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腹撐支桿。
技術介紹
在風洞試驗模型支撐系統(tǒng)中,風洞試驗天平與角度機構之間均需通過連接結構件 進行連接,該連接結構件需承受風洞試驗時模型所受的所有力和力矩,受力工況比較復雜 和惡劣,同時該連接結構件還需滿足如下要求(I)風洞試驗時,連接結構件要求自身帶來 的氣動阻力載荷較小,以避免給風洞試驗模型測量的氣動載荷帶來過大的干擾;(2)在模 型傳遞過來的氣動載荷作用下,連接結構件的彈性變形需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以避免對 角度機構的角度控制精度帶來影響;(3)連接結構件要求與風洞試驗天平及角度機構的重 復拆裝定位精度高,連接可靠;(4)連接結構件上需布置風洞試驗天平走線孔,走線孔需方 便天平線的通過。該連接結構件目前普遍采用較為復雜的多段組合體。模型進行風洞試驗 時,這種多段組合體氣動阻力載荷較大、重復定位精度差,而且多段組合體的整體強度和剛 度較弱。在同樣載荷需求的設計條件下,會占用較大的尺寸空間,這也間接的限制了風洞試 驗天平和試驗模型的尺寸。另外,多段組合體為零件分體加工,而后進行組裝,加工制造成 本也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腹撐支桿,用于風 洞試驗模型支撐系統(tǒng)。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腹撐支桿,包括支桿頭、支桿體、走線孔和連接 座,支桿體軸線上設置有一個貫通的走線孔,支桿頭與支桿體的頂端連接,支桿體的底端與 連接座連接。本專利技術還具有如下特征1.以上所述的支桿頭上設置有直口和用于連接風洞試驗天平的螺釘過孔,直口的 尺寸與天平定位直口的尺寸相同,螺釘過孔的數量和位置與風洞試驗天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腹撐支桿,包括支桿頭(1)、支桿體(2)、走線孔(3)和連接座(4),其特征在于:支桿體(2)軸線上設置有一個貫通的走線孔(3),支桿頭(1)與支桿體(2)的頂端連接,支桿體(2)的底端與連接座(4)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腹撐支桿,包括支桿頭(I)、支桿體(2)、走線孔(3)和連接座(4),其特征在于 支桿體(2)軸線上設置有一個貫通的走線孔(3),支桿頭(I)與支桿體(2)的頂端連接,支桿體(2)的底端與連接座(4)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腹撐支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桿頭(I)上設置有直口和用于連接風洞試驗天平的螺釘過孔,直口的尺寸與天平定位直口的尺寸相同,螺釘過孔的數量和位置與風洞試驗天平上的螺紋孔數量和位置相同。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腹撐支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座(4)上設置有直口和用于連接角度機構的螺釘過孔,直口的尺寸與角度機構上定位直口相同,螺釘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李強,李周復,焦仁山,周建成,張琦,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航空工業(yè)空氣動力研究院,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