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包括火炬筒體和設置于火炬筒體內的燃燒器,所述燃燒器包括燃氣收集管和設置在燃氣收集管上端的點火裝置,所述火炬筒體上設置有出氣口位于燃氣收集管中的輸氣管;還包括向火炬筒體內腔供水的供水裝置,所述燃氣收集管在點火裝置以下的部位上設置有進水口;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通過燃氣收集管收集輸氣管排出的燃氣,使燃氣能集中燃燒,系統(tǒng)能更可靠的點燃燃氣,并使火焰燃燒穩(wěn)定性更好,系統(tǒng)工作可靠性更高;其通過供水裝置向火炬筒體內腔供水,使水位高于燃氣收集管中輸氣管的出氣口,這樣水隔斷了火焰回竄入輸氣管的通道,系統(tǒng)防爆性好,工作安全性高。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燃燒處理系統(tǒng),特別涉及一種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
技術介紹
在石油化工、煤炭等行業(yè)中,在排放如瓦斯等可燃氣體時需要采用地面火炬系統(tǒng) 對其燃燒后再排放。現(xiàn)有技術中的地面火炬燃燒處理系統(tǒng),燃氣在火炬筒體中較分散,火焰 燃燒穩(wěn)定性差,容易熄火;并且現(xiàn)有技術中的地面火炬燃燒處理系統(tǒng)缺少有效防止火焰回 竄進入輸氣管的結構措施,系統(tǒng)工作安全性低。因此需要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地面火炬系統(tǒng)進行改進,以提升其燃燒穩(wěn)定性和系統(tǒng)安 全性。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其能有效防止火 焰反竄入輸氣管,系統(tǒng)工作的安全性高,同時能提升火焰燃燒的穩(wěn)定性,系統(tǒng)工作可靠性更 好,可解決現(xiàn)有地面火炬燃燒系統(tǒng)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包括火炬筒體和設置于火炬筒體內的燃燒器, 所述燃燒器包括燃氣收集管和設置在燃氣收集管上端的點火裝置,所述火炬筒體上設置有 出氣口位于燃氣收集管中的輸氣管。進一步,所述燃氣收集管包括若干根分流管和與分流管進氣端連接的主氣管,所述分 流管的出氣口位于燃氣收集管中;進一步,所述燃氣收集管中位于分流管出氣口上方設置有氣體分流篩網(wǎng);進一步,所述主氣管上連接有阻火器和電動閥門;進一步,所述燃氣收集管出氣端設置有金屬纖維織物或者耐燒型金屬網(wǎng);進一步,所述燃氣收集管的上段上設置有檢測火炬筒體內溫度的溫度傳感器;進一步,所述火炬筒體上設置有火焰檢測傳感器;進一步,所述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還包括向火炬筒體內腔供水的供水裝置,所述 燃氣收集管在點火裝置以下的部位上設置有進水口;進一步,所述供水裝置包括水泵、輸水管和設置在輸水管上的供水電磁閥;進一步,所述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還包括設置在火炬筒體外并通過管道和火炬筒 體內腔連通的水箱,所述水箱上設置有水位傳感器。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通過燃氣收集管收集輸氣管排出的如瓦斯等燃 氣,使燃氣能集中燃燒,本結構使得系統(tǒng)能更可靠的點燃燃氣,并使火焰燃燒穩(wěn)定性更好, 系統(tǒng)工作可靠性更高。2、本專利技術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其通過供水裝置向火炬筒體內腔供水,使水 位高于燃氣收集管中的輸氣管出氣口,這樣水隔斷了火焰回竄入輸氣管的通道,系統(tǒng)防爆性好,工作安全性高。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燃燒器部分的立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如圖所示,本實施例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包括火炬筒體I和設置于火炬筒 體I內的一個燃燒器,所述燃燒器包括燃氣收集管2和設置在燃氣收集管2上端的點火裝 置3,所述火炬筒體I上設置有出氣口位于燃氣收集管2中的輸氣管4。本實施例中,燃燒器設置為一個,當然在不同實施例中,燃燒器可以根據(jù)需要設置 為一個以上,設置多個燃燒器可使瓦斯分布更均勻,也能適應氣體流量的大幅波動,有利于 充分可控的燃燒瓦斯。本實施例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通過燃氣收集管2收集輸氣管排出的瓦斯 (當然也可為其它易燃易爆氣體),使瓦斯能集中燃燒,本結構使得系統(tǒng)能更可靠的點燃瓦 斯,并使火焰燃燒穩(wěn)定性更好,系統(tǒng)工作可靠性更高。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燃氣收集管4包括若干根分流管41和與分流管41 進氣端連接的主氣管42,所述分流管41的出氣口位于燃氣收集管2中;每個燃氣收集管2 中都設置有多跟分流管41,通過分流管41使瓦斯均勻的分布在燃氣收集管2中,可使瓦斯 燃燒更充分,燃燒穩(wěn)定性也更好;若在分流管41上設置防爆電動閥,還可根據(jù)氣量選擇工 作的燃燒器,實現(xiàn)分級燃燒。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燃氣收集管4中位于分流管42出氣口上方設置有氣 體分流篩網(wǎng),氣體分流篩網(wǎng)在圖中未畫出,本結構可進一步的使燃氣收集管2中的氣流均 勻分布,保證瓦斯充分穩(wěn)定燃燒。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主氣管42上連接有阻火器和電動閥門,圖中未畫出 阻火器和電動閥門,阻火器能防止回火爆炸的發(fā)生,保護管道,在火焰熄滅情況下,通過遠 程控制系統(tǒng)關閉電動閥門,能避免瓦斯直接外排,配合檢修工作,可保證系統(tǒng)安全。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燃氣收集管2的出氣端設置有金屬纖維織物5,金屬 纖維織物5能進一步提高燃氣燃燒穩(wěn)定性;當然在不同實施方式中所述金屬纖維織物5還 可用耐燒型金屬網(wǎng)代替。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燃氣收集管2的上段上設置有檢測火炬筒體I內溫 度的溫度傳感器6,溫度傳感器6可采用熱電偶溫度傳感器,通過遠程控制系統(tǒng)記錄溫度傳 感器6的數(shù)據(jù),可全程掌握氣體燃燒情況。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火炬筒體I上設置有火焰檢測傳感器7,通過遠程控 制系統(tǒng)處理火焰檢測傳感器7的檢測信號,可檢測到系統(tǒng)點火是否成功,系統(tǒng)是否在正常 工作,火焰是否熄滅;當檢測到火焰熄滅,可通過遠程控制系統(tǒng)及時控制電動閥門關閉和停 止輸氣真空泵,阻斷瓦斯氣流,保證系統(tǒng)安全。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本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還包括向火炬筒體I內腔供水的供水裝置,所述燃氣收集管2在點火裝置以下的部位上設置有進水口 ;通過供水裝置 向火炬筒體I內腔供水,使水位高于燃氣收集管2中的分流管41的出氣口,這樣火炬筒體I 內的火焰便不可能經(jīng)過水回竄入輸氣管,系統(tǒng)防爆性好,工作安全性高。本實施例中,所述 供水裝置包括水泵8、輸水管9和設置在輸水管9上的供水電磁閥,結構簡單,容易實施。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本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還包括設置在火炬筒體I外 并通過管道和火炬筒體I內腔連通的水箱10,所述水箱10上設置有水位傳感器11,水箱10 和火炬筒體I構成連通器結構,通過檢測水箱10中的水位即可知道火炬筒體I中的水位; 當遠程控制系統(tǒng)收到水位傳感器11檢測到水箱10中水位低于分流管41的出氣口時,遠程 控制系統(tǒng)便會控制供水電磁閥打開和控制水泵8工作,向火炬筒體I中補水,直到水位高于 分流管41的出氣口,才控制供水電磁閥關閉和控制水泵8停機;本結構可保證火炬筒體I 中的液位始終高于分流管41的出氣口,防止火焰反竄進入輸氣管,可保證系統(tǒng)安全工作。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 佳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專利技術的技 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 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炬筒體和設置于火炬筒體內的至少一個燃燒器,所述燃燒器包括燃氣收集管和設置在燃氣收集管上端的點火裝置,所述火炬筒體上設置有出氣口位于燃氣收集管中的輸氣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炬筒體和設置于火炬筒體內的至少一個燃燒器,所述燃燒器包括燃氣收集管和設置在燃氣收集管上端的點火裝置,所述火炬筒體上設置有出氣口位于燃氣收集管中的輸氣管。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氣收集管包括若干根分流管和與分流管進氣端連接的主氣管,所述分流管的出氣口位于燃氣收集管中。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氣收集管中位于分流管出氣口上方設置有氣體分流篩網(wǎng)。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氣管上連接有阻火器和電動閥門。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火炬型燃燒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氣收集管出氣端設置有金屬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逄錦倫,文光才,杜子健,趙旭生,龍伍見,霍春秀,劉勝,邱飛,楊娟,康建東,林雪峰,高鵬飛,
申請(專利權)人: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