為基礎股線的外層絞捻,并經過牽拉及時收卷在收卷輪上;(4)成品股繩的合股:將合股絞捻利用成品股繩的絞捻設備進行右旋式絞捻,成品股繩的絞捻分為單層右旋式絞捻或復層右旋式絞捻。
【技術特征摘要】
1.鎢絲繩制備工藝,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1)基礎股線絞捻采用最細為0O. 035mm的鎢絲作為原材料,用絞捻設備進行右旋式絞捻;同時鎢絲芯線由放線輪被動拉出后,通過空心主軸中心,由基礎股線的外層絞捻將鎢絲芯線包裹在中心,并經過牽拉及時收卷在收卷輪上; (2)多股基礎股線內層合股通過絞捻設備將多股基礎股線再進行左旋式絞捻,將基礎股線作為芯線,由放線輪被動拉出后,通過多股基礎股線的空心主軸中心,再經過六根基礎股線的內層合股進行絞捻,將基礎股線芯線包裹在中心,為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符志椿,
申請(專利權)人:符志椿,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